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án①圆。

吴均《八公山赋》:“挂皎月而常~。

”②聚集;

集合。

颜延之《应诏观北湖田收》:“阳陆~精气,阴谷曳寒烟。

”③估量;

猜度。

晁元礼《少年游》:“眼来眼去又无言,教我怎生~。

”④名军队的编制单位。

《隋书•礼仪志三》:“又步卒八十队分为四~。

”⑤用于成团的事物。

陆游《岁暮》:“啖饭著衣常苦懒,为谁欲理一~丝?

fēng①在植物的根部培土。

《左传•昭公二年》:“宿不敢~植此树。

”②聚土筑坟。

《五人墓碑记》:“五亦得以加其土~。

”③疆界;

分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域民不以~疆之界。

”【又】把……作为疆界。

《烛之武退秦师》:“既东~郑,又欲肆其西封。

”④帝王以爵位、土地、名号等赐人。

《触龙说赵太后》:“而~之以膏腴之地。

”《六国论》:“以赂秦之地~天下之谋臣。

”⑤领地;

邦国。

《尚书•蔡仲之》:“肆予命尔......更多

shè①射箭;

用弓射击。

《江城子•密州出猎》:“亲~虎,看孙郎。

”【又】用枪炮射击;

用火器发射。

《三元里抗英》:“炮火火箭纷纷打~贡院。

”②喷射。

鲍照《苦热行》:“含沙~流影,吹蛊痛行晖。

”③照射。

徐宏祖《楚游日记》:“光由隙中下~,宛如钩月。

”④猜度;

猜谜。

《醉翁亭记》:“宴酣之乐,非丝非竹,~者中,弈者胜。

”⑤追求;

谋求。

《南史•沈约传》:“自负高才,昧于荣利,乘时~势,颇累清淡。

”yì①中国......更多

lián①古代酒家、茶馆用作标志的旗子。

李中《江边吟》:“闪闪酒~招醉客。

”②用布、竹等做成的遮蔽门窗的用具。

《陋室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青。

”③箱子;

匣子。

《孔雀东南飞》:“箱~六七十,绿碧青丝绳。

bó①丝织品的总称。

《曹刿论战》:“牺牲玉~,弗敢加也。

”②泛指财物;礼品。

《孔雀东南飞》:“受母钱~多,不堪母驱使。

”【帛缕】丝缕。

查询

méng古指百姓,多指由外地迁来的百姓。

《诗经•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孟子•滕文公》:“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

”【又】专指居住在郊野的生产的奴隶,这种奴隶又称野民。

zēng一种丝绳系住用来射鸟的短箭。

《庄子•应帝王》:“鸟高飞以避~弋之害。

shí①石头。

《劝学》:“锲而不舍,金~可镂。

”②石碑。

《五人墓碑记》:“且立~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③矿物类药物;

古代治病用的石针。

《扁鹊见蔡桓公》:“在肌肤,针~之所及也。

”④石制的磬类乐器。

金、土、石、革、丝、匏、竹八音之一。

⑤今读dàn。

古代容量计算单位,十斗为一石。

《马说》:“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

”【石肠】心肠如石。

喻意志坚强。

【石田】多石而不可耕之田。

喻无用。

lèi①种类;

类别。

《齐桓晋文之事》:“王之不王,是折枝之~也。

”②类推;

推论。

《公输》:“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

”③类似;

像。

《与吴质书》:“志意何时复~昔日。

”《项脊轩志》:“何竟日默默在此,大~女郎也?”④事例;

事物。

《屈原列传》:“举~迩而见义远。

”⑤大抵;

大致。

《训俭示康》:“走卒~士服,农夫蹑丝履。

”⑥典范;

榜样。

《怀沙》:“明告君子,吾将以为~兮。

zuǎn①赤色的丝带。

《汉书•景帝纪》:“锦绣~组,害女红者也。

”②聚集。

《荀子•君道》:“~论公察则民不疑。

”③编纂。

《宋史•张昭传》:“藏书数万卷,尤好~述。

”④通“缵”。

继承。

张衡《东京赋》:“况~帝业而轻天位。

678910 共9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