谇
suì①责备。
贾谊《治安策》:“母取箕帚,立而~语。
”②告知。
《汉书•叙传》:“既~尔以吉象兮,又申之以炯戒。
”③问讯。
《庄子•山木》:“虞人逐而~之。
”④谏诤。
《离骚》:“謇朝~而夕替。
”
谔
è言语正直。
《列子•力命》:“在朝~然,有敖联之色。
”
谚
yàn谚语。
《左传•昭公十九年》:“~所谓室于怒市于色者。
”贾谊《过秦论》:“野~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
’”
谛
dì①细察;
注意。
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审~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
”②佛教用语。
道理;
真理。
吴师道《游山》:“偶逢赤髭侣,瞩我听真~。
”【谛当】恰当;
精确。
谲
jué①欺诈;
玩弄手段。
《论语•宪问》:“齐桓公正而不~。
”②奇;
奇异。
傅毅《舞赋》:“瑰姿~起。
”
质
zhì①人质;
抵押品。
《触龙说赵太后》:“必以长安君为~,兵乃出。
”②作人质;
作抵押品。
《触龙说赵太后》:“为长安君约车百乘,~于齐。
”③质地;
底子。
《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而白章。
”④质朴;
朴实。
《论语•雍也》:“~胜文则野,文胜~则史。
”⑤资质;
禀性。
《送东阳马生序》:“非天~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⑥刑具;
刀斧底下的垫座。
又写作“锧”。
《廉颇蔺相如列传》:“君不如肉袒伏斧~请罪......更多
贯
guàn①穿钱的绳。
《史记•平准书》:“京师之钱累巨万,~朽而不可校。
”②古代货币单位。
一千为一贯。
《智取生辰纲》:“五~足钱一桶。
”③穿过。
《柳毅传》:“然而恨~肌骨,亦何能愧避。
”④融会贯通。
《张衡传》:“遂通五经,~六艺。
”⑤事;
例。
《论语•先进》:“仍旧~,如之何?
”⑥条理。
《屈原列传》:“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靡不毕见。
”⑦侍奉;
服侍。
《硕鼠》:“三岁~女,莫我肯顾。
”⑧通“惯”,习......更多
贼
zéi①伤害。
《论语•先进》:“~夫人之子。
”②杀害。
《左传•宣公二年》:“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钥麑~之。
”③刺客。
《史记•秦始皇本纪》:“燕王昏乱,其太子丹乃阴令荆轲为~。
”④祸患。
《论积贮疏》:“淫侈之俗日日紧长,是天下之大~也。
”⑤强盗。
《童区寄传》:“~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
”⑥违法乱纪、犯上作乱的人。
《赤壁之战》:“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也。
”⑦偷东西的人。
《狱中杂记》:“又可怪者,大......更多
贽
zhì古代初次拜见尊长时所送的礼物。
《送东阳马生序》:“撰长书以为~,辞甚畅达。
”【又】泛指聘礼。
《论衡•语增》:“周公执~下白屋之士。
”
赊
shē①赊欠。
《严监生和严贡生》:“上顿吃完了,下顿又在门口~鱼。
”②少;
稀少。
韩愈《次取州界》:“商颜暮雪逢人少,邓鄙春泥见驿~。
”③长;
远。
《滕王阁序》:“北海虽~,扶摇可接。
”④迟。
杜甫《喜晴》:“且耕今未~。
”⑤宽松;
松缓。
骆宾王《晚度天山有怀京邑》:“行叹戎麾远,坐怜衣带~。
”⑥句末语气语气词。
韦应物《池上》:“郡中卧病久,池上一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