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南庙

朝代:作者: 李益 体裁: 五古

阴山临古道,古庙闭山碧。

落日春草中,搴芳荐瑶席。

明灵达精意,仿佛如不隔。

岩雨神降时,回飙入松柏。

常闻坑儒后,此地返秦璧。

自古害忠良,神其辅宗祏。

出处全唐诗全唐诗:卷282_14

华阴东泉同张处士诣藏律师兼简县内同官因寄

朝代:作者: 李益

苍崖抱寒泉,沦照洞金碧。

潜鳞孕明晦,山灵閟幽赜。

前峰何其诡,万变穷日夕。

松老风易悲,山秋云更白。

故人邑中吏,五里仙雾隔。

美质简琼瑶,英声铿金石。

烦君竟相问,问我此何适。

我因赞时理,书寄西飞翮。

哲匠熙百工,日月被光泽。

大国本多士,荆岑无遗璧。

高网弥八纮,皇图明四辟。

群材既兼畅,顾我在草泽。

贵无身外名,贱有区中役。

忽忽百龄内,殷殷千虑迫。

人生已如寄,在寄复为客。

旧国不得归,风尘满阡陌。

出处全唐诗全唐诗......更多

城西竹园送裴佶王达

朝代:作者: 李益 体裁: 五古

葳蕤凌风竹,寂寞离人觞。

怆怀非外至,沉郁自中肠。

远行从此始,别袂重凄霜。

出处全唐诗全唐诗:卷282_16

宿冯翊夜雨赠主人

朝代:作者: 李益 体裁: 五排

危心惊夜雨,起望漫悠悠。

气耿残灯暗,声繁高树秋。

凉轩辞夏扇,风幌揽轻裯。

思绪蓬初断,归期燕暂留。

关山蔼已失,脸泪迸难收。

赖君时一笑,方能解四愁。

出处全唐诗全唐诗:卷283_30

宿石邑山中

朝代:作者: 李益 体裁: 七绝

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

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

注释注释:这首七绝以极简炼的笔触,描绘了石邑山变幻多姿的迷人景色。

前两句写傍晚投宿所见山之景,后两句写晓行山中所见天之色。

石邑,古县名,故城在今河北获鹿东南。

石邑一带为太行山余脉,山势逶迤,群峰错列,峻峭插天。

起句“浮云不共此山齐”,用“烘云托月”的手法,描写了这种直插云天的气势:那高空飘忽浮动的白云也飞升不到山的顶端,敢去与它比个高......更多

上汝州城楼

朝代:作者: 李益 体裁: 七绝

黄昏鼓角似边州,三十年前上此楼。

今日山城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

注释注释:这是一首触景生情之作。

境界苍凉,寄意深远。

诗的首句中,“黄昏鼓角”写的是目所见、耳所闻,“似边州”写的是心所感。

李益曾久佐戎幕,六出兵间,对边塞景物特别是军营中的鼓角声当然是非常熟悉的。

这时,他登上汝州(州城在今河南临汝县)城楼,眼前展现的是暗淡的黄昏景色,耳边响起的是悲凉的鼓角声音,物与我会,情随景生,曾经对他如此熟悉的边......更多

上黄堆烽

朝代:作者: 李益 体裁: 七绝

心期紫阁山中月,身过黄堆烽上云。

年发已从书剑老,戎衣更逐霍将军。

出处全唐诗全唐诗:卷283_114

与僧法振同赋应门照绿苔

朝代:作者: 李益

宫上何年月,应门何岁苔。

清光一以照,白露共徘徊。

[李益]珠履久行绝,玉房重未开。

妾心正如此,昭阳歌吹来。

[法振]出处全唐诗

与宣供奉携瘿尊归杏溪园联句

朝代:作者: 李益 体裁: 联句

千畦抱瓮园,一酌瘿尊酒。

惟有沃洲僧,时过杏溪叟。

[李益]追欢君适性,独饮我空口。

儒释事虽殊,文章意多偶。

[广宣]出处全唐诗

临滹沱见蕃使列名

朝代:作者: 李益 体裁: 七绝

漠南春色到滹沱,碧柳青青塞马多。

万里关山今不闭,汉家频许郅支和。

出处全唐诗全唐诗:卷283_95

12345 共18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