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ān①拔;

拔取。

屈原《湘君》:“采薜荔兮水中,~芙蓉兮木末。

”②举。

《观巴黎油画记》:“~大旗者,挽炮车者,络绎相属。

biāo①末端;顶端。

亦指树的末梢。

泛指高而尖的物体。

《蜀道难》:“上有六龙回日之高~。

”②高举。

周密《观潮》:“有乘骑、弄旗、~枪、舞刀于水面者。

”③标记;标志。

《范进中举》:“手里插个草~。

”④写明。

《哨遍•高祖还乡》:“明~着册历,见放着文书。

”⑤标准,榜样。

《狱中杂记》:“械系不稍宽,为~准以警其余。

”⑥清代军队编制名称,一标辖三营。

《三元里抗英》:“城内督~抚~旗满官兵,均欲奋勇出城决战。

jié①鸡栖的木桩。

《诗经•王风•君子于役》:“鸡栖于~。

”②凶暴。

柳宗元《封建论》:“~猾时起。

”③优秀;

杰出;

高出。

《诗经•卫风•伯兮》:“邦之~兮。

”《水经注•江水》:“比之诸岭,尚为竦~。

”④夏朝末代君王,相传是暴君。

jiē通“揭”,举。

《左传•成公二年》:“~石以投人。

yī①表示赞美。

《诗经•周颂•潜》:“~与漆沮。

”②句末语气词。

《诗经•卫风•伐檀》:“河水清且涟~!

”yǐ通“倚”。

依靠。

《诗经•卫风•淇奥》:“~重较兮。

”【猗狔】柔顺的样子。

浥yì沾湿。

《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yà①深水潭。

司马相如《上林赋》:“逾波趋~,涖涖下濑。

”②水往下流的样子。

郭璞《江赋》:“乍~乍堆。

”【浥浥】香气浓盛。

zào①到……去。

《谭嗣同》:“君径~袁所寓之法华寺。

”②制造;

建造。

《张衡传》:“复~侯风地动仪。

”《赤壁赋》:“是~物者之无尽藏也。

”③形成。

《察变》:“计惟有天~草昧,人功未施。

”④制定。

《屈原列传》:“怀王使屈原~为宪令。

”⑤做;

行。

《窦娥冤》:“~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⑥世;

代。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满清末~……”【造次】⒈仓卒。

⒉轻易。

⒊鲁莽。

【造化】⒈大自然的创造化育。

⒉运......更多

gǎo①细白的生绢。

晁错《论贵粟疏》:“乘坚策肥,履丝曳~。

” 《赤壁之战》:“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者也。

”②白。

张载《扇赋》:“飘~羽于清霄,拟妙姿于白雪。

zhě①用动词、形容词和动词性词组、形容词性词组的后面,组成一个名词性结构,相当于“……的人(人、事、情况等)”。

《归去来兮辞》:“悟已往之不谏,知来~之可追。

”②用在数词后面,往往总指上文所提到的人、事、物。

翻译时在人、事、物名称前加“个”、“件”、“种”等。

《赤壁之战》:“此数~用兵之患也。

”③用在名词名词性词组后面,起区别作用,可译作“这样的”、“这个”等,有时不必译出。

《齐桓晋文之事》:“......更多

rěn①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

也叫白苏。

《齐民要术•荏蓼》:“~子秋末成。

”②软弱;

怯懦。

《论语•阳货》:“色厉而内~。

zhū①众;

各个。

《陈涉世家》:“~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

”②兼词,用于句中,相当于“之于”。

《兰亭集序》:“或取~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③兼词,用于句末,相当于“之乎”。

《齐桓晋文之事》:“不识有~?

”④相当于“之”。

《孟子•公孙丑》:“王如改~,则心反予。

”【诸母】对同宗族伯母、婶母的统称。

qū①快走。

《乐羊子妻》:“妻乃引刀~机而言。

”【又】小步紧走。

《左忠公逸事》:“史噤不敢发声,~而出。

”【又】特指快步上前,是表示恭敬的一种礼节。

《触龙说赵太后》:“入而徐~,至而自谢。

”②奔赴;

奔向。

《后序》:“夜~高邮,迷失道,几陷死。

”③趋向;

趋于。

《六国论》:“日削月割,以~于亡。

”④追求;

迎合。

《论积贮疏》:“今背本而~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

”⑤争取。

《孙膑减灶》:“百里而~利......更多

678 共7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