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韦参军

朝代:作者: 高适 体裁: 杂言

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

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

国风冲融迈三五,朝廷欢乐弥寰宇。

白璧皆言赐近臣,布衣不得干明主。

归来洛阳无负郭,东过梁宋非吾土。

兔苑为农岁不登,雁池垂钓心长苦。

世人遇我同众人,唯君于我最相亲。

且喜百年有交态,未尝一日辞家贫。

弹棋击筑白日晚,纵酒高歌杨柳春。

欢娱未尽分散去,使我惆怅惊心神。

丈夫不作儿女别,临歧涕泪沾衣巾。

注释高適二十岁入京,是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13),正是开元盛世,......更多

劳劳亭

朝代:作者: 李白 体裁: 五绝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注释注释:[1]知:理解。

[2]遣:动词,使,令。

劳劳亭,三国吴时建,故址在今南京市区南,是古时送别之所。

李白写这首绝句时,春风初到,柳条未青,应当是早春时节。

不过,诗人要写的并非这座古亭的春光,只是因地起意,借景抒情,以亭为题来表达人间的离别之苦。

诗的前两句“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以极其洗炼的笔墨,高度概括的手法,破题而入,直点题旨。

就句意而言......更多

十月十日汪九飒哉宅中闻歌作

朝代:作者: 程嘉燧

送客留髡饮正忺,江城清夜月如镰。

双楼海燕巢金屋,十月流莺隔画帘。

香泽微闻尘袅袅,星河欲堕漏厌厌。

老夫忽忆西园事,衫袖龙钟已半淹。

注释注释:(《耦耕堂集序》曰:“天启乙丑五月,由新安至嘉定,居香浮阁,宋比玉庚申度岁于此梅花时所题也。

庚午四月,携琴书至拂水,比玉适偕钱受之属末作八分书。

‘耦耕堂’,自为之记。

壬申春,二子移居西城,余偶归而唐兄叔达适至,因取杜诗‘相逢成二老,来往亦风流’之句颜西斋曰‘成老......更多

华胥引

朝代:作者: 丁默 体裁:

论交眉语,惜别心啼,费情不少。

蕙渺溱期,苹深汜约轻误了。

几度金铸相思,又燕归鸿杳。

谁料如今,被莺闲占春草。

频把愁勾,惜鸦云、娇红犹绕。

浑拚如梦,争奈枕酲屏晓。

欲寄芙蓉香半握,怕不禁秋恼。

重是亲逢,片帆双度天杪。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秦 时凝弟在席

朝代:作者: 李白

尔从咸阳来,问我何劳苦。

沐猴而冠不足言,身骑土牛滞东鲁。

沈弟欲行凝弟留,孤飞一雁秦云秋。

坐来黄叶落四五,北斗已挂西城楼。

丝桐感人弦亦绝,满堂送君皆惜别。

卷帘见月清兴来,疑是山阴夜中雪。

明日斗酒别,惆怅清路尘。

遥望长安日,不见长安人。

长安宫阙九天上,此地曾经为近臣。

一朝复一朝,发白心不改。

屈原憔悴滞江潭,亭伯流离放辽海。

折翮翻飞随转蓬,闻弦坠虚下霜空。

圣朝久弃青云士,他日谁怜张长公。

出处全唐诗:卷1......更多

单父逢邓司仓覆仓库,因而有赠

朝代:作者: 高适

邦牧今坐啸,群贤趋纪纲。

四人忽不扰,耕者遥相望。

粲粲府中妙,授词如履霜。

炎炎伏热时,草木无晶光。

匹马度睢水,清风何激扬。

校缗阅帑藏,发廪欣斯箱。

邂逅得相逢,欢言至夕阳。

开襟自公馀,载酒登琴堂。

举杯挹山川,寓目穷毫芒。

白鸟向田尽,青蝉归路长。

醉中不惜别,况乃正游梁。

出处全唐诗:卷211_9

南浦别

朝代:作者: 白居易 体裁: 五绝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注释注释:这是一首送别诗,描写送别时那种离情依依,不忍分手的情景。

不知此时一别,何时才能再相见呢?

“多情自古伤离别”,表露出多少临别时的无奈,哀叹,自古以来,离情别绪,本就是人们最难以承受的啊!

这首送别小诗,清淡如水,款款地流泻出依依惜别的深情。

诗的前两句,不仅点出送别的地点和时间,而且以景衬情,渲染出浓厚的离情别绪。

“南浦”,南面的水滨。

古人常在南......更多

卜算子

朝代:作者: 周紫芝 体裁:

霜叶下孤篷,船在垂杨岸。

早是凄凉惜别时,更惜年华换。

别酒解留人,拚醉君休管。

醉里朱弦莫谩弹,愁入参差雁。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去通义按刑汉嘉至中岩师伯浑临别于此因成二

朝代:作者: 晁公溯

相送自崖返,忍看骑马回。

故情真独厚,叠鼓未须催。

此去无三舍,相留尽一杯。

风林如惜别,摵摵暮声哀。

注释原题:去通义按刑汉嘉至中岩师伯浑临别于此因成二诗

又依韵一首

朝代:作者: 晁说之

看去朱轓今已归,问予山郡几多时。

盘绦绫样知能盛,带叶甘香定不衰。

惜别荔枝红发{上髟下我},恨看山岭碧参差。

自怜藉手有何物,学把锄头不用嗤。

1112131415 共55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