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fù①交付;
交给。
《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忠善者,宜~有司论其刑赏。
”《赤壁之战》:“操当以肃还~乡党。
”②置;
放置。
《指南录后序》:“死固~之度外矣。
”③托付;
寄托。
《后汉书•袁绍传》:“孤以首领相~矣。
”④通“附”,亲附;
附属。
《管子•正》:“致道,其民~而不争。
”
同
tóng①相同;
一样。
《赤壁之战》:“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
”②同一。
《殽之战》:“秦不哀我丧而伐吾~姓。
”③一致;
统一。
《赤壁之战》:“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④附和;
随同。
《答司马谏议书》:“士大夫多以恤国事,~俗自媚于众为善。
”⑤参与;
干预。
《谋攻》:“不知三军之事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
”⑥共同;
一起。
《廉颇蔺相如列传》:“今君与廉颇~列。
”【同案】明清时称同一......更多
归
guī①女子出嫁。
《项脊轩志》:“后五年,吾妻来~。
”②返回;
回去。
《屈原列传》:“楚兵惧,自秦~。
”【又】使……返回。
《廉颇蔺相如列传》:“卒廷见相如,毕礼而~之。
”③送回;
归还。
《廉颇蔺相如列传》:“城不入,臣请完璧~赵。
”④归向;
归聚。
《赤壁之战》:“众士仰慕,若水之~海。
”⑤归依;
归附。
《荆轲刺秦王》:“樊将军以穷困来~丹。
”⑥结局;
归宿。
《周易•系辞》:“天下同~而殊涂。
”《归田园居》:......更多
疣
yóu①生在皮肤上的肉赘,通称瘊子。
《庄子•骈拇》:“附赘县~,出乎形哉。
”②比喻多余无用的东西。
扬雄《法言•问道》:“允治天下,不待礼文与五教,则吾以黄帝、尧舜为~赘。
”
忿
fèn①愤怒;
怨恨。
《谋攻》:“将不胜其~而蚁附之。
”【又】使……忿怒。
《陈涉世家》:“广故数言欲亡,~恚尉。
”
怀
huái①思念;
怀念。
《归去来兮辞》:“~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岳阳楼记》:“则有去国~乡,忧谗畏讥。
”②心意;
心情。
《孔雀东南飞》:“感君区区~。
”《扬州慢》:“予~怆然,感慨今昔。
” 【又】胸怀;
情绪。
《兰亭集序》:“所以游目骋~,足以极视听之娱。
” 【又】心。
《孔雀东南飞》:“恐不任不我意,逆以煎我~。
”③心中藏着。
《赤壁之战》:“外托服从之名而内~犹豫之计。
”④胸前。
《项脊轩志》:......更多
攀
pān①抓着东西往上爬;
攀登。
《蜀道难》:“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
”②牵挽;
拽住;
抓紧。
《游黄山记》:“~草牵棘,石块丛起则历块。
”③攀附;
依附。
《宋史•张逊传》:“逊小心谨慎,徒以~附至贵显。
”④攀折。
《笔记则•木犹如此》:“~枝执条,泫然流泪。
”【攀桂】指科举应试得中,又称“折桂”。
着
zhuó①附着。
《游黄山记》:“每至手足无可~处,澄源必先登垂接。
”②穿着。
《木兰诗》:“脱我战时袍,~我旧时裳。
”③穿戴的东西。
《桃花源记》:“男女衣~,悉如外人。
”④击中。
《陈州粜米》:“恰便似轰雷~顶。
”⑤用。
《高祖还乡》:“众乡老展脚舒腰拜,那大汉挪身~手扶。
”⑥使;
派。
《窦娥冤》:“从今以后,~这楚州亢旱三年。
”⑦叫,表示命令语气。
《陈州粜米》:“我~你休言语。
”zháo①遭到;
受到。
社
shè①土地神。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后土为~。
”②祭祀土地神的地方(古人认为是土地神灵依附止息的地方)。
《柳毅传》:“洞庭之阴,有大橘树焉,乡人谓之~橘。
”③祭祀土地神的活动、节日。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佛里祠下,一片神鸦~鼓。
”④古代居民单位,二十五家(一说二十家)为一社。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请致千~。
”⑤社团;
团体。
《五人墓碑记》:“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
箸
zhù①筷子。
《韩非子•说林上》:“纣为象~而箕子怖。
”②通“著”。
明显;
显著。
《荀子•大略》:“夫类之相从也,如此之~也。
”zhuó通“着”。
附着;
穿着。
《世说新语•雅量》:“此手那可使~贼?
”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