别诗

朝代:作者: 汉无名氏

有鸟西南飞,熠熠似苍鹰。

朝发天北隅,暮闻日南陵。

欲寄一言去,托之笺彩缯。

因风附轻翼,以遗心蕴蒸。

鸟辞路悠长,羽翼不能胜。

意欲从鸟逝,驽马不可乘。

晨风鸣北林,熠耀东南飞。

愿言所相思,日暮不垂帷。

明月照高楼,想见余光辉。

玄鸟夜过庭,仿佛能复飞。

褰裳路踟蹰,彷徨不能归。

浮云日千里,安知我心悲。

思得琼树枝,以解长渴饥。

童童孤生柳,寄根河水泥。

连翩游客子,于冬服凉衣。

去家千余里,一身常渴饥。

寒夜立清庭,仰瞻......更多

华阳吟三十首

朝代:作者: 白玉蟾 体裁: 七绝

得诀归来试炼看,龙争虎斗片时间。

九华天上人知得,一夜风雷撼万山。

南乡子 次可行韵二首

朝代:作者: 许有壬 体裁:

薄宦苦营营。

半世长亭复短亭。

一旦结茅当叠嶂,云屏。

朝暮阴晴几样青。

浊酒瓦盆盛。

农父无才却有情。

好雨知时公到此,安宁。

话到盆空薄宦苦营营。

半世长亭复短亭。

一旦结茅当叠嶂,云屏。

朝暮阴晴几样青。

浊酒瓦盆盛。

农父无才却有情。

好雨知时公到此,安宁。

话到盆空荆宪品皆加。

才罢还除世共华。

恨杀岘山山下路,梅花。

谁醉双瓶玉照沙。

涂水听宣麻。

行脚阳春起未涯。

君去莫嗟风土异,堪夸。

君祖乡邻寒雀满疏篱。

争抱寒柯看玉蕤。

......更多

古诗十九首

朝代:作者: 汉无名氏

去者日以疏,生者日已亲。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注释注释:出自《古诗十九首》之十四。

这是《古诗十九首》的第十四首。

从题材范围、艺术境界以至语言风格看来,有些近似第十三乎《驱车上东门》,显然是出于游子所作。

由于路出城郊,看到墟墓,有感于世路艰难、人生如寄,在死生大限的问题上,愤激地抒发了世乱怀归而不可得的怆痛这感。

《古诗十九首》......更多

古诗十九首

朝代:作者: 汉无名氏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注释注释:出自《古诗十九首》之十。

牵牛和织女本是两个星宿的名称。

牵牛星即"河鼓二",在银河东。

织女星又称"天孙",在银河西,与牵牛相对。

在中国关天牵牛和织女的民间故事起源很早。

《诗·小雅·大东》已经写到了牵牛和织女,但还只是作为两颗星来写的。

《春秋元命苞》和《淮南子·ㄈ真》开始说......更多

古香慢 赋沧浪看桂

朝代:作者: 吴文英 体裁:

怨娥坠柳,离佩摇荭,霜讯南圃。

漫忆桥扉,倚竹袖寒日暮。

还问月中游,梦飞过、金风翠羽。

把残云、剩水万顷,暗熏冷麝凄苦。

渐浩渺、凌山高处。

秋澹无光,残照谁主。

露粟侵肌,夜约羽林轻误。

翦碎惜秋心,更肠断、珠尘藓路。

怕重阳,又催近、满城细雨。

注释注释:沧浪指苏州沧浪亭 ,在州学之南 。

这首《古香慢》是吴梦窗的一首咏物词,所咏之物即为沧浪亭的桂 。

从词风和内容看 。

此词大约写于理宗淳祐三年(1243),反映......更多

哀江头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乐府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忘南北。

注释注释:少陵野老:杜甫自称。

曲江:在今西安市附近。

“归不得”:当时杨贵妃缢死马......更多

回乡偶书

朝代:作者: 贺知章 体裁: 七绝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注释注解:1、鬓毛摧:两鬓的头发已经斑白。

韵译:少年时离乡,到老了才回家来;

口音没改变,双鬓却已经斑白。

儿童们看见了,没有认识我的;

他们笑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

评析:这是一首久客异乡,返回故里的感怀诗。

全诗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

一、二句,诗人置于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环境中,心情难于平静。

首句写数十年久客他乡......更多

大江东去 送杨国瑞西归

朝代:作者: 段成己 体裁:

西风汾浦,雁初飞,秋水渺茫无际。

有底忙时来复去,泛若虚舟不系。

篱菊将开,村醪初熟,且住为佳耳。

笑言相答,个中吏隐无愧。

岁月不贷闲人,君颜非少,我发白如此。

好把金杯休去手,万事惟消沉醉。

日转山腰,马嘶柳外,歌阕行人起。

凭高西望,相思目断烟水。

三峰奇绝,尽披露、一掬天悭风物。

闻说翰林曾过此,长啸苍松翠壁。

八表游神,三杯通道,驴背须如雪。

尘埃俗眼,岂知天上人杰。

犹想居士胸中,倚天千丈气,星虹闲发。

缥缈仙......更多

小长干曲

朝代:作者: 崔国辅 体裁: 乐府

月暗送湖风,相寻路不通。

菱歌唱不辍,知在此塘中。

注释小长干,属长干里,遗址在今南京市南,靠近长江边。

长干曲,乐府杂曲歌辞名,内容多写长干里一带江边女子的生活和情趣。

崔国辅的《小长干曲》内容也如此。

这首诗风格清新,语言晓畅,于平淡自然中见含蓄委婉,很耐人寻味。

这是一首情歌。

但作者没有从相见、欢聚、别离等处落笔,而是紧扣江南水乡的特点,抓住特定时间、地点、条件,自然而风趣地表现一位青年男子对一位采菱姑......更多

678910 共122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