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
融荟智慧锦囊,打造文学航母--91文学网 91文学网制作,更多图书请访问 正文 昆明 (更新时间:2004-2-13 11:01:00 本章字数: 4375) 于希贤 昆明是云南的省会,坐落在滇池之滨,自然风光美丽,气候四季如春。
现在人口已超过二百万,成为云贵高原上的第一大城市。
远在旧石器时代,滇池地区已有人类活动的踪迹。
距昆明市区二十公里左右的呈贡龙潭山,发现了古人类颅......更多
江陵
融荟智慧锦囊,打造文学航母--91文学网 91文学网制作,更多图书请访问 正文 江陵 (更新时间:2004-2-13 10:51:00 本章字数: 4869) 施和金 江陵又称荆州,位于今湖北省江汉平原西部,素称“九曲回肠”的荆江北岸,沮漳水由此入江。
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文化发达。
早在三国时期诸葛亮就说过:“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
”明......更多
沧桑藏王陵
融荟智慧锦囊,打造文学航母--91文学网 91文学网制作,更多图书请访问 正文 沧桑藏王陵 (更新时间:2004-1-27 20:30:00 本章字数: 2558) 中国西南地区的西藏,自公元七世纪至九世纪,出现了一个著名的王朝——吐蕃王朝。
这个王朝的统治者松赞干布(亦称弃宗弄赞)赞普(即藏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领袖。
他先后统一了西藏地区各部,定都拉萨。
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措施,创制文字,......更多
河仓城
融荟智慧锦囊,打造文学航母--91文学网 91文学网制作,更多图书请访问 正文 河仓城 (更新时间:2004-9-25 1:22:00 本章字数: 806) 河仓城,俗称在方盘城,建于西汉,位于敦煌西北60公里处的戈壁滩中,西距玉门关(小方盘城)20公里。
河仓城位于东西走向的疏勒河古道旁的凹地上,西面约会50米处,是一个大湖泊,水平如镜,蔚蓝透明,岸边长满芦苇、红柳、甘草,东面是......更多
济宁
融荟智慧锦囊,打造文学航母--91文学网 91文学网制作,更多图书请访问 正文 济宁 (更新时间:2004-2-13 10:45:00 本章字数: 3793) 邹逸麟 济宁地处鲁中丘陵山地西麓和黄河下游冲积扇两个相向倾斜面的交接地带。
府河、泗河在其东侧,赵王河、洙水河、蔡河在其西侧,京杭运河南北纵贯其间。
西北有蜀山湖,南面有南阳湖,西南距城不远的马场湖为季节性湖泊。
济宁就处在这片......更多
玄奘故里
融荟智慧锦囊,打造文学航母--91文学网 91文学网制作,更多图书请访问 正文 玄奘故里 (更新时间:2004-1-31 15:01:00 本章字数: 245) 洛阳东南40公里处207国道北侧,偃师市缑氏镇东北的凤凰山下,有条凤凰谷,谷东的陈河村就是唐代著名高僧、翻译家、旅行家玄奘故里。
当年31岁的玄奘孤身一人,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佛教发源地印度,并刻苦学习,成为名僧,饮誉印......更多
银川
融荟智慧锦囊,打造文学航母--91文学网 91文学网制作,更多图书请访问 正文 银川 (更新时间:2004-2-13 11:09:00 本章字数: 4197) 汪一鸣 银川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祖国大西北的重要边防城市,地处银川平原中央,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与美丽风光的塞上名城。
从耸入云霄的承天寺塔极目眺望,四郊景色尽收眼底。
峰峦重叠、峻峭巍峨的贺兰山耸峙于西,犹如一架大屏......更多
龙华塔
融荟智慧锦囊,打造文学航母--91文学网 91文学网制作,更多图书请访问 正文 龙华塔 (更新时间:2004-2-17 13:23:00 本章字数: 806) 又名镇寺塔。
在上海市龙华镇。
相传塔始建于三国吴赤乌年间(公元238-251 年),唐垂拱三年至宁太平兴国二年,方始具有今天这样的规模。
而历史与文物研究工作者考证认为是五代末(公元978 年)吴越忠懿王钱淑时粉建较为可靠。
但正确的粉......更多
中国古代关于遗传育种的研究
中国古代关于遗传育种的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张秉伦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动植物起源中心之一。
很多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从野生动植物驯养和培育出来的。
不仅这样,许多世纪以来,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还通过改良营养条件、人工选择、杂交育种等实践和研究,创造性地培育了大量的动植物优良品种,积累了极其丰富的遗传育种知炽。
古代对遗传性和变异性的认识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的普......更多
中国古代的丝绸和丝织技术
中国古代的丝绸和丝织技术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赵承泽 丝绸是中国驰名世界的传统产品。
中国古代在长期生产丝绸的过程中,曾经创造出在古代世界属于最高水平的许多纺织技术,对世界纺织科学的发展产生过相当深远的影响,是中国和世界珍贵的科学文化遗产中重要的一部分。
中国古代的丝绸在中国和世界纺织产品中的地位 中国织造丝绸,历史悠久,最初用野蚕丝,后来改用家蚕丝。
使用家蚕丝的时间,有据可......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