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
shù①栽种;
种植。
《齐桓晋文之事》:“五亩之宅,~之以桑。
”②建立;
竖立。
《送李愿归盘谷序》:“其在外,则~旗旄,罗弓矢。
”③树木。
《桃花源记》:“夹岸数百步,中无杂~。
”④棵;
株。
刘禹锡《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玄都观里桃千~,尽是刘郎去后栽。
”【树艺】种植。
查询
榜
bǎng①捶打;捶击。
司马迁《报任安书》:“受~棰。
”②木牌;匾额。
《世说新语•巧艺》:“魏明帝起殿,欲安~,使仲将登梯题之。
”③告示,公布的名单。
杜牧《及策后寄长安故人》:“东都放~未花开。
”【又】张贴告示。
《汉书•崔骃传》:“开鸿都门~卖官爵。
”bàng矫正弓箭的工具。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檠者,所以矫不直也。
”bàng划船用的工具。
《涉江》:“齐吴~以击汰。
”【又】划(船)。
《宋书•朱......更多
父
fù①父亲。
《庄暴见孟子》:“~子妻子不相见。
”②对男性长辈的通称。
《鸿门宴》:“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也。
”《项脊轩志》:“迨诸~异爨,内外多置小门。
”fǔ①从事某种职业或劳动的男子。
多指老年的。
《楚辞•渔父》:“渔~见而问之。
”②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王粲《登楼赋》:“昔尼~之在陈兮,有‘归与’之叹音。
”《游褒禅山记》:“长乐王回深~,余弟安国平、安上纯~。
”
男
nán①男子;
男人。
《桃花源记》:“~女衣着,悉如外人。
”②儿子。
《愚公移山》:“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
”【又】儿子在父母面前的自称。
《失街亭》:“父亲何故自隳志气耶!
~料街亭易取。
”③封建时代五等爵位的末等,又叫“男爵”。
《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凡五等。
”
覆
fù①翻;
翻转过来。
《论语》:“譬如平地,虽~一篑,进,吾往也。
”《鸿门宴》:“樊哙~其盾于地。
”②覆没。
《六国论》:“至于颠~,理固宜然。
”③遮盖;
掩蔽。
《左忠毅公逸事》:“公阅毕,即解貂~生,为掩户。
”《孔雀东南飞》:“枝枝相~盖,叶叶相交通。
”④伏兵。
《左传•桓公十二年》:“楚人坐其北门而~山下,大败之。
”⑤审察。
《汉书•李寻传》:“反覆~愚臣之言。
”⑥反;
反而。
《诗经•节南山》:“不惩其心......更多
笏
hù朝笏,古代君臣朝见时所拿的手板。
可用以记事或指画。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至外廷,荐~言于卿士。
”《项脊轩志》:“持一象~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
糁
sǎn①以米和羹。
《荀子•宥坐》:“孔子南适楚,戹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藜羹不~。
”②饭粒。
《齐民要术》:“炊秔米饭为~。
”【引】散布的粒状物。
周邦彦《大酺》:“红~铺也,门外荆桃如菽。
”
肉
ròu①人体及动物的肌肉。
《廉颇蔺相如列传》:“君不如~袒伏斧质请罪。
”②蔬果除去皮核外的可食部分。
《荔枝图序》:“瓤~莹白如冰雪。
”③声音丰满悦耳。
《礼记•乐记》:“使其曲直、繁瘠、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而已矣。
”【肉袒】脱去上衣,露出肢体,以示降服或谢罪。
胡
hú①兽类颔下的垂肉。
《中山狼传》:“前虞跋~。
”②长寿。
常“胡考”“胡耇”连用。
《诗经•丝衣》:“~考之休。
”③什么。
《论积贮疏》:“卒然边境有急,数千万之众,国~以馈之。
”④为什么;
怎么。
《归去来兮辞》:“田园将芜,~不归?”《察今》:“上~不法先王之法。
”⑤古代对北部和西部民族的泛称。
《过秦论》:“~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又】泛指外国人。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白马寺》:“~神号曰佛。
”【胡卢】......更多
蝉
chán昆虫名,又叫“知了”。
《与朱元思书》:“~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雨霖铃》:“寒~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蝉联】又作“蝉连”。
连续不断。
【蝉蜕】1.蝉幼虫蜕下的壳,可入药。
2.比喻解脱。
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
”3.特指悟佛法,解脱凡体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