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长两短”捆棺材

“三长两短”常用来指意外的灾祸或者危险的事情,那么它又是源于什么呢?

在乡下人们是很忌讳说“三长两短”的。

通常认为,三长两短指的是未盖上盖儿的棺材,因为用来装死尸的棺材正好由三块长木板、两块短木板构成一个匣子。

所以在人们看来,这个词有些不吉利的意思。

“三长两短”特指棺材的说法猛一听不无道理,但仔细推敲一下就觉得这种解释有些不妥当了。

如果指的是棺材,那么应该是有棺材盖的;

人死后棺材岂能不盖上盖儿?

不盖之棺焉能下葬?

可是,如果有了棺材盖,那就不应当是“三长两短”,而是四长两短了?

可见,这种解释有些牵强。

那么,“三长两短”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据《礼记·檀弓上》记载,古时棺木不用钉子,人们是用皮条把棺材底与盖捆合在一起的。

横的方向捆三道,纵的方向捆两道。

横的方向木板长,纵的方向木板短,“三长两短”即源于此。

到后来,人们用钉子钉棺盖,既方便又快捷,三长两短的捆棺材皮条也随之消失。

但是,这个词语却一直流传下来,在生活中经常使用。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火葬的推行,棺材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如果连棺材都绝迹的话,那么把“三长两短”指作棺材的说法也会像三长两短的捆棺材的皮条一样消失。

那个时候,恐怕知道“三长两短”来历的人会更少了。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xssc/1/1286136.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