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游原

作者: 李商隐 朝代: 唐代

春梦乱不记,春原登已重。

青门弄烟柳,紫阁舞云松。

拂砚轻冰散,开尊绿酎浓。

无悰托诗遣,吟罢更无悰。

春梦乱不记,春原登已重。

春天的梦因为脑子混乱记不得了,登上原野的时候发现春天已经很深了。

青门弄烟柳,紫阁舞云松。

在青门里揉捏柳枝,在紫阁中看松树耸入云中。

拂砚轻冰散,开尊绿酎浓。

轻轻擦拭砚台使上面的薄冰,再将新酿的醇酒倒入杯中。

无悰托诗遣,吟罢更无悰。

心里的无味只有寄托于诗中,可是吟诗之后内心又归于无味了。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方相氏译注,作者邮箱:1572076419@qq.com

春梦乱不记,春原登已重。

春梦:春天的梦。

春原:春天的原野。

青门弄烟柳,紫阁舞云松。

青门:泛指归隐之处。

烟柳:烟雾笼罩的柳林,也泛指柳树。

紫阁:指仙人或隐士的住所。

云松:白云和松树,古时多为隐居者视为伴侣。

拂砚轻冰散,开尊绿酎浓。

开尊:即“开樽”,举杯饮酒。

无悰托诗遣,吟罢更无悰。

绿酎(zhou四声):新酿的醇酒。

悰(cong二声):心情,思绪。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方相氏译注,作者邮箱:1572076419@qq.com

春梦乱不记,春原登已重。

春天的梦因为脑子混乱记不得了,登上原野的时候发现春天已经很深了。

春梦:春天的梦。

春原:春天的原野。

青门弄烟柳,紫阁舞云松。

在青门里揉捏柳枝,在紫阁中看松树耸入云中。

青门:泛指归隐之处。

烟柳:烟雾笼罩的柳林,也泛指柳树。

紫阁:指仙人或隐士的住所。

云松:白云和松树,古时多为隐居者视为伴侣。

拂砚轻冰散,开尊绿酎浓。

轻轻擦拭砚台使上面的薄冰,再将新酿的醇酒倒入杯中。

开尊:即“开樽”,举杯饮酒。

无悰托诗遣,吟罢更无悰。

心里的无味只有寄托于诗中,可是吟诗之后内心又归于无味了。

绿酎(zhou四声):新酿的醇酒。

悰(cong二声):心情,思绪。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方相氏译注,作者邮箱:1572076419@qq.com

辛未七夕

作者: 李商隐 朝代: 唐代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碧落银河之畔,正是“牛郎”与“织女”相会的良好场所,何必一定要待金风玉露之七夕才相会呢?

大约正是由于仙家之好别离吧?

疑而不解,正反映出诗人苦闷难释的孤寂心态,语意感伤,心境难堪。

  本诗从猜测仙家的心思入手,指出有离别之苦,才有佳期之乐。

然后转到描写佳期的喜庆气氛,以及期盼团圆的心情。

最后想到民间风俗,问:“既奉出食品,让蜘蛛代为乞巧,那又如何答谢搭鹊桥的乌鹊呢?

”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作者: 李商隐 朝代: 唐代

永巷长年怨罗绮,离情终日思风波。

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

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永巷长年怨罗绮,离情终日思风波。

幽闭在永巷中哀怨的宫妃,长年累月地泪湿绮罗;

闺中独居的思妇思念游子,整日担心江上的风波。

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

湘江边的竹子上,斑驳的啼痕也应无数,岘首山的石碑前,感怀的涕泪流下几多?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

昭君离去紫台,在秋风中走向荒凉的塞外;

项羽兵困垓下,在营帐里夜闻凄怆的楚歌。

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啊,当我在清晨时,来到灞水桥边看到,青袍寒士相送达官贵人,才知道,这一切都算不了什么。

参考资料: 1、 陈永正.李商隐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00-102

永巷长年怨罗绮,离情终日思风波。

永巷:《三辅黄图》:“永巷,宫中长巷,幽闭宫女之有罪者。

汉武帝时改为掖庭,置狱焉。

”《史记·吕后本纪》:"乃令永巷囚戚夫人。

"终日:整天。

《易·乾》:“君子终日乾乾。

”风波:风浪。

《楚辞·九章·哀郢》:“顺风波以从流兮,焉洋洋而为客。

” 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

湘江竹痕:指斑竹故事。

李衎《竹谱详录》卷六:“泪竹生全湘九疑山中……《述异记》云:‘舜南巡,葬于苍梧,尧二女娥皇、女英泪下沾竹,文悉为之斑。

’一名湘妃竹。

”岘首碑:《晋书》:“羊祜卒,百姓于岘山建碑。

望其碑者莫不流涕。

”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

人去紫台:紫台,即紫宫、宫阙。

此用王昭君故事。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三:“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兵残句:《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

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乃大惊曰:‘是何楚人之多也!

’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佤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歌数阕,美人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

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 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灞水桥:灞水是渭河支流,源出蓝田县东秦岭北麓,流经长安东,入渭河。

灞桥在长安市东灞水上,是出入长安的要路之一,唐人常以此为饯行之地。

青袍:青袍寒士。

玉珂:珂是马鞍上的玉石类饰物,此代指达官贵人。

《西京杂记》:“长安盛饰鞍马,皆白蜃为珂。

”《玉篇》:“珂,石次玉也,亦玛瑙洁白如玉者。

”此言寒士送贵胄,寒士自然很难堪。

参考资料: 1、 陈永正.李商隐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00-102

永巷长年怨罗绮,离情终日思风波。

幽闭在永巷中哀怨的宫妃,长年累月地泪湿绮罗;

闺中独居的思妇思念游子,整日担心江上的风波。

永巷:《三辅黄图》:“永巷,宫中长巷,幽闭宫女之有罪者。

汉武帝时改为掖庭,置狱焉。

”《史记·吕后本纪》:"乃令永巷囚戚夫人。

"终日:整天。

《易·乾》:“君子终日乾乾。

”风波:风浪。

《楚辞·九章·哀郢》:“顺风波以从流兮,焉洋洋而为客。

” 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

湘江边的竹子上,斑驳的啼痕也应无数,岘首山的石碑前,感怀的涕泪流下几多?

湘江竹痕:指斑竹故事。

李衎《竹谱详录》卷六:“泪竹生全湘九疑山中……《述异记》云:‘舜南巡,葬于苍梧,尧二女娥皇、女英泪下沾竹,文悉为之斑。

’一名湘妃竹。

”岘首碑:《晋书》:“羊祜卒,百姓于岘山建碑。

望其碑者莫不流涕。

”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

昭君离去紫台,在秋风中走向荒凉的塞外;

项羽兵困垓下,在营帐里夜闻凄怆的楚歌。

人去紫台:紫台,即紫宫、宫阙。

此用王昭君故事。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三:“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兵残句:《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

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乃大惊曰:‘是何楚人之多也!

’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佤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歌数阕,美人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

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 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啊,当我在清晨时,来到灞水桥边看到,青袍寒士相送达官贵人,才知道,这一切都算不了什么。

灞水桥:灞水是渭河支流,源出蓝田县东秦岭北麓,流经长安东,入渭河。

灞桥在长安市东灞水上,是出入长安的要路之一,唐人常以此为饯行之地。

青袍:青袍寒士。

玉珂:珂是马鞍上的玉石类饰物,此代指达官贵人。

《西京杂记》:“长安盛饰鞍马,皆白蜃为珂。

”《玉篇》:“珂,石次玉也,亦玛瑙洁白如玉者。

”此言寒士送贵胄,寒士自然很难堪。

参考资料: 1、 陈永正.李商隐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00-102

永巷长年怨罗绮,离情终日思风波。

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

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此诗以泪为主题,专言人世悲伤洒泪之事,八句言七事,前六句分别言:失宠、忆远、感逝、怀德、悲秋、伤败(朱彝尊批注语)等典故,七八句写青袍寒士送玉珂贵胄。

“未抵”二字乃全诗关键,意谓前六句所述古之伤心泪,皆不及青袍送玉珂之泪感伤深重。

  前六句所写之事看似情况都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含有诗题的一个“泪”字。

首句长门宫怨之泪,次句黯然送别之泪,三句自伤孀独之泪,四句有怀睛德之泪,五句身陷异域之泪,六句国破强兵之泪。

程梦星说:“泪至于此,可谓尽矣,极矣,无以加矣。

然而坎坷失职之伤心,较之更有甚焉。

故欲问灞水桥边,凡落拓青袍者饯送显达,其刺心刺骨之泪,竟非以上六等之泪所可抵敌也。

”陈永正《李商隐诗选》(三联书店香港分店出版)云:“末两句点出全诗主题。

作者把身世之感融进诗中,表现地位低微的读书人的精神痛苦。

义山是个卑官,经常要送迎贵客,……此外对令狐綯低声下气,恳切陈情,还是被冷遇,被排斥。

这种强烈的屈辱感,好比牙齿被打折了,还得和血吞在肚里,不能作声。

……前六句是正面咏泪,用了六个有关泪的伤心典故,以衬托出末句。

而末句所写的却是流不出的泪,那是滴在心灵的创口上的苦涩的泪啊!

”此诗可谓是诗人感伤身世的血泪的结晶。

  李商隐诗用典较多,此诗可谓代表之一。

北宋前期诗坛有“西昆体”,刻意学李商隐,其代表人物杨亿、钱惟演、刘筠曾专效此《泪》诗,各作《泪》二首,句句尽用前代感伤涕泣之典故。

参考资料: 1、 王思宇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209-1210

春日寄怀

作者: 李商隐 朝代: 唐代

世间荣落重逡巡,我独丘园坐四春。

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

青袍似草年年定,白发如丝日日新。

欲逐风波千万里,未知何路到龙津。

世间荣落重逡巡,我独丘园坐四春。

人世的升降是瞬息即变,而我却在家中呆坐了四年。

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

哪怕是有花又有月亮,但就没人把我推荐。

青袍似草年年定,白发如丝日日新。

八品官的青袍年年都一样,头上的白发却越来越亮眼。

欲逐风波千万里,未知何路到龙津。

一心想去追逐风波千万里,却不知哪条路才能见龙颜!

参考资料: 1、 黄世中选注.李商隐诗选:中华书局,2005:69 2、 孙建军,陈彦田主编;

于念等撰稿.全唐诗选注:线装书局,2002:3934 3、 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86 4、 宫南.李商隐诗百首注译:九州出版社,2014:37

世间荣落重逡巡,我独丘园坐四春。

荣落:荣显和衰落。

重(zhòng):甚,很。

逡(qūn)巡:顷刻、急速。

张祜《偶作》:“遍识青霄路上人,相逢只是语逡巡。

”丘园:家园,乡里。

《易·贲》:“贲于丘园,束帛戋戋。

”王肃注:“失位无应,隐处丘园。

”孔颖达疏:“丘谓丘墟,园谓园圃。

唯草木所生,是质素之所。

”后亦以丘园指隐居之处,如蔡邕《处士圂叔则铭》:“洁耿介于丘园,慕七人之遗风。

”《旧唐书·刘黑闼传》:“天下已平,乐在丘园为农夫耳。

”坐:渐、行将。

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四:“坐,将然辞,犹寝也;

施也;

行也。

” 四春:四年。

诗人会昌二年母亲去世,服丧闲居,到五年春已第四年。

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

纵使:即使。

可堪:岂堪。

又无人:李商隐《小园独酌》:“空余双蝶舞,竟绝一人来。

”与“无人”同慨。

又,冯引一本作“更”。

袁彪说:“无酒无人,反不如并花月而去之。

二语沉痛。

” 青袍似草年年定,白发如丝日日新。

青袍:唐八、九品官穿青袍。

作者居丧前任秘书省正宇,系正九品下阶,故著青袍。

青袍颜色似春天的青草,《古诗》有“青袍似春草”之句,故云。

“年年定”,应上“四春“。

居丧期间离职家居,原职仍在。

欲逐风波千万里,未知何路到龙津。

欲逐风波:想去追逐风波。

龙津:即龙门,又名禹门口,在今山西省河津县西北。

《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水险不通,龟鱼之属莫能上。

江海大鱼薄集门下数千,不得上,上则为龙。

” 参考资料: 1、 黄世中选注.李商隐诗选:中华书局,2005:69 2、 孙建军,陈彦田主编;

于念等撰稿.全唐诗选注:线装书局,2002:3934 3、 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86 4、 宫南.李商隐诗百首注译:九州出版社,2014:37

世间荣落重逡巡,我独丘园坐四春。

人世的升降是瞬息即变,而我却在家中呆坐了四年。

荣落:荣显和衰落。

重(zhòng):甚,很。

逡(qūn)巡:顷刻、急速。

张祜《偶作》:“遍识青霄路上人,相逢只是语逡巡。

”丘园:家园,乡里。

《易·贲》:“贲于丘园,束帛戋戋。

”王肃注:“失位无应,隐处丘园。

”孔颖达疏:“丘谓丘墟,园谓园圃。

唯草木所生,是质素之所。

”后亦以丘园指隐居之处,如蔡邕《处士圂叔则铭》:“洁耿介于丘园,慕七人之遗风。

”《旧唐书·刘黑闼传》:“天下已平,乐在丘园为农夫耳。

”坐:渐、行将。

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四:“坐,将然辞,犹寝也;

施也;

行也。

” 四春:四年。

诗人会昌二年母亲去世,服丧闲居,到五年春已第四年。

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

哪怕是有花又有月亮,但就没人把我推荐。

纵使:即使。

可堪:岂堪。

又无人:李商隐《小园独酌》:“空余双蝶舞,竟绝一人来。

”与“无人”同慨。

又,冯引一本作“更”。

袁彪说:“无酒无人,反不如并花月而去之。

二语沉痛。

” 青袍似草年年定,白发如丝日日新。

八品官的青袍年年都一样,头上的白发却越来越亮眼。

青袍:唐八、九品官穿青袍。

作者居丧前任秘书省正宇,系正九品下阶,故著青袍。

青袍颜色似春天的青草,《古诗》有“青袍似春草”之句,故云。

“年年定”,应上“四春“。

居丧期间离职家居,原职仍在。

欲逐风波千万里,未知何路到龙津。

一心想去追逐风波千万里,却不知哪条路才能见龙颜!

欲逐风波:想去追逐风波。

龙津:即龙门,又名禹门口,在今山西省河津县西北。

《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水险不通,龟鱼之属莫能上。

江海大鱼薄集门下数千,不得上,上则为龙。

” 参考资料: 1、 黄世中选注.李商隐诗选:中华书局,2005:69 2、 孙建军,陈彦田主编;

于念等撰稿.全唐诗选注:线装书局,2002:3934 3、 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86 4、 宫南.李商隐诗百首注译:九州出版社,2014:37

世间荣落重逡巡,我独丘园坐四春。

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

青袍似草年年定,白发如丝日日新。

欲逐风波千万里,未知何路到龙津。

  一、二两句言世间盛衰变化本甚迅捷,而我半生沦落;

今隐于丘园行将四年,于仕途甚感渺茫。

三、四两句言丘园中虽不乏花晨月夕,然家贫无酒可以消忧,又无知己可以相慰藉。

三年在京守丧,四年杨弁平后移家永乐,仍为秘省正字,官职没有升迁,况且遇到丁忧,故云“年年定”也。

五、六对仗衬贴,“青袍似草”、“白发如丝”,不惟设色相映,更叹官卑秩微而头颅渐大;

草青、丝自,兼具衰飒之象;

“年年定”,一年盼过一年,无丝毫升迁之迹象;

“日日新”,日子倏忽消逝,鬓发日日改白。

一“定”一“新”,动感相映,所谓仕进无路,汲引无门也,所以最后感叹“未知何路到龙津”。

  全诗纯以对比之法结撰成章。

首联领起人事花事二题, “荣落”指人指花都可。

诗人首先将“世间”与“我”对比,然后写自己因守丧而困守家园的寂寞生活,颔联写景同时也流露出无聊之状,起承了五痕迹。

唐代八、九品官着青色服,诗人由眼前之春草萋萋而联想到自己的九品青袍,本系即景巧喻,而“青袍”与“白发”又形成对比。

“年年定”是说久居下僚,“年年”与“日日”的叠字更进一步补足了对比之意。

第五句感伤岁月流逝。

“龙津”即龙门,尾联是说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又慨叹无人引进。

抒发的是诗人对未来的希望。

  这首春日诗失之于轻靡,或者说是百无聊赖,有的也有寄托,不过比较直露。

李商隐这首诗,从主题上说这首诗没什么新意,但在艺术手法情景浑溶,低徊唱叹,富艳而多气,不多用典故而音节嘹亮,颇有杜诗境界。

但在梗概多气上还是不如杜诗同类之作。

参考资料: 1、 李元洛.李元洛新编今读唐诗三百首:岳麓书社 ,2013:271 2、 黄世中.类纂李商隐诗笺注疏解 第3册:黄山书社,2009:1596 3、 李商隐,《李商隐诗选评》,刘学锴、李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ISBN:9787532534944

咏史二首·其一

作者: 李商隐 朝代: 唐代

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

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玄武湖已成了汪洋漫漫,一片降旗挂上百尺之竿。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

三百余年如同一场短梦,金陵钟山真的有那龙盘?

参考资料: 1、 刘学锴.李商隐诗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66-167 2、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一):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218-219 3、 周振甫.李商隐选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318-319 4、 黄世中.李商隐诗选:中华书局,2005:167-168

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北湖:即金陵(今南京)玄武湖。

晋元帝时修建北湖,宋文帝元嘉年间改名玄武湖。

南埭:即鸡鸣埭,在玄武湖边。

埭(dài),水闸,土坝。

“北湖南埭”统指玄武湖。

“一片”句:刘禹锡《金陵怀古》:“一片降旗出石头。

”指吴主孙皓投降晋龙骧将军王浚,也指陈后主投降隋庐州总管韩擒虎。

百尺竿,高的旗竿。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

三百年: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建国年代的约数。

钟山:金陵紫金山。

龙盘:形容山势如盘龙,雄峻绵亘。

张勃《吴录》:“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乃叹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帝王之宅也。

’” 参考资料: 1、 刘学锴.李商隐诗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66-167 2、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一):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218-219 3、 周振甫.李商隐选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318-319 4、 黄世中.李商隐诗选:中华书局,2005:167-168

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玄武湖已成了汪洋漫漫,一片降旗挂上百尺之竿。

北湖:即金陵(今南京)玄武湖。

晋元帝时修建北湖,宋文帝元嘉年间改名玄武湖。

南埭:即鸡鸣埭,在玄武湖边。

埭(dài),水闸,土坝。

“北湖南埭”统指玄武湖。

“一片”句:刘禹锡《金陵怀古》:“一片降旗出石头。

”指吴主孙皓投降晋龙骧将军王浚,也指陈后主投降隋庐州总管韩擒虎。

百尺竿,高的旗竿。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

三百余年如同一场短梦,金陵钟山真的有那龙盘?

三百年: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建国年代的约数。

钟山:金陵紫金山。

龙盘:形容山势如盘龙,雄峻绵亘。

张勃《吴录》:“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乃叹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帝王之宅也。

’” 参考资料: 1、 刘学锴.李商隐诗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66-167 2、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一):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218-219 3、 周振甫.李商隐选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318-319 4、 黄世中.李商隐诗选:中华书局,2005:167-168

作者: 李商隐 朝代: 唐代

摵摵度瓜园,依依傍竹轩。

秋池不自冷,风叶共成喧。

窗迥有时见,檐高相续翻。

侵宵送书雁,应为稻粱恩。

王昭君

作者: 李商隐 朝代: 唐代

毛延寿画欲通神,忍为黄金不顾人。

马上琵琶行万里,汉宫长有隔生春。

鸳鸯

作者: 李商隐 朝代: 唐代

雌去雄飞万里天,云罗满眼泪潸然。

不须长结风波愿,锁向金笼始两全。

东还

作者: 李商隐 朝代: 唐代

自有仙才自不知,十年长梦采华芝。

秋风动地黄云暮,归去嵩阳寻旧师。

莫愁

作者: 李商隐 朝代: 唐代

雪中梅下与谁期,梅雪相兼一万枝。

若是石城无艇子,莫愁还自有愁时。

251252253254255 共3632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