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鹧鸪词

朝代:作者: 李益 体裁: 五绝

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

处处湘云合,郎从何处归。

注释注释:这是一首乐府诗,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八十《近代曲辞》收录《鹧鸪词》三首,有李益的这首和李涉的两首。

李涉诗云:“湘江烟水深,沙岸隔枫林。

何处鹧鸪飞,日斜斑竹阴。

二女虚垂泪,三闾枉自沉。

惟有鹧鸪啼,独伤行客心。

”李益与李涉在诗中都用了湘江、斑竹、鹧鸪等形象来烘托气氛,为所要表现的主题服务。

可见《鹧鸪词》在内容上均是表现愁苦之情的,而且都须用“鹧......更多

当涂界寄裴宣州

朝代:作者: 张九龄 体裁: 五古

故人宣城守,亦在江南偏。

如何分虎竹,相与间山川。

章绶胡为者,形骸非自然。

含情津渡阔,倚望脰空延。

远近闻佳政,平生仰大贤。

推心徒有属,会面良无缘。

目夕遵前渚,江村投暮烟。

念行祗意默,怀远岂言宣。

委曲风波事,难为尺素传。

出处全唐诗:卷49_53

德麟自南邑至酇相会作诗次其韵

朝代:作者: 李廌

脂车欲入南山路,马首忽西真有数。

此生兀兀老江山,曩事纷纷过风雨。

君行岭上正穿云,我向津头欲呼渡。

石门秀绝冠荆楚,万壑千岩供指顾。

赴涧哀泉咽复流,出岫闲云散还聚。

遥应写怀远怜我,瘦马饥童傍江雾。

平时追随若形影,异县相望忽如许。

他年两翁各赋归,思山便可拏舟去。

忆王孙

朝代:作者: 姜夔 体裁:

冷红叶叶下塘秋。

长与行云共一舟。

零落江南不自由。

两绸缪。

料得吟鸾夜夜愁。

注释注释:这首词题下有序云 :“鄱阳彭氏小楼作。

”鄱阳,即今江西波阳县,是词人的故乡。

彭氏为宋代鄱阳世族,神宗时彭汝砺官至宝文阁直学士,家声颇为显赫。

此词写秋日登彭氏小楼,伤飘泊、怀远人是这首小词的主题。

起句以写景引起,并点明节序。

冷红,盖指枫叶。

霜后的枫叶一片绯红,在肃杀的秋风中,正一叶一叶飘落到秋塘中去。

白石词多用“冷”字......更多

忆王孙 山居

朝代:作者: 善住 体裁:

半生长是白云间。

猿鸟渔樵共往还。

倚个乔松看远山。

少机关。

世上冷红叶叶下塘秋。

长与行云共一舟。

零落江南不自由。

两绸缪。

料得吟鸾夜夜愁。

注释注释:这首词题下有序云 :“鄱阳彭氏小楼作。

”鄱阳,即今江西波阳县,是词人的故乡。

彭氏为宋代鄱阳世族,神宗时彭汝砺官至宝文阁直学士,家声颇为显赫。

此词写秋日登彭氏小楼,伤飘泊、怀远人是这首小词的主题。

起句以写景引起,并点明节序。

冷红,盖指枫叶。

霜后的枫叶一片绯红,......更多

忆秦娥

朝代:作者: 范成大

楼阴缺,栏杆影卧东厢月。

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

隔烟催漏金虬咽,罗帏暗淡灯花结。

灯花结,片时春梦,江南天阔。

注释注释:范成大词集中共有五首《 秦楼月》,都是写春闺少妇怀人之情的。

前四首分写一天中朝、昼、暮、夜四时的心绪,后一首写惊蛰日的情思,为前四首的补充和发展。

看来这五首词是经过周密构思的一个整体,绝非文字游戏,亦非实写闺情,而是别有寄托的作品。

所谓寄托,即托词中少妇的怀人之情寄作者本人的爱......更多

思远人

朝代:作者: 晏几道 体裁: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注释注释:此词就“寄书”二字发挥,写以泪研墨,泪滴红笺,情愈悲而泪愈多,竟至笺上的红字褪尽。

用夸张的手法表情达意,写出感情发展的历程,是此词艺术上的突出特点。

起首两句,写女主人公因悲秋而怀远,既点明时令、环境,又点染烘托主题。

一“晚”字,暗示别离之久,“千里”,点明相隔之远。

......更多

愁倚阑令

朝代:作者: 晏几道 体裁:

花阴月,柳梢莺,近清明。

长恨去年今夜雨,洒离亭。

枕上怀远诗成,红笺纸、小砑吴绫。

寄与征人教念远,莫无情。

愁倚阑令

朝代:作者: 晏几道 体裁:

春罗薄,酒醒寒,梦初残。

*枕片时云雨事,已关山。

楼上斜日阑干,楼前路、曾试雕鞍。

拚却一襟怀远泪,倚阑看。

感怀二十首

朝代: 现代 作者: 陈独秀

列星昼殒队,华灯耀疏堂。

杂布夺文锦,欲语回中肠。

鸱枭岂终古,惊散双鸳鸯。

美人怀远思,中夜起彷徨。

678910 共18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