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炎(慢性扁桃体炎)


拼音:bian

症状: [诊断]扁桃体炎 患者有咽部不适、发痒、口臭、疼痛,反复发作,可1月发作数次。常见扁桃体及舌腭弓充血,其表面多出现瘢痕或黄白色点状物,咽腭弓、舌腭弓与扁桃体粘连,挤压腭弓时可见干酪样物从隐窝口处排出。颈部淋巴结常肿大。儿童常有呼吸、吞咽障碍,入睡后打鼾,显著肥大者可有呼吸困难。并发症有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心脏病、肾炎、长期低热等。

治疗: [治疗] 一、保守治疗 局部用小窝灌洗法或吸引法清除小窝中积留物,使其引流通畅,或用1%-2%碘甘油、3%双氧水涂扁桃体表面。紫外线局部或全身照射用于儿童或体弱者,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二、手术治疗 扁桃体手术治疗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较彻底的方法。 (一)手术适应证 有扁桃体炎反复急性发作病史,每年5-6次,病程在2年以上,扁桃体肥大,造成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阻碍呼吸,干扰吞咽,影响语言,扁桃体小窝内常产生干酪样状污物,使其口臭,有扁桃体周围脓肿或周围炎病史,慢性扁桃体炎导致附近器官疾病如急性鼻炎、中耳炎、咽鼓管炎,久治不愈,屡发颈淋巴结炎,而口腔又无病灶。扁桃体角化病、肿瘤、慢性扁桃体炎的并发症如风湿热、心脏炎、关节炎、肾炎等好转时。 (二)手术禁忌证 年龄5岁以下,60岁以上,急性扁桃体炎发作期,血液病及凝血功能障碍疾病,妇女月经期及妊娠期、活动性肺结核、糖尿病、风湿热、肾炎、关节炎,流行性感冒等急性传染病流行期。 (三)手术方法 扁桃体剥离法常用于成年人及不合作的儿童,扁桃体挤切法多用于儿童及少年。

相关信息: [预防] 增加抵抗力,提高机体反应性,尤其要提高对寒冷的适应力,如冷水浴、冬季长跑锻炼等,是预防本病的有效方法。

慢性扁桃体炎为咽部常见疾病,发病率较高,并发症较多。

[病因] 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可转变为本病。

常继发于急性传染病如猩红热、白喉、麻疹、流行性感冒等,也可继发于邻近器官疾病如鼻炎、鼻窦炎、龋齿等。

腺样体肥大


拼音:xian

症状:[诊断]腺样体肥大 患儿张口呼吸,睡眠时有鼾声,睡眠不实、多恶梦、遗尿、磨牙,或出现喉痉挛,伴营养不良及发育障碍。鼻塞、流涕、鼻前庭和上唇湿疹,反复发作分泌性中耳炎。下颌骨下垂止后肥厚、变短、上翻,半张口,上下唇不闭合,鼻唇沟变浅或消失,面容呆板,表情淡漠,硬腭高拱,前牙突出,所谓"腺样体面容"。鼻咽顶及后壁可触及柔软的条块状组织,颈部、颌下及下颌角淋巴结肿大。鼻咽部X线摄片可助诊断。

治疗: [治疗] 注意营养,加强锻炼,增强患儿抵抗力,防治鼻炎和鼻窦炎。轻者可用2%麻黄素,儿童用1%麻黄素点鼻,每日3次,或用其他血管收缩剂。重者应作腺样体刮除术,腺样体刮除术的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基本上同扁桃体切除术。

相关信息:

腺样体肥大是儿童的常见病。

[病因] 本病有遗传因素,发病与鼻咽部反复炎症有关,反之,因腺样体肥大,鼻炎鼻窦炎加重,二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

咽部脓肿(咽后脓肿)


拼音:yan

症状: [诊断] 本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型,以前者多见。 一、急性型 为咽后间隙淋巴结化脓性炎症。多发生于3岁以下婴幼儿。有原发病或咽部外伤史。起病较急,呈急性病容,畏寒、发热,体温常上升至30-40~C。咽痛、吞咽及呼吸困难,拒食,语言不清,哭声如鸭鸣,入睡困难,有鼾声,头后仰并偏向患侧,患侧淋巴结肿大。咽后壁隆起,多偏向一侧,表面粘膜充血,咽腭弓和软展被推向前移。白细胞升高,颈部侧位X线片可助诊断,穿刺可抽得脓液。 二、慢性型 多为结核性咽后脓肿。起病缓慢,病程长,早期症状不显著,脓肿形成后有低热。疼痛不重,多有结核病灶。以液细菌培养或涂片可找到结核菌,颈部侧位X线片有助于诊断。 三、并发症 可并发喉水肿、纵隔炎、吸人性肺炎、窒息等。

治疗: [治疗] 急性型应用足量抗生素,如青霉素800万U,静滴,每日1次,慢性型应用抗济药物治疗,如链霉素0.5g,肌注,每日2次,中药清热解毒口服液与抗生素联合应用。急性型应及时切开排脓,并每日扩张脓腔1次,排尽脓液,慢性型局部穿刺抽脓,并在脓腔内注入链霉素0.5g,本病在用压舌板检查或脓肿切开引流时易发生呼吸、心跳骤停或喉阻塞或窒息,应做好抢救准备,必要时立即施行心脏、呼吸复苏及药物抢救。

相关信息:

咽后脓肿为咽后间隙积脓。

[病因] 急性型由口、咽、鼻腔、鼻窦感染,咽后壁损伤后感染引起,慢性型多由颈椎结核引起。

咽部脓肿(咽旁脓肿)


拼音:yan

症状: [诊断]咽部脓肿 患者有脓毒性咽炎、扁桃体周围脓肿、咽外伤等病史。寒战、发热,体温上升达39-40~C,为持续性高热,头痛、出汗、食欲不振,患侧颈部及咽部疼痛,吞咽疼痛。患侧颈部肿胀、淋巴结肿大,早期皮肤颜色正常,触之发硬,压痛明显,脓肿形成后皮肤发红,较晚期出现波动感。感染可侵及茎突前、后间隙,颈内静脉而出现相应症状。

治疗: [治疗] 全身应用抗生素如头孢唑啉6-8g,静滴,每日1次。脓肿形成则应采取切开引流,术后继续应用抗生素及支持疗法。

相关信息:

咽旁脓肿是咽旁间隙化脓性感染,开始为蜂窝织炎,继而形成脓肿。

[病因] 多继发于鼻咽及口咽部的急性炎症,扁桃体周围脓肿尤易并发此病。

咽异感症


拼音:yan

症状: 咽异感症[诊断] 多发生于中年人,尤以中年妇女较多。患者常有咽喉部异物样梗阻感觉,咯不出,咽不下,或上下移动,但进食时症状减轻,也无吞咽困难。检查无器质性病变。必要时作食管钡剂X线检查、纤维食管镜检查、摄茎突片、颈椎片及鼻窦片等。

治疗: [治疗] 寻找病因,戒除烟酒和其他不良嗜好。了解病情,去掉不必要的顾虑。给予镇静药如安定每次2.5g,每日3次,谷维素每次10mg,每日3次,维生素C每次0.1s,每日3次。可用1%普鲁卡因lml加醋酸强的松龙lml,行喉上神经注射,或取廉泉、人迎等穴位行穴位封闭。

相关信息:

咽异感症是常见的症状之一,中医称"梅核气"。

[病因] 本病多与非器质性原因如神经官能症、癔病、精神分裂症等有关,器质性疾病如鼻炎、咽炎、喉炎、咽肌痉挛、贫血等也可引起。

咽部肿瘤(咽乳头状瘤)


拼音:yan

症状: [诊断]咽部肿瘤 发病以中年男性较多。常因体积小,无自觉症状,检查时偶然发现。少数患者有咽部痒感、异物感、干咳。肿瘤常外形不一,有蒂或无蒂,单发或多个呈灰色或灰红色,呈疣状、菜花状、成簇状或颗粒状,甚至息肉状,多数仅3-5mm大小。儿童乳头状瘤常多发,切除后易复发,极少数可恶性变。组织病理检查可确诊。

治疗: [治疗] 本病以尽早手术切除为主,切除、剪除或钳除均可,术后局部创面用冷冻或激光烧灼,也可用鸦胆子油涂创面以防复发。此病易复发及癌变, 手术后应长期随访。

相关信息:

咽乳头状瘤是皮肤或粘膜上皮的良性肿瘤。

咽喉部灼伤和化学


拼音:yan

症状: [诊断] 沸水烫伤多见于婴幼儿,4岁以下约占90%,腐蚀剂灼伤则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灼伤后患儿哭闹,咽喉部疼痛,唾液增多、外溢,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烦躁不安。灼伤数小时,最迟到6-7小时可发生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体温稍高,倦怠,精神不振,食欲差。口腔、扁桃体、咽后壁、悬雍垂粘膜水肿、水疱、糜烂或伪膜形成。喉镜检查、食管镜检查可助诊断。

治疗: [治疗] 一、一般与对症治疗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口腔清洁,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吸氧。有发热和全身症状时应及时补液和纠正酸或碱中毒。 二、全身治疗 全身应用抗生素及皮质类 固醇激素,如青霉素800万U,静滴,每日1次,加地塞米松5-10mg,静滴, 每日1次,后者可用3-5天。 三、局部治疗 化学灼伤3-4小时内者可用能食用的中和剂中和,如强酸灼伤可口服氢氧化铝凝胶或镁乳,强碱灼伤则口服柠檬汁、食醋等。可用庆大霉素、 氢化考的松、糜蛋白酶加入适量盐水,雾化吸入。可用3%双氧水清拭创面,并涂布1%龙胆紫,或中成药双料喉风散、冰硼散喷涂创面。

相关信息:

咽喉部灼伤和化学伤应及时抢救,否则可因窒息、中毒、心力衰竭而死亡。

[病因] ' 本病多因误饮沸水、热饮料,或误咽强酸、强碱等化学腐蚀剂所致。

急性喉炎


拼音:ji

症状: 声音嘶哑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喉部不适、干燥、微痛、异物感及咳嗽,常频频用力清嗽喉部分泌物,体温略高,常伴其他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喉镜检查可助诊断.

治疗: 应严格禁声,使声带得到充分休息,以利恢复。尽早应用抗菌消炎药物,如青霉素80万U,肌注,每日2次,或地塞米松5mg,肌注,每日1次。在雾化液中加入抗生素、o-糜蛋白酶和类固醇激素,雾化吸人或蒸汽吸人。

相关信息:

急性喉炎是普通细菌感染所致的喉粘膜急性炎症,常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

多先为病毒侵入,继发细菌感染。

小儿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


拼音:xiao

症状: [诊断]小儿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 多发生于3岁以下幼儿。除有小儿急性喉炎症状外,病情更严重。有高热、精神萎靡、皮色苍白、脉快而弱等症状,呼吸困难较明显、,喉阻塞,呈混合性呼吸困难。两肺呼吸支气管镜检查可协助诊断。

治疗: [治疗] 保持合适的室内温度、湿度,给予雾化吸人,注意营养、补液,输少量血浆,防止心力衰竭,禁用吗啡和阿托品类药物。给予足量抗生素和类固醇激素,同小儿急性喉炎。呼吸道阻塞严重者应及时行气管切开术,并经套管滴人含抗生素、糜蛋白酶的生理盐水溶液,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

小儿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为喉及下呼吸道的急性弥漫性炎症,病情十分凶险。

[病因] 多先为病毒感染,后继发细菌感染所致,特别是患流感、麻疹时。

声带小结


拼音:sheng

症状: 主要症状为声音嘶哑,早期发高音破裂,用声疲劳,发低音无变化,以后发音由沙而嘶哑,声嘶由间歇性发展到持续性。喉镜检查可确诊。

治疗: 早期强调声带休息,禁声,常能消失,可行发音训练,矫正错误发音方法,喉部理疗,类固醇、抗生素等雾化吸人。经保守治疗无效或晚期病例可切除小结或用激光治疗。

相关信息:

声带小结是一种慢性喉炎,由炎性组织形成。

多由发声不当或过度发高音所致。

常与职业有关,如教师、歌唱家、大声叫卖的小贩等多见。

1617181920 共50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