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根据1949年4月4日美国、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加拿大、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意大利在华盛顿签订的《北大西洋公约》而成立的。
之后,土耳其、希腊、西德相继加入。
它是为了对抗苏联在军事上和意识形态上的扩张而建立的,也是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欧洲推行世界霸权政策、从军事上控制西欧盟而建立的政治、军事组织。
目前有19个成员国以及23个和平伙伴关系国,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北约组织最高权力机构为北约西洋理事会即部长理事会,由各成员国外交部长必要时由国防部长和财政部长组成,每年举行两次会议,理事会休会期间,日常事务由各成员国派遣的在使级常驻代表处理。
防务计划委员会是讨论北约组织军事政策的最高机构,由参加北约组织军事一体化机构的十三个成员国法国、希腊先后退出军事一体化机构的国防部长组成。
北约组织没有国际秘书处,由秘书长领导。
秘书长是理事会、防务计划委员会和核计划小组的主席。
理事会的军事顾问机构是军事委员会,由参加一体化军事机构的各成员国参谋长组成。
北约组织有统一军事系统,包括欧洲司令部、大西洋司令部和海峡司令部。
根据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材料,1977年北约组织在欧洲共有66个师,3100架战术飞机,7000枚战术核弹头。
近年来,由于苏联对欧洲的军事威胁增加,促使北约改进和加强其防御力量,决定增加各国的防务开支,制订了长期防备计划。
附:北约大事记1949年4月4日:柏林危机后在华盛顿签署了北约条约。
最初属于北约的有12个国家:美国、加拿大、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英国、法国、意大利、葡萄牙、挪威、丹麦和冰岛。
以后参加的国家有:土耳其和希腊(1952年)、联邦德国(1955年)、西班牙(1982年)、波兰、匈牙利和捷克(1999年)。
1950年6月25日:历时三年的朝鲜战争开始。
北约的反应是:建立一支集中指挥的武装部队。
1955年5月14日:莫斯科对德国的加入作出反应:建立华沙条约组织。
12月,北约决定用核武器武装北约部队。
1956年10月12日:匈牙利发生人民起义。
同1953年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1961年建柏林墙和1968年苏军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时一样,西方按兵不动。
1962年10月22日:围绕古巴岛上的苏联导弹发生东西方危机。
苏联让步。
1966年7月1日:法国人退出军事一体化。
北约总部于1967年从法国撤到布鲁塞尔。
1967年12月13-14日:在阿梅尔报告基础上制定“灵活反应战略”。
此前实行的是“大规模报复”战略。
1968年7月1日:缔结禁止核武器试验条约。
7个星期后俄国人用武力结束了政治上的“布拉格之春”。
1972年5月26日:超级大国签定限制战略武器第一阶段会谈协定。
在这个限制战略武器的第一个重大协定之后又签定了另一些协定。
1979年12月12日:北约作出在欧洲用新的核导弹“增补军备”同时向莫斯科提出裁军建议的双重决定。
尽管遇到激烈抗议,自1983年起部署了“潘兴2”导弹。
1985年3月11日:戈尔巴乔夫在莫斯科出任苏共总书记。
这个新人物以一系列裁军建议使西方处于守势。
1987年12月8日:中程导弹协定。
美俄中程导弹将予以销毁。
1990年10月3日:德国重新统一。
北约的地区因此而扩大。
1990年11月19日:北约与华沙条约签定欧安会条约。
欧洲常规武装力量实行裁军。
1991年7月1日:华沙条约解散。
12月苏联也解体。
1994年1月11日:北约向从前的敌人提出建立和平伙伴关系建议。
近30个国家参加。
1997年,一项“基本文件”规定承认俄国的特殊地位。
1995年12月20日:北约维和部队进驻波斯尼亚。
自1993年起已经在那里运作的联盟从联合国手中接过了军人确保和平的使命。
1998年10月13日:在科索沃冲突中北约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式的威胁。
联合国并未授权动用武力。
1999年3月12日:匈牙利、捷克和波兰向联盟交存批准书,这样联盟现在包括19个成员。
1999年3月19日:在法国举行的科索沃问题和谈失败后北约扬言实施攻击。
1999年3月23日:北约秘书长索拉纳发布对南联盟进行大规模空中打击的命令。
24日,北约对南联盟的空袭开始,这是北约自成立以来,首次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而对一个主权国家进行武力干涉。
1999年4月4月24-25日:在华盛顿举行联盟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
其间举行的北约首脑会议讨论通过了北约面向21世纪的新战略概念,确定了北约今后在“集体防御”基础上的新使命。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today/1/2383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