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告客不能饮酒尝仗宾主俱劳客言有二事便可 朝代: 宋 作者: 晁说之 眼病身捋四分律,流芳巧笑两如何。从教酩酊非吾事,免得醒来恨更多。注释原题:予告客不能饮酒尝仗宾主俱劳客言有二事便可痛饮谓对花对佳人予病眼难看花从照律师授四分律远妇人作绝句谢客 侍从途中口号应制 朝代: 唐 作者: 阎朝隐 体裁: 五律 疵贱出山东,忠贞任土风。因敷河朔藻,得奉洛阳宫。一顾侍御史,再顾给事中。常愿粉肌骨,特答造化功。出处全唐诗:卷69_1 入秋游山赋诗略无阙日戏作五字七首识之以野 朝代: 宋 作者: 陆游 吾才如蹇人,何计逐奔马;吾文如丑女,惟藉粉黛假。向来已归休,毕志向林下。块然一愚公,初不系用舍。国恩定难报,衰涕时一洒。人本不胜天,岂复论众寡。注释注释:原题:入秋游山赋诗略无阙日戏作五字七首识之以野店山桥送马蹢为韵 初夏侍长上郊行分韵得偕字 朝代: 宋 作者: 杨时 讲习岂无乐,鑽磨未有涯。书非贵口诵,学必到心斋。酒可陶吾性,诗堪述所怀。谁言曾点志,吾得与之偕。 古诗十九首 朝代: 汉 作者: 汉无名氏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注释注释:出自《古诗十九首》之十九。如何描写人物心理,往往是小说家们醉心探讨的问题。其实,这对诗人也至关重要。我国古代抒情诗中,就有很细致很精采的心理描写,《古诗十九首》中《明月何皎皎》一篇,就突出地表现出这种艺术特点。这首诗是写游子离愁的,诗中刻划了一个久客异乡、愁思辗转、夜不......更多 回乡偶书 朝代: 唐 作者: 贺知章 体裁: 七绝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注释注释:贺知章在天宝三载(744),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已八十六岁,这时,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感慨。《回乡偶书》的“偶”字,不只是说诗作得之偶然,还泄露了诗情来自生活、发于心底的这一层意思。这一首可看作是另一首的续篇。诗人到家以后,通过与亲朋的交谈得知家乡人事......更多 客中行 朝代: 唐 作者: 李白 体裁: 七绝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注释又题《客中作》[注释](1)兰陵:地名。(2)但使:只要。[译文]兰陵出产的美酒,透着醇浓的郁金香的芬芳,盛在玉碗里看上去犹如琥珀般晶莹。只要主人同我一道尽兴畅饮,一醉方休,我那管她这里是故乡还是异乡呢!抒写离别之悲、他乡作客之愁,是古代诗歌创作中一个很普遍的主题。然而这首诗虽题为客中作,抒写的却是作者的另一种感受。“兰陵美酒郁金......更多 寄吴氏女子 朝代: 宋 作者: 王安石 伯姬不见我,乃今始七龄。家书无虚月,岂异常归宁。汝夫缀卿官,汝儿亦搢綎。儿已受师学,出蓝而更青。女复知女功,婉嫕有典刑。自吾舍汝东,中父继在廷。小父数往来,吉音汝每聆。既嫁可愿怀,孰知汝所丁。而吾与汝母,汤熨幸小停。丘园禄一品,吏卒给使令。膏粱以晚食,安步而车軿。山泉皋壤间,适志多所经。汝何思而忧,书每说涕零。吾庐所封殖,岁久愈华菁。岂特茂松竹,梧楸亦冥冥。芰荷美花实,弥漫争沟泾。诸孙肯来游,谁谓......更多 山中赠友人 朝代: 明 作者: 王问 情性各有营,繄予在山水。昔出暂相违,今兹返桑里。鲈鳜正鲜肥,扁舟自能理。与君衡门下,行歌互相倚。下渚乱凫飞,湖中夕风起。出处钱谦益《列朝诗集》丁集第三 忆秦娥 朝代: 宋 作者: 刘辰翁 体裁: 词 烧灯节。朝京道上风和雪。风和雪。江山如旧,朝京人绝。百年短短兴亡别。与君犹对当时月。当时月。照人烛泪,照人梅发。注释注释:原序:中斋上元客散感旧,赋《忆秦娥》见属,一读凄然。随韵寄情,不觉悲甚。这首词是作者赋邓剡《忆秦娥》而作,邓剡是庐陵人,作者同乡,字光荐,号中斋,曾加入文天祥幕府,参加过抗元斗争,宋亡后一直未仕。《忆秦娥》这个词牌,用入声韵,音节急促悲凉,适宜于表现凄苦的感情 ,这个词牌只有四......更多 12345 共29165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