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泉独饮

作者: 王勃 朝代: 唐代

丘壑经涂赏,花柳遇时春。

相逢今不醉,物色自轻人。

郊园即事

作者: 王勃 朝代: 唐代

烟霞春旦赏,松竹故年心。

断山疑画障,县溜泻鸣琴。

草遍南亭合,花开北院深。

闲居饶酒赋,随兴欲抽簪。

滕王阁诗

作者: 王勃 朝代: 唐代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巍峨高耸的滕王阁俯临着江心的沙洲,佩玉、鸾铃鸣响的华丽歌舞早已停止。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早晨,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

傍晚,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悠闲的彩云影子倒映在江水中,整天悠悠然地漂浮着,时光易逝,人事变迁,不知已经度过几个春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昔日游赏于高阁中的滕王如今无处可觅,只有那栏杆外的滔滔江水空自向远方奔流。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滕(téng)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luán)罢歌舞。

滕王阁:故址在今江西南昌赣江滨,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江:指赣江。

渚:江中小洲。

佩玉鸣鸾:身上佩戴的玉饰、响铃。

画栋朝飞南浦(pǔ)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南浦:地名,在南昌市西南。

浦: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方(多用于地名)。

西山:南昌名胜,一名南昌山、厌原山、洪崖山。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日悠悠:每日无拘无束地游荡。

物换星移:形容时代的变迁、万物的更替。

物:四季的景物。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jiàn)外长江空自流。

帝子:指滕王李元婴。

槛:栏杆。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滕(téng)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luán)罢歌舞。

巍峨高耸的滕王阁俯临着江心的沙洲,佩玉、鸾铃鸣响的华丽歌舞早已停止。

滕王阁:故址在今江西南昌赣江滨,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江:指赣江。

渚:江中小洲。

佩玉鸣鸾:身上佩戴的玉饰、响铃。

画栋朝飞南浦(pǔ)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早晨,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

傍晚,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

南浦:地名,在南昌市西南。

浦: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方(多用于地名)。

西山:南昌名胜,一名南昌山、厌原山、洪崖山。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悠闲的彩云影子倒映在江水中,整天悠悠然地漂浮着,时光易逝,人事变迁,不知已经度过几个春秋。

日悠悠:每日无拘无束地游荡。

物换星移:形容时代的变迁、万物的更替。

物:四季的景物。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jiàn)外长江空自流。

昔日游赏于高阁中的滕王如今无处可觅,只有那栏杆外的滔滔江水空自向远方奔流。

帝子:指滕王李元婴。

槛:栏杆。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此诗第一句开门见山,用质朴苍老的笔法,点出了滕王阁的形势。

滕王阁是高祖李渊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建。

故址在今江西新建西章江门上,下临赣江,可以远望,可以俯视,下文的“南浦”、“西山”、“闲云”、“潭影”和“槛外长江”都从第一句“高阁临江渚”生发出来。

滕王阁的形势是这样的好,但是如今阁中有谁来游赏呢?

想当年建阁的滕王已经死去,坐着鸾铃马车,挂着琳琅玉佩,来到阁上,举行宴会,那种豪华的场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第一句写空间,第二句写时间,第一句兴致勃勃,第二句意兴阑珊,两两对照。

诗人运用“随立随扫”的方法,使读者自然产生盛衰无常的感觉。

寥寥两句已把全诗主题包括无余。

  三四两句紧承第二句,更加发挥。

阁既无人游赏,阁内画栋珠帘当然冷落可怜,只有南浦的云,西山的雨,暮暮朝朝,与它为伴。

这两句不但写出滕王阁的寂寞,而且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写出了滕王阁的居高,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写出了滕王阁的临远,情景交融,寄慨遥深。

  至此,诗人的作意已全部包含,但表达方法上,还是比较隐藏而没有点醒写透,所以在前四句用“渚”“舞”“雨”三个比较沉着的韵脚之后,立即转为“悠”“秋”“流”三个漫长柔和的韵脚,利用章节和意义上的配合,在时间方面特别强调,加以发挥,与上半首的偏重空间,有所变化。

“闲云”二字有意无意地与上文的“南浦云”衔接,“潭影”二字故意避开了“江”字,而把“江”深化为“潭”。

云在天上,潭在地下,一俯一仰,还是在写空间,但接下来用“日悠悠”三字,就立即把空间转入时间,点出了时日的漫长,不是一天两天,而是经年累月,很自然地生出了风物更换季节,星座转移方位的感慨,也很自然地想起了建阁的人而今安在。

这里一“几”一“何”,连续发问,表达了紧凑的情绪。

最后又从时间转入空间,指出物要换,星要移,帝子要死去,而槛外的长江,却是永恒地东流无尽。

“槛”字“江”字回应第一句的高阁临江,神完气足。

  这首诗一共只有五十六个字,其中属于空间的有阁、江、栋、帘、云、雨、山、浦、潭影;

属于时间的有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今何在,这些词融混在一起,毫无叠床架屋的感觉。

主要的原因,是它们都环绕着一个中心──滕王阁,而各自发挥其众星拱月的作用。

  唐诗多用实字(即名词),这与喜欢多用虚字(尤其是转折词)的宋诗有着明显的区别。

例如,三四两句中,除了“飞”字和“卷”字是动词以外,其余十二个字都是实字,但两个虚字就把十二个实字一齐带动带活了,唐人的善用实字,实而不实,于此可见。

  另外,诗的结尾用对偶句法作结,很有特色。

一般说来,对偶句多用来放在中段,起铺排的作用。

这里用来作结束,而且不象两扇门一样地并列(术语称为扇对),而是一开一合,采取“侧势”,读者只觉其流动,而不觉其为对偶,显出了王勃过人的才力。

后来杜甫的七言律诗,甚至七言绝句,也时常采用这种手法,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等。

可见王勃对唐诗发展的影响。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重别薛华

作者: 王勃 朝代: 唐代

明月沉珠浦,秋风濯锦川。

楼台临绝岸,洲渚亘长天。

旅泊成千里,栖遑共百年。

穷途唯有泪,还望独潸然。

明月沉珠浦,秋风濯锦川。

明月照在冒珍珠似的水泡的江水上,秋风洗刷着能把锦缎洗得更好看的锦江。

楼台临绝岸,洲渚亘长天。

这分别的地方,有楼台,紧靠着又高又陡的江岸;

有洲诸,很长很长,长得要跟远天连起来。

旅泊成千里,栖遑共百年。

旅途飘泊,现在要以千里计数了;

而凄凄惶惶的情景,看来要陪伴我一辈子了。

穷途唯有泪,还望独潸然。

眼前的穷途末路,只能叫我眼泪洗面;

回头看看我走过的里程,也只能叫我潸然出涕。

参考资料: 1、 聂文郁 .王勃诗解 .青海 :青海人民出版社 ,1980 :105-106 . 2、 (唐)王勃著 倪木兴 选注 .初唐四杰诗选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 :21-22 .

明月沉珠浦,秋风濯锦川。

明月照在冒珍珠似的水泡的江水上,秋风洗刷着能把锦缎洗得更好看的锦江。

沉珠浦:河岸的美称。

浦,江岸。

濯(zhuó)锦川:即锦江。

岷江分支之一,在今四川成都平原,传说蜀人织锦濯其中则锦色鲜艳,濯于他水,则锦色暗淡,故称。

楼台临绝岸,洲渚亘长天。

这分别的地方,有楼台,紧靠着又高又陡的江岸;

有洲诸,很长很长,长得要跟远天连起来。

绝岸:陡峭的江岸。

洲渚(zhǔ):水中小块的陆地。

亘(gèn):绵延。

长天:辽阔的天空。

旅泊成千里,栖遑共百年。

旅途飘泊,现在要以千里计数了;

而凄凄惶惶的情景,看来要陪伴我一辈子了。

旅泊:飘泊。

旅,一作“飘”。

栖遑(xī huáng):同“栖皇”,奔波不定,神情不安。

遑,一作“迟”。

穷途唯有泪,还望独潸然。

眼前的穷途末路,只能叫我眼泪洗面;

回头看看我走过的里程,也只能叫我潸然出涕。

“穷途”句:典出晋阮籍。

《世说新语·栖逸》注引《魏氏春秋》:“阮籍常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哭而返。

”潸(shān)然:流泪。

参考资料: 1、 聂文郁 .王勃诗解 .青海 :青海人民出版社 ,1980 :105-106 . 2、 (唐)王勃著 倪木兴 选注 .初唐四杰诗选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 :21-22 .

赠李十四四首

作者: 王勃 朝代: 唐代

野客思茅宇,山人爱竹林。

琴尊唯待处,风月自相寻。

小径偏宜草,空庭不厌花。

平生诗与酒,自得会仙家。

乱竹开三径,飞花满四邻。

从来扬子宅,别有尚玄人。

风筵调桂轸,月径引藤杯。

直当花院里,书斋望晓开。

伤裴录事丧子

作者: 王勃 朝代: 唐代

兰阶霜候早,松露穸台深。

魄散珠胎没,芳销玉树沉。

露文晞宿草,烟照惨平林。

芝焚空叹息,流恨满籝金。

上巳浮江宴韵得址字

作者: 王勃 朝代: 唐代

披观玉京路,驻赏金台址。

逸兴怀九仙,良辰倾四美。

松吟白云际,桂馥青溪里。

别有江海心,日暮情何已。

春游

作者: 王勃 朝代: 唐代

客念纷无极,春泪倍成行。

今朝花树下,不觉恋年光。

别薛华

作者: 王勃 朝代: 唐代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送了一程又一程前面有很多艰难的路,匆匆忙忙只有一人去寻路。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在千里的行途中悲凉失意,寂寞冷落会摧垮人生不过百年的身体。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你我的心情都是漂泊不定,我们的生活同样凄苦辛酸。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不论是离开还是留下,都会是对方梦中出现的人。

参考资料: 1、 赵建莉 .初唐诗歌赏析 .南宁市 :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0年 :8-9页 . 2、 杨佐义 .全唐诗精选译注 上 .长春市 :长春出版社 ,2000年 :22页 .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送了一程又一程前面有很多艰难的路,匆匆忙忙只有一人去寻路。

穷路:即穷途末路之意,喻世途艰难。

遑遑(huáng):惊恐不安貌;

匆忙貌。

问津:问路。

津:渡口。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在千里的行途中悲凉失意,寂寞冷落会摧垮人生不过百年的身体。

千里道:极言道路长远,非指实里数。

凄断:悲痛欲绝。

百年:极言时间之长;

亦指人的一生。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你我的心情都是漂泊不定,我们的生活同样凄苦辛酸。

心事:心中所思虑或期望的事情。

漂泊:随水漂流或停泊。

比喻行止无定所。

生涯:人生的极限。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不论是离开还是留下,都会是对方梦中出现的人。

去与住:即去者与住者,指要走的薛华与留下的自己。

梦中人:睡梦中的人,意即梦中相见,或前途未卜。

参考资料: 1、 赵建莉 .初唐诗歌赏析 .南宁市 :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0年 :8-9页 . 2、 杨佐义 .全唐诗精选译注 上 .长春市 :长春出版社 ,2000年 :22页 .

寒夜思友三首

作者: 王勃 朝代: 唐代

久别侵怀抱,他乡变容色。

月下调鸣琴,相思此何极。

云间征思断,月下归愁切。

鸿雁西南飞,如何故人别。

朝朝翠山下,夜夜苍江曲。

复此遥相思,清尊湛芳绿。

12345 共9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