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一番春事 文
一番春事,到芗林、更两日重三节。
百品名花饶笑处,喜遇诞弥佳月。
巢叶灵龟,舞琴野鹤,总是千年物。
来为公寿,纶巾长映华发。
平生圣处工夫,道□深味,胸次真冰雪。
高蹈丘园还谢了,枚叟蒲轮朝谒。
时上篮舆,相随孙子,庆满床簪笏。
南丰道价,敬持一瓣香爇。
木兰花慢·渐秋空向晚 文
渐秋空向晚,被风雨、趱重阳。
正木落疏林,海棠枝上,忽见红妆。
料应妒他兰菊,任年年、独甚占秋光。
故把春风娇面,向人逞艳呈芳。
看来毕竟此花强。
只是欠些香。
诮一似当年,五陵公子,却厌膏梁。
肯来水边竹下,与幽人、相对说凄凉。
只恐夜深花睡,五更微有清霜。
贺新郎·小队停钲鼓 文
小队停钲鼓。
向沙边、柳下维舟,庆公初度。
平尽群蛮方易镇,此事多应有数。
奈自古、功成人妒。
君看乐羊中山役,任谤书、盈箧终无据。
千载下,竞谁与。
诗中带得西山雨。
指天台、雁荡归欤,寿乡深处。
缓急朝廷须公出,更作中流砥柱。
笑痴呆、纷纷儿女。
多少人间不平事,有皇天、老眼能区处。
挥玉斝,听金缕。
一剪梅·唱到阳关第四声 文赏
唱到阳关第四声。
香带轻分。
罗带轻分。
杏花时节雨纷纷。
山绕孤村。
水绕孤村。
更没心情共酒尊。
春衫香满,空有啼痕。
一般离思两销魂。
马上黄昏。
楼上黄昏。
唱到阳关第四声。
香带轻分。
罗带轻分。
杏花时节雨纷纷。
山绕孤村。
水绕孤村。
更没心情共酒尊。
春衫香满,空有啼痕。
一般离思两销魂。
马上黄昏。
楼上黄昏。
起笔写“唱到阳关第四声”,即唱到“劝君更尽一杯酒”既没有写情,也没有写景,而情与景近在眼前:景是离别之景,情是伤离别之情。
没有直接写出,却让人接下来就有一种“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离愁别绪。
“罗带”本指丝织的衣带,在此则指将要远行之人,“香带”指送行的女子。
“香”字写出了女子衣衫的特点,也让人想到的女子温婉贤淑。
二人即将分离,“轻”字写出了双方复杂的心理,仿佛不敢又不忍触碰别离这一话题,然而启程的时间却已经到了。
“杏花时节雨纷纷”点明了时间为春天,天还下着淅淅沥沥的雨,让人想到那首“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现在同样的季节,同样的天气,游子也将成为那路上的行人,孤独,落寞,伤感。
两人相别在山水环绕的孤村。
“更无心情共酒尊”承接的是上片首句“唱到阳关第四声”本来就很伤心,一曲到此,更没有心情喝送别的酒。
举起酒杯,泪湿两行,却怎么也不忍心喝,就好像不喝这杯酒就不必分离。
洒满香的了衣衫只留下哭过的痕迹。
“空”字写出了“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除了眼泪不知道还能做什么。
“一般离思两销魂”离别这件事却弄得两下黯然销魂。
黄昏时分,游子在马上想着她,而她也在楼上想着他,同一时间,相隔两地,却都在想着对方。
从相思的双方两处着笔,这可谓是“离愁渐远溅无穷” 全词都在用两个人的视角来写,两相对比,两相映衬,既写出了难舍难分之意,又写出了无可奈何之情。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网友木末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木末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念奴娇·送张明之赴京西幕 文赏
艅艎东下,望西江千里,苍茫烟水。
试问襄州何处是,雉堞连云天际。
叔子残碑,卧龙陈迹,遗恨斜阳里。
后来人物,如君瑰伟能几。
其肯为我来耶,河阳下士,正自强人意。
勿谓时平无事也,便以言兵为讳。
眼底山河,楼头鼓角,都是英雄泪。
功名机会,要须问闲先备。
艅艎东下,望西江千里,苍茫烟水。
试问襄州何处是,雉堞连云天际。
叔子残碑,卧龙陈迹,遗恨斜阳里。
后来人物,如君瑰伟能几。
其肯为我来耶,河阳下士,正自强人意。
勿谓时平无事也,便以言兵为讳。
眼底山河,楼头鼓角,都是英雄泪。
功名机会,要须问闲先备。
京西,路名。
宋熙宗年间分京西路为南、北两路,词中提到的襄州,即襄阳,就是京西南路所在地。
在南宋,这里是宋金对峙的前沿。
从“勿谓时平无事也”等句来看,当时宋金正处于相持状态,所以连前沿地区也保持着平静。
这种形势往往助长人们的麻痹情绪,甚至放松收复失地的努力。
但是,刘仙伦于此时送朋友到京西幕府,却能以十分清醒的头脑勉励张明之作好战备,为抵抗侵略、恢复中原立功。
宋室南渡以后,统治集团不思进取,苟且偷生,一部分人甚至幻想与金人“互不侵犯,长治久安”。
所以每当双方暂时脱离军事接触的时候,便是投降派、主和派得势的时候。
明白了这一点,也许有助于我们认识刘仙伦此词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上片“艅艎”三句从送客之地落笔。
“艅艎”,大舰:“西江”指流经襄阳的汉水:“试问”两句紧接着展开对襄阳的描写,作者的眼里甚至清楚地出现了那里连云的“雉堞”——遥远的两地,因为抒情的需要而缩短了距离。
“叔子”是西晋人羊祜的字,他镇守襄阳十年,曾积极策划灭吴,后人因此为他在岘山树碑。
卧龙,即诸葛亮,他出仕前隐居于襄阳附近的隆中。
伟,在这里用来盛赞张明之才华横溢。
以上五句中,不同时代的三个人也因主题的需要碰了头。
下片“其肯为我来耶”用韩愈《送石处士序》一文成句。
韩愈原文说有人向乌重胤推荐石洪,乌重胤说:“先生(指石洪)有以自老,无求于人,其肯为某来耶?
”乌重胤当时任河阳军节度使御史大夫,所以词中接着说:“河阳下士”(下士,即礼贤下士意)。
“其肯为我来耶”三句是词人对京西南路安抚使辟张明之一事的评论,赞扬其礼贤下士的作风。
“勿谓时平无事也”两句则勉励张明之入幕后,加强战备,不要“以言兵为讳”。
“眼底河山”三句,转入抒情,苍凉悲壮,表现了作者对国事的关心,极富鼓舞力量。
结句“功名机会,要须闲暇先备”,再次勉励张明之抓住入幕这一时机,为国家建功立业。
送别之际,一再以国事和建功立业相勉励,主客之间愈显亲切,作者送人的情意也就愈显诚挚了。
岳珂《柽史》说“庐陵在淳熙间有二士”一个是刘过,一个就是刘仙伦。
仙伦不但与刘过在地方上地位相当,即词风也有相似之处。
比如这首词所表达的对祖国命运的关注,就是刘过词中常见的主题。
由宋代刘仙伦著。
仙伦词中的散文化句法,也显然和刘过一样,都与辛弃疾一脉相承。
这首词中“其肯为我来耶”、“勿谓时平无事也”等句纯用散文入词,读来亲切、自然,很符合挚友送别时的心理状态。
同时,句式的变化,也使词篇活泼,风格独特。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念奴娇·吴山青处 文
吴山青处,恨长安路断,黄尘如雾。
荆楚西来行堑远,北过淮堧严扈。
九塞貔貅,三关虎豹,空作陪京固。
天高难叫,若为得诉忠语。
追念江左英雄,中兴事业,枉被奸臣误。
不见翠华移跸处,枉负吾皇神武。
击楫凭谁,问筹无计,何日宽优顾,倚筇长叹,满怀清泪如雨。
诉衷情·征衣薄薄不禁风 文
满江红·著意留春 文
著意留春,留不住、春归难恋。
最苦是、梅天烟雨,麦秋庭院。
嫩竹阴浓莺出谷,柔桑采尽蚕成茧。
奈沈腰、宽尽有谁知,难消遣。
幽阁恨,双眉敛。
香笺寄,飞鸿远。
向风帘羞见,一双归燕。
翠被闲将情做梦,青楼赚得恩成怨。
对尊前、莫惜唤琼姬,持杯劝。
念奴娇·西风何事 文
西风何事,为行人扫荡,烦襟如洗。
垂涨蒸澜都卷尽,一片潇湘清泚。
酒病惊秋,诗愁入鬓,对景人千里。
楚宫故事,一时分付流水。
江上买取扁舟,排云涌浪,直过金沙尾。
归去江南丘壑处,不用来寻月姊。
风露杯深,芙蓉裳冷,笑傲烟霞里。
草庐如旧,卧龙知为谁起。
满江红·快阁东西 文
快阁东西,鸥边问、晚晴可喜。
鸥解语、既盟之後,两翁曾倚。
笛弄惯听黄鲁直,履声深识徐渊子。
添我来、相对两忘机,真相似。
也不种,闲桃李。
也不玩,佳山水。
有新诗字字,爱民而已。
一片心闲秋水外,三年人在春风里。
涨一篙、江水送归鸿,明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