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歌投壶
雅歌投壶 奴隶社会是非常重视射箭的。
奴隶主生了个男孩子,要在门上挂一张弓,并用六支箭向天地四方各射一支,表示这个男孩子长大了,要使用弓箭去征服四方。
在各种大的宴会上都要进行射礼。
自天子、诸侯及至大夫、士,各有不同的射礼仪式。
不能参加的人必须“辞以疾”,到了春秋末年,奴隶主阶级已经腐化堕落,许多人拉不开弓,射礼不能进行;
于是就把射箭改成为投壶。
投壶,就是把没有箭头的箭杆投到酒壶中去。
这样一改就......更多
两宋时期医学医学家
两宋时期医学医学家 一、刘翰 刘翰(919~990),宋初沧州临津(今河北沧县)人,世医出身。
曾任护国军节度巡官,后周显德二年(955),因进献《经用方书》30卷、《论候》10卷、《今古治世集》20卷等医学著作,被周世宗柴荣任命为翰林医官。
其书交由交馆收藏。
宋大祖北征时,刘翰曾奉命随军从行。
建隆初年(960),加升朝散大夫、鸿胪寺丞。
建德初(963),太常寺考核翰林医官医疗技术,绌除技术......更多
两宋时期医学卫生保健与养生
两宋时期医学卫生保健与养生 两宋时期,在清洁环境、灭蚊除害、推广火葬、开办商业性浴室、饮用开水、制定卫生法规等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宋儒养生流派的形成,使中国传统养生学内容更加丰富和充实。
一、卫生保健 古代都市街道多为土路,通风尘埃飞扬,极不卫生。
宋代采用洒水或在地面上铺砖的办法来减少或防止尘土的污染。
南宋时,临安(今抗州)还有专门处理粪便和治水等秽污物的职业。
如吴自牧《梦梁录》,......更多
中国古代的外科学成就
中国古代的外科学成就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 李经纬 我国外科学具有悠久的历史。
《周礼》记载的医学分科中,已有相当于外科医生的“疡医”,负责治疗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一类外科疾病。
这说明外科在我国周代已发展到一定水平,否则是不会有专科医生出现的。
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理论专著《内经》,对外科病的诊治已有不少宝贵论述。
长沙马玉堆三号汉墓出上的帛书《五十二病方》,是和《内经》同......更多
从两部古典的中医名著看中国医学的早期成就
从两部古典的中医名著看中国医学的早期成就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 余瀛鳌 中国医药学具有悠久的历史。
它是我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
祖国医学文献记载了几千年来所积累的医药科学知识和医疗实践,不仅数量大,种类多,并有十分丰富的内容。
它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代医家对于疾病的认识、观察、分析和治疗,主要是通过中医药文献的形......更多
清代前中期医学(1644-1840)
清代前中期医学(1644-1840) 明之后期,政权愈来愈见腐朽。
公元1644年3月18日,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攻陷北京,明王朝宣告灭亡。
时当东北地区女真民族,在努尔哈赤、皇太极、福临祖孙三代努力下,重新崛起之际。
族名改称满族,组成八旗子弟兵屡犯明朝地方政权,经济和军事实力大振,觊觎关内。
明朝总兵吴三桂在与李自成接战同时,引清兵入关。
李自成回师北京,于4月29日即皇帝位,国号“大顺”,但于次......更多
秦汉时期医学著述
秦汉时期医学著述 一、《黄帝八十一难经》 简称《难经》或《八十一难》。
旧题秦越人撰,该书不但《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未提及,刘向、刘歆父子及李柱国校医书时也不曾记载,直到东汉未年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时才在序文中提到《八十一难》,三国时吴太医令吕广是最早主译《难经》的人。
因此,研究者多认为:《难经》成书西汉末期至东汉之间。
该书也带有这一时期某些文化印记。
《难经》共3卷(一说5卷),是一部以......更多
辽夏金元时期医学医事制度与医学教育
辽夏金元时期医学医事制度与医学教育 一、医事制度 (一)宫廷的医事制度与医政设施 1、医疗机构辽采取“官分南北”二元制度。
北面官:设太医局,由局使,副局使及都林牙(林牙意为翰林学士)总领医政事务。
南面官:设翰林院,有提举翰林医官、翰林医官,掌供奉医药及承诏治辽众疾。
医官的编制及品佚空载不详。
金代设置太医院,属宣徽院。
太医院的名称始于金代。
置提点、院使、副使、判官,掌管医药,领导......更多
落子
落子 《落子》是宿豫县流行的一种民间舞蹈。
后来流传、演变为当地群众自娱自乐的民间文艺形式。
1984年,王官集镇《落子》赴省参加民间舞蹈节目调演,荣获省文化厅颁发的表演奖。
《落子》表演共五人,均为男性表演。
《落子》表演领舞称“落头”,又称“领伞”。
“打呱板”两人(男扮女妆)。
其中一人为“落尾”,由10岁左右孩童扮演。
“落尾”表演天真活泼,多做一些有武术技巧性的难度动作,是《落子》表演的......更多
玉器的纹饰
玉器的纹饰 玉器上的纹饰丰富多样,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因此了解这些纹饰及其使用,对鉴别玉器及提高收藏水平是非常必要的。
折线纹:阴刻直线,顶端折回,主要作为动物身上的装饰。
重环纹:以两条阴线琢出环纹,饰于龙及其他动物之身。
对角方格纹:以双阴线琢刻方格,相邻两格对角线相连,等距连续排列,主要饰于龙及其他动物之身。
双连弦纹:以单阴线琢刻的人字形连弧短线,饰于龙身及首角上。
三角纹:以阴线琢刻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