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与李廌方叔相知久矣,领贡举事,而李不得

朝代:作者: 苏轼

与君相从非一日,笔势翩翩疑可识。

平生谩说古战场,过眼终迷日五色。

我惭不出君大笑,行止皆天子何责。

青袍白紵五千人,知子无怨亦无德。

买羊酤酒谢玉川,为我醉倒春风前。

归家但草凌云赋,我相夫子非臞仙。

注释原题:余与李廌方叔相知久矣,领贡举事,而李不得第,愧甚,作诗送之

作书寄王晋卿忽忆前年寒食北城之游走笔为此

朝代:作者: 苏轼

北城寒食烟火微,落花蝴蝶作团飞。

王孙出游乐忘归,门前骢马紫金鞿。

吹笙帐底烟霏霏,行人举头谁敢睎。

扣门狂客君不麾,更遣倾城出翠帏。

书生老眼省见稀,画图但觉周昉肥。

别来春物已再菲,西望不见红日围。

何时东山歌采薇,把盏一听金缕衣。

注释原题:作书寄王晋卿忽忆前年寒食北城之游走笔为此诗出处苏轼诗集 卷十

促织

朝代:作者: 苏轼 体裁: 题雍秀才画

月丛号耿耿,露叶泣漙漙。

夜长不自暖,那忧公子寒。

出处苏轼诗集 卷十四

元修菜(并叙)

朝代:作者: 苏轼

菜之美者,有吾乡之巢,故人巢元修嗜之,余亦嗜之。

元修云:使孔北海见,当复云吾家菜耶?

因谓之元修菜。

余去乡十有五年,思而不可得。

元修适自蜀来,见余于黄,乃作是诗,使归致其子,而种之东坡之下云。

彼美君家菜,铺田绿茸茸。

豆荚圆且小,槐芽细而丰。

种之秋雨余,擢秀繁霜中。

欲花而未萼,一一如青虫。

是时青裙女,采撷何匆匆。

烝之复湘之,香色蔚其饛。

点酒下盐豉,缕橙芼姜葱。

那知鸡与豚,但恐放箸空。

春尽苗叶老,耕翻烟......更多

六和寺冲师闸山溪为水轩

朝代:作者: 苏轼

欲放清溪自在流,忍教冰雪落沙洲。

出山定被江潮涴,能为山僧更少留。

出处苏轼诗集 卷四

再和二首

朝代:作者: 苏轼

忆观沧海过东莱,日照三山迤逦开。

桂观飞楼凌雾起,仙幢宝盖拂天来。

不闻宫漏催晨箭,但觉檐阴转古槐。

供奉清班非老处,会稽何日乞方回。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

朝代:作者: 苏轼

北客南来岂是家,醉看参月半横斜。

他年欲识吴姬面,秉烛三更对此花。

再和

朝代:作者: 苏轼

与君流落偶还朝,过眼纷纶七叶貂。

莫笑华颠飘彩胜,几人黄壤隔青霄。

行吟未许穷骚雅,坐啸犹能出教条。

记取明年江上郡,五更春枕梦春韶。

出处苏轼诗集 卷十七

减字木兰花 已卯儋耳春词

朝代:作者: 苏轼 体裁:

春牛春杖。

无限春风来海上。

便与春工。

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

一阵春风吹酒醒。

不似天涯。

卷起杨花似雪花。

注释注释:这首词是作者被贬海南时所作,是一首咏春词。

作者以欢快的笔触描写海南绚丽的春光,寄托了他随遇而安的达观思想。

此词上、下片句式全同,而且每一片首句,都从立春的习俗发端。

古时立春日 ,“立青幡,施土牛耕人于门外 ,以示兆民(兆民,即百姓)”(《后汉书·礼仪志上 》)。

春牛即泥牛。

春杖指耕夫持......更多

减字木兰花

朝代:作者: 苏轼 体裁:

晓来风细。

不会鹊声来报喜。

却羡寒梅。

先觉春风一夜来。

香笺一纸。

写尽回文机上意。

欲卷重开。

读遍千回与万回。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678910 共346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