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静三台 呜鹤余音卷一

朝代:作者: 牛真人 体裁:

自小飘蓬,身心落魄,云游多在山东。

世间事,看破浑是假,想荣华犹似梦中。

盖个庵儿,隈山靠水,栽松种竹成林。

炕暖窗明,乐清闲、胜竞利名。

月朗山东,凉风细细,南溪绿水粼粼。

渐炼得方寸如灰冷,一阳生,玉鼎自温。

秀气氤氲,仙花烂熳,芳芬开遍黄庭。

玉女金童,采将来、炼就紫金。

运转三关,驱回四象,冲和一点灵明。

气结神凝。

听笙箫、一派乐音。

夙世前缘,生逢正教,全真妙道幽深。

行满功成,跨鸾鹤上太击鼓填街道,传声过水......更多

跨金鸾 呜鹤余音卷四

朝代:作者: 牛真人 体裁:

锦堂春,琼仙朝列琼筵。

遇良辰、名香共*,吐氤氲、瑞蔼祥烟。

庆三真、重阳五祖,愿当今、圣主遐延。

昔有轩辕。

驾龙腾飞、上朝玉帝自争先。

恁时万圣齐会,宴赏共留连。

箫韶美,金童捧盏,玉女传宣。

观神宫、仙苑异景,降鸾凤、鹤舞翩翩。

仙童报,蟠桃正结,丹桂初圆。

万载金龟,千秋玉兔,老人星见,庆这些事,洞天佳景,还也胜尘缘。

无来去,天地同寿,日月齐年。

店舍总迢遥,山深转寂寥。

看鸥临远水,下马过危桥。

晴雪林间少,春......更多

推荐内容

丹井怀叔达

朝代:作者: 陈藻

喜称吾子赋,羞道不年时。

别去休论易,愁来欲寄诗。

夕阳书不到,残月梦相随。

晚岁伤心事,松峬独语谁。

乐府

朝代: 魏晋 作者: 曹植

金樽玉杯不能使薄酒更厚。

橙橘枇杷。

甘蔗代出。

再用韵十首

朝代:作者: 杨公远

村深林密处,路向小桥分。

屋老诛茅葺,肠枯借酒醺。

废兴随反掌,富贵等浮云。

近更浇漓甚,伤怀不忍闻。

定风波

朝代:作者: 吴文英 体裁:

密约偷香*蹋青。

小车随马过南屏。

回首东风销鬓影。

重省。

十年心事夜船灯。

离骨渐尘桥下水,到头难灭景中情。

两岸落花残酒醒。

烟冷。

人家垂柳未清明。

注释注释:吴文英中年时客寓杭州 ,在一个春日乘马郊游,行至西陵,偶遇某贵家歌姬,由婢女传送书信,即与定情 。

此后 ,他们曾同宿春江,共游南屏,往来西陵、六桥,沉浸在爱情的幸福之中。

这种爱情注定以悲剧收场。

最后一次分别,双方都预感到不幸阴影的跟随,分离甚是悲伤。

......更多

满庭芳 迷棋引

朝代:作者: 马钰 体裁:

口*谩人,手谈胡指,暗怀奸狡心肠。

只图自活,一任你咱亡。

得胜无声之乐,笑他家、不哭之丧。

无慈念,杀心打劫,一向骋乖张。

偶因师点破,回心作善,入道从长。

便通玄知白,守黑离乡。

绝虑忘机养浩,炼神丹、出自重阳。

行教化,阐扬微妙,诗曲满庭芳。

苦海奔波,荆山劳役,欲救宝璧嘉祥。

周而复始,瞥地悟真常。

两凑玄关运度,升灵曜、飞出扶桑。

回光看,璇玑万象,一一现明堂。

人还穷此理,尘缘悉屏,世梦都忘。

觉身心和畅,无限......更多

劝农十首

朝代:作者: 熊克

唆伊争讼真伊贼,劝你休和是你师。

纵使胜来耕已废,得便宜处失便宜。

和饮酒二十首初夏天气微热方不欲饮偶龚仲和

朝代:作者: 唐时升

东海有贫士,本非希世姿。

独立龙门桐,百尺无旁枝。

中含宫徵音,其外则无奇。

弃置沟渎中,屈辱无不为。

犹然自偃蹇,麒麟安可羁。

¤注释原题:和饮酒二十首初夏天气微热方不欲饮偶龚仲和邀看园中新绿出所藏名酒意甚乐之次日捉笔和渊明先生饮酒诗数篇与索一樽独酌会雨窗无事遂尽和其韵(录十五首)出处钱谦益《列朝诗集》丁集第十三之上

和饮酒二十首初夏天气微热方不欲饮偶龚仲和

朝代:作者: 唐时升

小儒各标榜,百伪无一真。

圣人虽复起,难使醨酒醇。

竺乾天人师,日月万古新。

法像自东汉,翻译盛西秦。

晶晶第二月,扰扰虚空尘。

当时广长舌,论说亦已勤。

众生日蚩蚩,苦乐从冤亲。

彼海亦有岸,何人独知津。

从来解义趣,涕泣常沾巾。

醉中逃禅客,恐非三乘人。

注释原题:和饮酒二十首初夏天气微热方不欲饮偶龚仲和邀看园中新绿出所藏名酒意甚乐之次日捉笔和渊明先生饮酒诗数篇与索一樽独酌会雨窗无事遂尽和其韵(录十五首)出处钱谦......更多

秋夜山中赠别友人

朝代:作者: 施肩吾 体裁: 七绝

何处邀君话别情,寒山木落月华清。

莫愁今夜无诗思,已听秋猿第一声。

出处全唐诗:卷494-179

谷神歌

朝代:作者: 吕岩 体裁: 杂言

我有一腹空谷虚,言之道有又还无。

言之无兮不可舍,言之有兮不可居。

谷兮谷兮太玄妙,神兮神兮真大道。

保之守之不死名,修之炼之仙人号。

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

若人能守一,只此是长生。

本不远离,身还不见。

炼之功若成,自然凡骨变。

谷神不死玄牝门,出入绵绵道若存。

修炼还须夜半子,河车般载上昆仑。

龙又吟,虎又啸,风云际会黄婆叫。

火中姹女正含娇,回观水底婴儿俏。

婴儿姹女见黄婆,儿女相逢两意和。

金殿玉堂门十二,金翁......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