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 其七

朝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汎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注释其七(1)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2)。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3)。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4)。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5)。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6)。

〔注释〕(1)这首诗主要写赏菊与饮酒,诗人完全沉醉其中,忘却了尘世,摆脱了忧愁,逍遥闲适,自得其乐。

(2)裛(yì意......更多

饮酒 其三

朝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

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

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

注释〔注释〕(1)这首诗通过对那种只顾自身而追逐名利之人的否定。

表明了诗人达观而逍遥自任的人生态度。

(2)道丧:道德沦丧。

道指做人的道理,向:将近。

惜其情:吝惜自己的感情,即只顾个人私欲。

(3)世间名:指世俗间的虚名。

(4)这两句是说,所以重视自身,难道不是在一生之内?

言外之意是......更多

饮酒 其五

朝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注释对生命本真状态的真切体念 ——《结庐在人境》意象剖析弗洛伊德等西方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心灵深处有一个“本我”,还有一个“超我”。

“本我”,就是老子哲学中的归根反本,它摆脱了文化符号的异化与扭曲,如婴儿自然而和谐的生命的本来面目,它接近于西方存在主义哲学所标举的生命的本真状态......更多

饮酒 其八

朝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注释其八(1)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2)。

凝霜珍异类,卓然见高枝(3)。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4)。

提壶挂寒柯,远望时复为(5)。

吾生梦幻间,何事纵尘羁(6)!

[注释](1)这首诗诗人以孤松自喻,表达自己不畏严霜的坚贞品质和不为流俗所染的高尚节操。

诗未所表现的消极情绪中,带有......更多

饮酒 其六

朝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

三季多此事,达士似不尔。

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

注释其六(1)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2)?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3)。

三季多此事,达士似不尔(4)。

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5)。

[注释](1)诗人在这首诗中,以愤怒的口吻斥责了是非不分。

善恶不辨的黑暗现实,并决心追随商山四皓,隐居世外。

(2)行止:行为举止。

端:种,类。

(3)苟:如果。

相形:互相比......更多

饮酒 其十

朝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

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

此行谁使然?

似为饥所驱。

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

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

注释其十(1)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2)。

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涂(3)。

此行谁使然?

似为饥所驱(4)。

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余(5)。

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6)。

[注释](1)这首诗回忆以往曾因生计所迫而涉足仕途,经历了风波艰辛之后,诗人感到自己既不力求功名富贵,而如此劳心疲力......更多

饮酒 其四

朝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注释其四(1)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2)。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3)。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4)。

因值孤生松,敛翩遥来归(5)。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6)。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7)。

〔注释〕(1)这首诗通篇比喻,以失群之孤鸟自喻,前六句写迷途徘......更多

饮酒 十一

朝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

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虽留身後名,一生亦枯槁,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裸葬何必恶,人当解意表。

注释其十一(1)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2)。

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3)。

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4)。

死去何所知?

称心固为好(5)。

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6)。

裸葬何足恶?

人当解意表(7)。

[注释](1)这首诗通过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诗人的人生观与处......更多

饮酒 十七

朝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迁,鸟尽废良弓。

注释其十七(1)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2)。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3)。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4)。

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5)。

[注释](1)这首诗以幽兰自喻,以萧艾喻世俗,表现自己清高芳洁的品性。

诗未以“鸟尽废良弓”的典故,说明自己的归隐之由,寓有深刻的政治含义。

(2)薰:香气。

(3)脱然:轻......更多

饮酒 十三

朝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有客常同止,取舍邈异境。

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

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

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

注释其十三(1)有客常同止,取舍邈异境(2)。

一士长独醉,一夫终年醒。

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3)。

规规一何愚,兀做差若颖(4)。

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5)。

注释(1)这首诗以醉者同醒者设譬,表现两种迥然不同的人生态度,在比较与评价中,诗人愿醉而不愿醒,以寄托对现实不满的愤激之......更多

3637383940 共139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