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著名史学家井上清逝世

2001年11月23日,日本著名左翼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井上清因患肺炎医治无效在日本京都市去世,享年87岁。

井上清是日本近代史和现代史研究家、著名社会活动家、京都大学名誉教授。

1913年出生于日本四国岛的高知县,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院国史系。

二战期间,他参与了文部省的维新史料和帝国学士院的帝室制度史的编纂工作。

战后成为由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等组成的历史学研究会的重要领导成员。

1950年,他加入刚刚成立......更多

政务院颁布扫盲标准

1953年11月24日,政务院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发出《关于扫盲标准、扫盲毕业考试等暂行办法的通知》。

《通知》规定,扫盲标准为:干部和工人,一般可订为认识2000个常用字,能阅读通俗书报,能写二、三百字的应用短文;

农民一般订为能识1000个常用字,大体上能阅读通俗书报,能写常用的便条、收据;

城市劳动人民一般订为能识1500个常用字,读、写标准参照工人、农民的标准。

各省、市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更多

埃突击队强攻劫机者救出幸存人员

1985年11月24日夜,奉埃及总统穆巴拉克的命令,从埃及紧急飞往马耳他瓦莱塔卢卡机场的埃及突击队,向被劫持的埃及波音737民航客机发起强攻,救出了所有的幸存者,劫机者1人受伤,其余被击毙。

在突击队发动强攻时,劫机者向乘客投掷了3颗手榴弹,飞机起火。

当时机上共有80多人,其中至少有50人死亡,20多人受伤。

据悉,埃及政府已要求马耳他政府在医院内看管好受伤的劫机者,以便进行侦讯。

据马耳他当局发言人宣......更多

现代文学家巴金诞生

1904年11月25日,现代文学家、翻译家巴金生于四川成都,祖籍浙江嘉兴。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1920年,巴金考入成都外国语学校,发起组织“均社”,并任《平民之声》主编。

1923年到上海、南京等地读书。

1925年翻译克鲁泡特金的《面包略取》等著作。

1927年赴巴黎学习,翌年创作长篇小说《灭亡》。

1928年底回国。

自1931年文学创作进入旺盛期,写出长篇小说《激流》即《家》等10部中长篇小说,1......更多

物理学家李政道诞生

1926年11月25日,李政道生于上海。

1945年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随物理学家吴大猷研究近代物理。

1946年入芝加哥大学研究院,1950年获博士学位。

在加利福尼亚大学短期工作后,又在普林斯顿大学高级研究院工作两年,1953年转往哥伦比亚大学,1956年升为正教授。

1960年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教授,1964年任哥伦比亚大学第一任费米物理讲座教授。

1956年,与杨振宁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更多

毛泽东总结井冈山武装斗争经验

1928年11月25日,中共红军第四军前委书记毛泽东给中共中央写了报告,总结1927年下半年和1928年井冈山根据地和其他地区的武装斗争经验。

毛泽东指出,红军和红色政权发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是:第一,地方性的农业经济和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造成了“白色政权间的长期的分裂和战争”,“使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共产党领导的红色区域,能够在四周围白色政权包围的中间发生和坚持下来”。

第二,经......更多

施剑翘刺杀孙传芳

1935年11月25日下午3时,蛰居天津的军阀孙传芳在南马路清修院“诵经”时,突被狙击。

刺客施剑翘是原山东军务帮办施从滨之女。

1925年,孙传芳为扩大势力范围领兵北犯,施从滨奉山东督办张宗昌之命迎头截击。

施从滨因孤军深入,在皖北固镇兵败被俘,孙传芳将施从滨枭首于蚌埠车站。

施剑翘时年20岁,立志为父报仇。

是日,施剑翘事先打听到孙到清修院“诵经”,于是跟随而进。

先是坐在后排,后借故到了坐在前一排的孙传......更多

日德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

1936年11月25日,日本和德国在柏林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

根据协定的规定,在反对共产国际方面,两国必须“交换情报”,“紧密合作”。

这是德、日两个法西斯国家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重要步骤,通过这个协定的签订,使日、德两国法西斯在反苏反共的旗帜下建立起公开的军事联盟,以联合起来实现其重新瓜分世界、称霸全球的野心。

发动侵略战争,重新瓜分世界,这是日本和德国法西斯政权早已确定好了的方针。

1933......更多

毛岸英在朝鲜牺牲

毛岸英1922年出生在湖南长沙清水塘畔。

他8岁时就和妈妈杨开慧一起被敌人关进了监狱,杨开慧牺牲后,毛岸英被保释出狱。

经过地下党的安排,岸英三兄弟转移到了上海,后来地下党遭到破坏,岸英和二弟岸青流浪在上海街头,小弟弟岸龙在转移中失踪。

岸英、岸青兄弟俩靠卖报纸、拾破烂、拣烟头、帮人推人力车来维持生活。

岸英想买一本小学生字典学文化,兄弟俩下决心勒紧裤带,3个月不吃早饭,终于买下了字典。

后来,毛岸英一直把......更多

中日同意把关系三原则扩大为四原则

1983年11月25日,中日两国政府一致同意把中日关系三原则扩大为四原则,这四项原则是:和平友好,平等互利,相互信赖,长期稳定。

双方还决定建立“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

这是中日两国外长上午在外务省举行会谈后,由随同胡耀邦总书记访日的中国外交部新闻司司长齐怀远向记者宣布的。

据介绍,吴学谦外长在会谈中说,1982年赵紫阳总理访问日本时提出了中日关系三原则。

中曾根首相11月24日在同胡耀邦会谈时建议,......更多

8182838485 共541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