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癌


拼音:ya

症状: [诊断] 本癌生长较慢,好发于磨牙区,下颌较上颌多。早期可出现牙痛,可出现下唇麻木,张口困难。肿瘤以溃疡型多见,引起牙松动,可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X线平片可助诊断。

治疗: [治疗] 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早期病变仅限于牙槽突,可作保存下颌下缘的矩形或牙槽突切除,如病变范围较广侵入颌骨时应将原发灶及下颌骨部分或一侧切除,上颌龈癌根据病变范围作部分、次全或全部上颌骨切除。晚期病变常需综合治疗,术后配合放射治疗。有肿大颈淋巴结时应作根治性颈清扫术,未触及肿大淋巴结时可作肩肿舌骨上或功能性颈清扫术。

相关信息:

牙龈癌多为分化度较高的鳞状细胞癌,在我国发生率较高。

颊粘膜癌


拼音:xia

症状: 常发生于磨牙区附近,呈溃疡型或外生型,生长较快,向深层浸润,或发生溃破,以下龈颊沟受侵常见,可引起张口困难,常转移至颌下及颈深上淋巴结。

治疗: 病变表浅而局限,直径在ltm以内者切除后可直接缝合,稍大病变切除后不能缝合时可用游离植皮、游离皮瓣或额部皮瓣转移整复,晚期病变已侵及颌骨,并有颈淋巴结转移时可作颊、颌、颈联合根治术。

相关信息:

颊粘膜癌多为分化中等的鳞状细胞癌,少数为腺癌。

唇 癌


拼音:chun

症状: [诊断] 常见的发生部位是下唇外侧1/3处。早期为疤疹状、结痂的肿块,或局部粘膜增厚,可出现溃疡或菜花状肿块。生长缓慢,一般无自觉症状,可触及浸润块,晚期可侵犯颌骨。转移至颌下或额下淋巴结常见,而上唇癌则向耳前、颌下及颈深淋巴结转移。

治疗: [治疗] 早期病变应采用外科手术、放射治疗、激光治疗或冷冻治疗,均可治愈,病变直径不超过lcm者切除后直接缝合,病变直径超过lcm者则行矩形切除术,直接缝合或局部皮瓣修复。颈淋巴结转移者应同时作颈清扫术,晚期特别是复发者应作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或放射治疗。

相关信息: [预后] 平均五年生存率在85%以上,I期达到95%以上。

唇癌主要为鳞状细胞癌,腺癌及基底细胞癌很少见。

智齿冠周炎


拼音:zhi

症状: [诊断] 本病多发生在18-25岁青年,以下颌最常见。病初便有局限性红肿和疼痛,盲袋内有脓性分泌物,可见智齿萌出不全或位置异常,随病情加重可出现张口受限及颊面部肿胀,重者可有发热、全身不适,白细胞增高及颌下淋巴结肿大。

治疗: [治疗] 一、一般治疗 注意休息,给流食及补充维生素C。 二、局部治疗 常用1%-3%双氧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盲袋,然后将2%碘甘油或冰硼散或樟脑酚棉捻置人,每日1次,保持口腔清洁,进食前后用盐水或消毒合漱剂含漱,如0.05%洗必泰液含漱,每日3次,可用超短波、红外线、紫外线等物理疗法。 三、手术治疗 感染局限形成冠周脓肿时可切开引流,智齿位置异常或不能正常萌出时尽早拔除,智齿位置正常、磨牙后区有足够空间并有对牙合牙者可行龈瓣切除术。 四、全身治疗 轻型者可口服复方新诺明,每次1s,每日2次,或螺旋霉素、土霉素,或清热解毒中药如牛黄解毒丸,每次1-2丸,每日2次。重者给青霉素,每次80万U,肌注,每日2次。

相关信息:

智齿冠周炎是指智齿(第三磨牙)萌出过程中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的炎症。

[病因] 主要由于下颌骨发育不良,智齿萌出时缺少足够的位置,不能正常完全萌出所致。

1234 共3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