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ǐ①味美。

《诗经•小雅•鹿鸣》:“我有~酒。

”②意思;

意图。

《周易•系辞下》:“其~远,其辞大。

”《旧五代史•寇彦卿传》:“好书史,复善伺太祖~。

”③帝王的诏书,命令。

《旧唐书•刘洎传》:“陛下降恩~。

chún①质朴;

敦厚。

苏轼《超然亭记》:“予既乐其风俗之~,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

”②成对的。

《左传•襄公十一年》:“郑人赂晋侯以广车、钝车,~十五乘。

”③咸;

含盐多。

《汉书•食货志上》:“山林薮泽原陵~卤之地。

”④通“焞”。

光明;

美好。

《国语•郑语》:“夫黎为高辛氏火正,以~耀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

”⑤能“醇”。

(味道)浓厚。

《论衡•自然》:“~酒味甘,饮之者醉不相知。

”⑥通“......更多

dàn①安;

静。

《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决江疏河,洒沈~灾,东归之于海。

”②淡;

淡薄。

《吕氏春秋•本味》:“辛而不列,~而不薄。

”③动荡。

《后汉书•班固传》:“西荡河源,东~海漘。

”shàn通“赡”。

足;

满足。

《汉书•食货志》:“限民名田,以~不足。

”tán复姓。

孔子有弟子叫澹台灭明。

jiāo①烧焦;

烧伤。

《阿房宫赋》:“楚人一炬,可怜~土。

”②干燥;

干渴。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唇~口燥呼不得。

”③枯萎;

干枯。

《智取生辰纲》:“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

”④焦味;

糊味。

《礼记•月令》:“其味苦,其臭~。

”⑤黑黄色。

陶弘景《真诰•运象》:“心悲则画~。

”⑥焦急;

焦躁。

《西厢记》:“添香的行者心~。

zhēn①珠宝之类的东西。

《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宝尽有之。

”②珍味;

精美的食品。

《芋老人传》:“今日堂有炼~,朝分尚食,张筵列鼎。

”③宝贵的;

珍奇的。

《过秦论》:“不爱~器重宝肥饶之地。

”④爱护。

《左传•文公八年》:“公子遂,~之也。

”【珍怪】稀有、奇异而贵重的物品。

奇异的事迹;

征兆。

【珍秘】珍贵而秘藏。

【珍馐】珍奇贵重的食品。

jié①被阉的公羊。

【又】泛指羊。

蔡琰《胡笳十八拍》:“~羶为味兮,枉遏我情。

”②我国古代北部的一个民族。

东晋时曾建立后赵。

gēng①用肉或菜调和五味做成带汤的食物。

《荀子•非相》:“啜其~,食其胾。

” 《鱼我所欲也》:“一箪食,一豆~,得之则生,弗得死。

” 【辨】羹,汤。

“羹”,在上古时指用肉或菜等做成的带汁的食物,和“菜汤”不同。

“汤”,在唐以前一般只指热水,后来才指菜汤。

nóng①脓液。

《史记•仓公传》:“及八日,则呕~死。

”②肥。

曹植《七启》:“玄熊素肤,肥豢~肌。

”③通“醲”,味厚的酒。

枚乘《七发》:“甘脆肥~,命曰腐肠之药。

péi未过滤的酒。

杜甫《客至》:“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

”【醅面】原指泛起碧色浮沫的酒表面。

比喻泛着绿色的春光。

huò①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与鼎类似,但是无足。

《察今》:“尝一脔肉,而知一~之味, 一鼎之调。

”②煮。

《尔雅•释训》:“是刈是~,~,煮也。

”【镬铎】喧闹。

【镬亨】古代酷刑,把人放在镬中烹煮。

亨,通“烹”。

12345 共5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