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作者: 程垓 朝代: 宋代

晴日溪山春可数。

水绕池塘,知有人家住。

寻日寻花花不语。

旧时春恨还如许。

苦恨东风无意绪。

只解催花,不解催人去。

日晚荒烟迷古戍。

断魂正在梅花浦。

蝶恋花

作者: 程垓 朝代: 宋代

日下船篷人未起。

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

江上残花能有几。

风催雨促成容易。

湖海客心千万里。

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

相次桃花三月水。

菱歌谁伴西湖醉。

南歌子

作者: 程垓 朝代: 宋代

雨燕翻新幕,风鹃绕旧枝。

画堂春尽日迟迟。

又是一番平绿、涨西池。

病起尊难尽,腰宽带易垂。

不堪村落子规啼。

问道行人一去、几时归。

碧牡丹

作者: 程垓 朝代: 宋代

睡起情无著。

晓雨尽,春寒弱。

酒盏飘零,几日顿疏行乐。

试数花枝,问此情何若。

为谁开,为谁落。

正愁却。

不是花情薄。

花元笑人萧索。

旧观千红,至今冷梦难讠乇。

燕麦春风,更几人惊觉。

对花羞,为花恶。

眼儿媚(陆校:按此调亦系朝中措,作眼儿媚误)

作者: 程垓 朝代: 宋代

一枝烟雨瘦东墙。

真个断人肠。

不为天寒日暮,谁怜水远山长。

相思月底,相思竹外,犹自禁当。

只恐玉楼贪梦,输他一夜清香。

菩萨蛮

作者: 程垓 朝代: 宋代

晓烟笼日浮山翠。

春风著水回川媚。

远近碧重重。

人家山色中。

野花香自度。

似识幽人处。

安得著三间。

与山终日闲。

芭蕉雨

作者: 程垓 朝代: 宋代

雨过凉生藕叶。

晚庭消尽暑,浑无热。

枕簟不胜香滑。

争奈宝帐情生,金尊意惬。

玉人何处梦蝶。

思一见冰雪。

须写个帖儿、丁宁说。

试问道、肯来么,今夜小院无人,重楼有月。

酷相思·月挂霜林寒欲坠

作者: 程垓 朝代: 宋代

月挂霜林寒欲坠。

正门外、催人起。

奈离别如今真个是。

欲住也、留无计。

欲去也、来无计。

马上离魂衣上泪。

各自个、供憔悴。

问江路梅花开也未?

春到也、须频寄。

人到也、须频寄。

月挂霜林寒欲坠。

正门外、催人起。

奈离别如今真个是。

欲住也、留无计。

欲去也、来无计。

经霜的树林里充满寒意,月儿挂在树梢似乎飘飘欲坠。

分别的人早起身来到正门之外,多么无可奈何,这伤心的别离。

我真想留住你,但只是留你无计;

你不得不离开,又担心归来无计。

马上离魂衣上泪。

各自个、供憔悴。

问江路梅花开也未?

春到也、须频寄。

人到也、须频寄。

你骑马而去,离愁聚积在心底;

我伫立凝望,襟袖沾满了眼泪。

这一别双双憔悴情难言呵,不知那江路旁的梅花,是否已经吐蕊?

当春天来临的时候,我一定折梅频寄,当你到江南的时候,也请你折梅频寄。

参考资料: 1、 王寅生,张福海选注.问世间情是何物:爱情词品珍:东方出版社,1995.08 第1版:第122页 2、 李宗科.唐宋爱情词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02月第1版:第156页

月挂霜林寒欲坠。

正门外、催人起。

奈离别如今真个是。

欲住也、留无计。

欲去也、来无计。

欲坠:指天上月轮西垂,黎明将至。

奈离别:意思是说无法对付离别,不得不就此分手。

奈:奈何,无奈。

真个是:即真是,真的是。

无计:没有办法。

马上离魂衣上泪。

各自个、供憔悴。

问江路梅花开也未?

春到也、须频寄。

人到也、须频寄。

供憔悴:指双方因离别都呈现出一副憔悴的面容。

供:供奉,词中引申为“呈现”。

问江路梅花开也未?

春到也、须频寄 :化用陆凯寄范哗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及《西洲曲》“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一类诗句,描写女子的临别叮咛,意思是提醒对方别将自己遗忘,希望他看到梅开而想到自己,春天到来时要折梅相寄,人到目的地后也受折梅相寄。

频寄:频繁地折梅相寄。

参考资料: 1、 王寅生,张福海选注.问世间情是何物:爱情词品珍:东方出版社,1995.08 第1版:第122页 2、 李宗科.唐宋爱情词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02月第1版:第156页

月挂霜林寒欲坠。

正门外、催人起。

奈离别如今真个是。

欲住也、留无计。

欲去也、来无计。

经霜的树林里充满寒意,月儿挂在树梢似乎飘飘欲坠。

分别的人早起身来到正门之外,多么无可奈何,这伤心的别离。

我真想留住你,但只是留你无计;

你不得不离开,又担心归来无计。

欲坠:指天上月轮西垂,黎明将至。

奈离别:意思是说无法对付离别,不得不就此分手。

奈:奈何,无奈。

真个是:即真是,真的是。

无计:没有办法。

马上离魂衣上泪。

各自个、供憔悴。

问江路梅花开也未?

春到也、须频寄。

人到也、须频寄。

你骑马而去,离愁聚积在心底;

我伫立凝望,襟袖沾满了眼泪。

这一别双双憔悴情难言呵,不知那江路旁的梅花,是否已经吐蕊?

当春天来临的时候,我一定折梅频寄,当你到江南的时候,也请你折梅频寄。

供憔悴:指双方因离别都呈现出一副憔悴的面容。

供:供奉,词中引申为“呈现”。

问江路梅花开也未?

春到也、须频寄 :化用陆凯寄范哗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及《西洲曲》“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一类诗句,描写女子的临别叮咛,意思是提醒对方别将自己遗忘,希望他看到梅开而想到自己,春天到来时要折梅相寄,人到目的地后也受折梅相寄。

频寄:频繁地折梅相寄。

参考资料: 1、 王寅生,张福海选注.问世间情是何物:爱情词品珍:东方出版社,1995.08 第1版:第122页 2、 李宗科.唐宋爱情词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02月第1版:第156页

愁倚阑·春犹浅

作者: 程垓 朝代: 宋代

春犹浅,柳初芽,杏初花。

杨柳杏花交影处,有人家。

玉窗明暖烘霞。

小屏上、水远山斜。

昨夜酒多春睡重,莫惊他。

春犹浅,柳初芽,杏初花。

杨柳杏花交影处,有人家。

玉窗明暖烘霞。

小屏上、水远山斜。

昨夜酒多春睡重,莫惊他。

  词的下片首两句,转入对室内景物的铺排,与上片室外一派春光相对应。

窗外杨柳杏花交相辉映,窗内明暖如烘霞,给人以春暖融融,阳光明媚之感。

而小屏上“水远山斜”的图画,亦与安谧的春景相应。

  “小屏”一句,语小而不纤,反能以小见大,得尺幅千里之势,“水远山斜”,正好弥补了整个画面上缺少山水的不足。

这正是小屏画图安排的绝妙处。

此词一句一景写到这里,一幅色彩、意境、情调极为和谐的风景画就铺排妥当了。

作者以清丽婉雅的笔触,在这极有限的字句里,创造了一种令人神往的境界,然后才画龙点睛,正面点出那位酒后春睡的“他”。

“莫惊他”三字,下得静悄悄,喜盈盈,与全词的气氛、情调极贴切,语虽平常,却堪称神来之笔。

  全词写景由远及近,铺排而下,步步烘托,曲终见意,既层次分明,又用笔省净。

细味深参,全词无一处不和谐,无一处不舒适,无一处不宁静。

显然,词人在对景物的描绘中,渗透了他对生活的理想与愿望,也充分体现了词人对由景生情写作手法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就一般常例来看,艺术上的渲染、铺排,往往会导致语言上的雕琢、繁缛。

但是这首小词却清新平易,绝无刀斧痕。

语言平淡,是程垓词的一个明显特点,读他的《书舟词》,几乎首首明白如话,这种语言风格并非轻易得之。

况蕙风论词,曾引了宋人葛立方《韵语阳秋》论诗的一段话:“陶潜、谢朓诗皆平淡有思致。

……大抵欲造平淡,当自组丽中来;

落其华芬,然后可造平淡之境。

如此,则陶、谢不足进矣。

梅圣俞赠杜挺之诗有‘作诗无古今,欲造平淡难’之句。

李白云:‘清水出芙容,天然去雕饰。

平淡而到天然,则甚善矣。

’况氏然后说:‘此论精微,可通于词。

’欲造平淡,当自组丽中来,即倚声家言自然从追琢中出也。

”(《蕙风词话续编》卷一)程垓这首小小的《愁倚阑》,以平淡的语言精心写景,巧藏情致,具见巧夺天工,终得自然之美,足以为况氏的词论作一佳证。

参考资料: 1、 《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第1627-1628页

长相思

作者: 程垓 朝代: 宋代

对重阳。

感重阳。

身在西风天一方。

年年人断肠。

景凄凉。

客凄凉。

纵有黄花只异乡。

晚云连梦长。

12345 共23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