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审判江青反革命集团
1980年11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开庭,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主犯。
此前,最高人民检察院特别检察厅的起诉书全文公布。
林彪、江青一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罪行最重、为害最烈的反革命集团。
他们为了篡党篡国,有预谋地诬陷、迫害包括国家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中共中央总书记在内的党和国家领导人。
一批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没有死于敌人的监牢和炮火,却被林彪、江青一伙......更多
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自杀身亡
杰克·伦敦1876~1916,美国小说家。
生于旧金山。
父亲是破产农民,家境贫寒。
杰克幼年时就曾以出卖体力为生,卖过报,当过童工,后来又当水手,到过日本。
回国后在黄麻厂和铁路厂做工。
以后他又加入了加拿大的淘金者行列,但空手而归,从此,埋头写作。
他的早期作品有《野性的呼唤》1903、《白牙》1906等。
1909年发表代表作、自传体小说《马丁·伊登》,描写了一个出身于劳动者家庭的现实主义作家在资本主义社......更多
陈独秀主持起草《中国共产党宣言》
1920年11月23日,陈独秀在上海主持起草《中国共产党宣言》。
宣言的正文分三个部分:1共产主义者的理想。
经济方面,主张将生产工具——机器、工厂、原料、土地、交通机关等,收归社会共有、社会共用。
政治万面,主张废除政权,如同现在所有的国家机关和政府,是当然不能存在的。
因为政权、军队和法庭是保护少数人的利益,压迫多数劳动群众的。
社会方面,要使社会上只有一个阶级,就是劳动群众的阶级。
2共产主义者的目的。
江主席同叶利钦总统举行非正式会晤
(会晤取得了积极和重要的成果,两国领导人一致同意就此次会晤成果及中俄边界问题发表两个联合声明)1998年11月23日上午,国家主席江泽民和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在莫斯科举行了两国国家元首首次非正式会晤(因叶利钦总统突患肺炎,住院治疗,会晤是在莫斯科中央门诊医院进行的)。
双方在亲切友好、无拘无束的气氛中就中俄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问题广泛交换了意见。
会晤取得了积极和重要的成果。
叶利钦总统热烈欢迎江主席来俄访问,......更多
刘少奇诞辰
刘少奇,中国杰出的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1898年11月24日,生于湖南省宁乡县。
少年时期上过私塾(中国旧式初级学校),1919年中学毕业。
1920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1年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2年从莫斯科回国,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工作。
不久到江西省西北部的安源煤矿同李立三等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更多
亚洲开发银行成立
亚洲开发银行简称亚行或亚银是亚太地区国家和西方发达国家合资开办的一家金融机构,成立于1966年11月24日,12月开始营业。
总部设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
它虽是根据联合国及远东经济委员会现名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的决议设立的,但不是联合国的下属机构。
亚行的宗旨是,通过贷款和技术援助,促进和加强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合作。
资金来源主要靠各成员国地区认股或捐款、向世界金融市场借款和发行债券。
我国与埃塞俄比亚建交
埃塞俄比亚,全称“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
意为“晒黑了的脸孔”、“被太阳晒黑的人聚居的土地”。
非洲东北部的内陆国。
面积约109万平方公里。
人口5200万1992。
有奥罗莫、阿姆哈拉等70多个部族。
阿姆哈拉语为国语,通用英语。
45%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40%信奉东正教。
首都亚的斯亚贝巴。
矿产、水力和地热资源丰富,主要矿藏有石油、天然气、煤、金、铂、铜、钾盐等。
森林覆盖面仅占国土的2%。
属世界最不......更多
日德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
1936年11月25日,日本和德国在柏林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
根据协定的规定,在反对共产国际方面,两国必须“交换情报”,“紧密合作”。
这是德、日两个法西斯国家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重要步骤,通过这个协定的签订,使日、德两国法西斯在反苏反共的旗帜下建立起公开的军事联盟,以联合起来实现其重新瓜分世界、称霸全球的野心。
发动侵略战争,重新瓜分世界,这是日本和德国法西斯政权早已确定好了的方针。
1933......更多
苏里南共和国宣告独立
1975年11月25日零点当地时间,苏里南共和国的国旗在帕拉马里博的体育场上空徐徐升起,从而庄严宣告苏里南获得独立和苏里南共和国诞生。
在体育场上,成千上万心情激动的群众高呼:“苏里南独立了!
”“苏里南共和国万岁!
”人们载歌载舞,纵情欢庆祖国的新生。
歌声和欢呼声震撼着整个体育场,五色缤纷的焰火燃亮了夜空。
独立典礼一开始,苏里南军官降下了荷兰国旗,象征着荷兰的三百多年殖民统治从此结束。
苦难深重的苏里南......更多
中日同意把关系三原则扩大为四原则
1983年11月25日,中日两国政府一致同意把中日关系三原则扩大为四原则,这四项原则是:和平友好,平等互利,相互信赖,长期稳定。
双方还决定建立“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
这是中日两国外长上午在外务省举行会谈后,由随同胡耀邦总书记访日的中国外交部新闻司司长齐怀远向记者宣布的。
据介绍,吴学谦外长在会谈中说,1982年赵紫阳总理访问日本时提出了中日关系三原则。
中曾根首相11月24日在同胡耀邦会谈时建议,......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