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宋元上追晋唐的明代书法

融荟智慧锦囊,打造文学航母--91文学网 91文学网制作,更多图书请访问 正文 由宋元上追晋唐的明代书法 (更新时间:2004-2-6 19:28:00 本章字数: 2160) 明代自朱元璋崛起草莽。

推翻元朝统治,统一全国,至李自成攻克北京朱由 检自缢煤山,历二百七十七年。

在这近三个世纪中,朝廷诸皇帝都很喜欢书法。

明成祖定都北京以后,即着手文治,诏求四方善书之士,充实宫廷,缮写诏令文书等。

明代帝王如仁宗,宣宗也极爱书法,尤其喜摹"兰亭",神宗自幼工书,不离王献之的《鸭头丸帖》,虞世南临写的《乐毅传》和米芾的《文赋》。

所以,朝野士大夫重视帖学,皆喜欢姿态雅丽的楷书,行书,几乎完全继承了赵孟俯的格调。

明代象宋代一样也是帖学大盛的一代。

法帖传刻十分活跃。

其中著名的有常姓翻刻《淳化阁帖》于泉州的《泉州帖》;

董其昌刻的《戏鸿堂帖》;

文征明刻的《停云馆帖》;

华东沙刻《真赏斋帖》;

陈眉公刻苏东坡书为《晚香堂帖》等。

其中《真赏斋帖》可谓明代法帖的代表。

《停云馆帖》收有从晋至明历代名家的墨宝,可谓从帖之大成。

由于士大夫清玩风气和帖学的盛行,影响书法创作,所以,整个明代书体以行楷居多,未能上溯秦汉北朝,篆、隶、八分及魏体作品几乎绝迹,而楷书皆以纤巧秀丽为美。

至永乐、正统年间,杨士奇、杨荣和杨溥先后入直翰林院和文渊阁,写了大量的制诰碑版,以姿媚匀整为工,号称"博大昌明之体",即"台阁体"。

士子为求干禄也竞相摹习,横平竖直十分拘谨,缺乏生气,使书法失去了艺术情趣和个人风格。

明代近三百年间,虽然也出现了一些有造诣的大家,但纵观整朝没有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所以,近代丁文隽在《书法精论》中总结说:"有明一代,操觚谈艺者,率皆剽窃摹拟,无何创制。

" 其代表书家 1、董其昌(1555-1636) 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县)人,出生在"二沈"的家乡,自幼就受到书法艺术的熏陶。

他曾自述学书经过说:"初师颜平原《多宝塔》,又改学虞永兴,以为唐书不如晋魏,遂仿《黄庭经》及钟元常《宣示表》、《力命表》、《还示帖》、《舍丙帖》,凡三年,自谓逼古,……比游嘉兴,得尽睹项子京家藏真迹,又见右军《官奴帖》于金陵,方悟从前妄自标评。

"(《画禅室随笔》)由此可见,他对于古代名家墨迹是认真临摹的,在用笔用墨和结体布局方面,能融会贯通各家之长,《明史·文苑传》称他:"始以米芾为宗,后自成一家,名闻外国,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

"他的楷书用笔有颜真卿率真之意,而布局得杨凝式的闲适舒朗,神采风韵似赵孟俯。

草书植根于颜真卿《争座位》和《祭侄稿》,并有怀素的圆劲和米芾的跌宕。

书法至董其昌,可以说是集古法之大成,"六体"和"八法"在他手下无所不精,同时他又善于鉴赏,品题书画虽片语只字,也被收藏家视为珍宝。

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也说:"书家神品董华亭,楮墨空元透性灵。

除却平原俱避席,同时何必说张邢。

" 2、文征明(1470-1559) 原名壁,字征明。

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征仲。

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曾官翰林待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

生于明宣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岁。

擅长诗文书画,诗宗白居易、苏轼七年,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

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 徐真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在绘画上,师法沈周,典雅秀丽,与沈周、唐卯、 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在书法上,早年受其父知友吴宽的影响写苏体,后受他岳父李应祯的影响,学宋元的笔法较多。

小楷师法晋唐,力趋健劲。

明谢在杭《五杂俎·卷七》称赞文征明小楷:"无真正楷书,即钟、王所传《荐季直表》、《乐毅论》皆带行笔。

洎唐《九成宫》、《多宝塔》等碑,始字画谨严,而偏肥偏瘦之病,犹然不免。

至本朝文征仲先生始极意结构,疏密匀称,位置适宜。

如八面观音,色相具足。

于书苑中亦盖代之人也。

"他的大字有黄庭坚笔意,苍秀摆宕,骨韵兼擅。

与祝允明、王宠并重当时。

3、祝允明(1460-1526年) 字希哲,号枝山,长洲(今江苏吴县)人,自幼就聪慧过人,五岁时能写一尺见方的大字,九岁会作诗,以后博览群书,诗文有奇气。

他的楷书早年精谨,师法赵孟俯,褚遂良,并从欧,虞而直追"二王",其书《出师表》谨严浑朴。

晚年,临写《黄庭经》不注重点画的形似,而结构疏密,转运遒逸,神韵益足。

嘉靖末的书法家王樨登说:"古今临《黄庭经》者,不下十数家,然皆泥于点画形似钩环戈磔之间而已,......枝山公独能于矩绳约度中而具豪纵奔逸意气。

"他的草书师法李邕,黄庭坚,米芾,功力深厚,晚年尤重变化,风骨烂熳。

得意之作是《太湖诗卷》,《箜篌引》和《赤壁赋》,流利洒脱,奔放不羁。

《名山藏》说:"允明书出入晋魏,晚益奇纵,为国朝第一。

" 4、唐寅(1470-1523) 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

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29时,乡试第一,故有"南京解元"之称。

进京会试时,因牵涉科场舞弊案而被革黜下狱,经吴宽保举出狱,妻子改嫁,精神上连受打击。

后游历名山大川,专事书画诗文创作,并以此为生。

作品中常流露遭受打击后的忧郁之情和消极出世的思想。

他以绘画最为擅长,为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明代四大家,又称"吴门四家"。

著有《六如居士集》。

本书正在连载中,更多章节请访问91文学网 欢迎访问原创书库 欢迎访问原创短篇 点击投稿 未经作者或91文学网许可,请勿转载,本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91文学网立场无关。

如因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91文学网均不负任何责任。

全文尾部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xssc/1/6501443.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