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富送孙何入史馆

作者: 王禹偁 朝代: 宋代

孟郊常贫苦,忽吟不贫句。

为喜玉川子,书船归洛浦。

乃知君子心,所乐在稽古。

汉公得高科,不足唯坟素。

二年佐棠阴,眼黑怕文簿。

跃身入三馆,烂目阅四库。

孟贫昔不贫,孙贫今暴富。

暴富亦须防,文高被人妬。

孟郊常贫苦,忽吟不贫句。

孟郊曾经十分贫苦,忽然吟诗说不再贫苦;

为喜玉川子,书船归洛浦。

是因为欣喜诗友卢仝,载满一船书籍返回洛浦。

乃知君子心,所乐在稽古。

我于是懂得君子心性,感到快乐的是钻研古书。

汉公得高科,不足唯坟素。

汉公得中了科第高名,只是还欠缺古籍基础。

二年佐棠阴,眼黑怕文簿。

两年来佐理地方政治,双眼发黑怕再审阅公文书簿。

跃身入三馆,烂目阅四库。

现在腾身进入史馆,将睁亮眼睛饱读四库藏书。

孟贫昔不贫,孙贫今暴富。

我如孟郊一样生活困窘,精神却从来不觉贫苦。

孙何以前精神不够丰足,而今一旦如穷人暴富。

暴富亦须防,文高被人妬。

学问富赡也还需要提防,文才高超恐被他人忌妒。

参考资料: 1、 刘永生.宋诗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14-15 2、 2. 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17-18

孟郊常贫苦,忽吟不贫句。

孟郊曾经十分贫苦,忽然吟诗说不再贫苦;

暴富:指孙何由地方官召入史馆,从此可饱览国家藏书,大开眼界,骤增知识,如穷儿忽然发财。

孙何(961—1004年),字汉公,蔡州汝阳(今河南汝南)人。

少时以诗文知名,受王禹偁推重。

历官至知制诰。

孟郊:中唐诗人,终生困顿,诗多穷苦之辞。

尝贫苦:一作“常贫苦”。

为喜玉川子,书船归洛浦(pǔ)。

是因为欣喜诗友卢仝,载满一船书籍返回洛浦。

玉川子:中唐诗人卢仝号。

洛浦:洛水之滨,指洛阳。

乃知君子心,所乐在稽(jī)古。

我于是懂得君子心性,感到快乐的是钻研古书。

稽古:研习古事。

汉公得高科,不足唯坟素。

汉公得中了科第高名,只是还欠缺古籍基础。

高科:科第高名。

坟素:古籍的素养。

坟,坟典,三坟五典,后转为古书的通称。

二年佐棠阴,眼黑怕文簿。

两年来佐理地方政治,双眼发黑怕再审阅公文书簿。

佐棠阴:指孙何佐理地方政治。

棠阴,传说周召公奭巡行南国,在棠树下听讼断案,后人思之,不忍伐其树。

后因以“棠阴”喻惠政。

文簿:公文、簿书。

跃身入三馆,烂目阅四库。

现在腾身进入史馆,将睁亮眼睛饱读四库藏书。

三馆:宋承唐制,以史馆、昭文馆、集贤院为三馆,掌修史、藏书、校书。

此偏指史馆。

烂目:睁亮眼睛。

烂,光明。

四库:本指宫廷收藏图书的地方,此处指史馆藏书。

孟贫昔不贫,孙贫今暴富。

我如孟郊一样生活困窘,精神却从来不觉贫苦。

孙何以前精神不够丰足,而今一旦如穷人暴富。

暴富亦须防,文高被人妬(dù)。

学问富赡也还需要提防,文才高超恐被他人忌妒。

妬:同“妒”,嫉妒。

参考资料: 1、 刘永生.宋诗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14-15 2、 2. 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17-18

孟郊常贫苦,忽吟不贫句。

为喜玉川子,书船归洛浦。

乃知君子心,所乐在稽古。

汉公得高科,不足唯坟素。

二年佐棠阴,眼黑怕文簿。

跃身入三馆,烂目阅四库。

孟贫昔不贫,孙贫今暴富。

暴富亦须防,文高被人妬。

  这首诗的诗题很具吸引力——“暴富”。

要理解“暴富”二字和这首诗,就必须从另一首诗说起,这就是唐代诗人孟郊的《忽不贫喜卢仝书船归洛》。

  正如孟郊《秋夕贫居述怀》里“卧冷无远梦,听秋酸别情。

高枝低枝风,千叶万叶声”描绘的那样,孟郊是中唐时期一位有名的“苦吟”诗人,并且与中唐的另一位诗人卢仝过从甚密。

他在其《忽不贫喜卢仝书船归洛》里写到:“贫孟忽不贫,请问孟何如。

卢仝归洛船,崔嵬但载书。

······书船平安归,喜报乡里阊。

我愿拾遗柴,巢经于空虚。

”将人生的贫富脱离简单的物质标准,而以拥有万卷诗书作为无限的精神财富,所谓“贫孟忽不贫”指的正是这样一种境界。

而王禹傅的《暴富送孙何入史馆》的写作灵感正是直接取材于该诗,正是按照这种以书籍所代表的精神财富为衡量标准,王禹傅将即将进入史馆供职的孙何戏称为“暴富”一族。

  开首的“孟郊尝贫苦,忽吟不贫句。

为喜玉川子,书船归洛浦。

”正是直接点明了“暴富”所化用的孟郊《忽不贫喜卢仝书船归洛》一诗,玉川子即卢仝。

孙何也是个爱书之人,进入史馆供职,虽然只是个闲职,并没有多大的权力,但对于他来说,史馆的职位就意味着可以阅览到皇家珍藏的各类书籍,可以见到许多难得一见的珍本,对于“所乐在稽古”的孙何而言,这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情。

因而称之为“暴富”,除了朋友之间开玩笑之外,也真切地道出了读书人对于精神财富的渴望与珍视。

  孙何“淳化三年举进士,开封府、礼部俱首荐,及第,又得甲科。

”(见《宋史》)宋代进士及第之后便授予官职,因而他很快便被召入直史馆,并且赐绯衣以示恩宠。

但是对于“嗜古”的读书人来说,而进入史馆之后,便能够在皇家图书馆中一睹这些上古典籍的真颜,这才是非常荣耀的事情。

能够一夜之间‘饫身入三馆,烂目阅四库”,这才是“暴富”之人的享受。

  孙何自幼读书勤勉,天资聪颖,王禹傅和孙何关系甚好,因而彼此之间可以用这种玩笑彼此戏谑,但作为身经官场的前辈,对于刚刚步人仕途的晚辈仍然不忘告诫他“暴富亦须防,文高被人妒”,也在玩笑之余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王禹傅的一片爱才之心。

参考资料: 1、 刘永生.宋诗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14-15 2、 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17-18

北楼感事

作者: 王禹偁 朝代: 宋代

北楼出林杪,登览开病姿。

旁带滁州城,雉堞何逶迤。

下人刺史宅,却临统军池。

伊予翰林客,失职方在兹。

两衙簿领外,尽日吟望时。

晚窗度急雨,夏木交繁枝。

淮南气候殊,经秋啭黄鹂。

檐前有山果,采掇亦甘滋。

樽中有官酝,倾酌任醇醨。

忘机得真趣,怀古生远思。

念昔李太尉,落落邦家基。

下笔到西汉,料兵如六奇。

谪官来此郡,郁郁时一麾。

尝作怀嵩楼,记文悲盛衰。

甚得进退理,深明祸福机。

未几再入用,斯言忽如遗。

君恩匪胶柱,天殃......更多

病假

作者: 王禹偁 朝代: 宋代

小郡虽无事,常时亦有劳。

坐衙衫强着,判案笔须操。

眼病因求假,身闲更觉高。

何当长似此,归去老蓬蒿。

别仙娥峰

作者: 王禹偁 朝代: 宋代

商山留滞再经春,吟爱仙娥最出群。

若有精灵念迁客,暂来河北作行云。

别堂後海棠

作者: 王禹偁 朝代: 宋代

一堆红雪媚青春,惜别须教泪满巾。

好在明年莫憔悴,校书兼是爱花人。

别四皓庙

作者: 王禹偁 朝代: 宋代

明朝欲别采芝翁,吟遶阶前苦竹丛。

贬谪入山非美退,此中争敢逐冥鸿。

病起思归

作者: 王禹偁 朝代: 宋代

四十为郎非不偶,况曾提笔直瀛洲。

明时遇主谁甘退,白发侵人自合休。

梦得蹉跎因出郡,薜能诗什耻监州。

春来病起思归甚,未敢飞章达冕旒。

病中书事上集贤钱侍郎

作者: 王禹偁 朝代: 宋代

力疾奉期谒,归来倦送迎。

老为儒术误,瘦爱道装轻。

罗药幽香散,移琴细韵生。

晨餐渐有味,笋蕨倍关情。

病起思归

作者: 王禹偁 朝代: 宋代

年年多病转思山,终日呻吟簿籍间。

叔夜养生休著论,陶潜难死只因闲。

又移郡印三年调,未报君恩两鬓斑。

安得便归田里去,松篁泉石掩迤关。

不见阳城驿

作者: 王禹偁 朝代: 宋代

不见阳城驿,空吟昔人诗。

谁改避贤邮,唱首元微之。

微之谪江陵,顦悴为判司。

路宿商山驿,一夕见嗟咨。

所嗟阳道州,抗直贞元时。

时亦被斥逐,南荒终一麾。

题诗改驿名,格力何高奇。

乐天在翰林,亦和迁客词。

遂使道州名,光与日月驰。

是後数十年,借问经者谁。

留题富水驿,始见杜紫微。

紫微言驿名,不合轻改移。

欲遣朝天者,惕然知在兹。

一以讳事神,名呼不忍为。

一以名警众,名存教可施。

为善虽不同,同归化之基。

迩来又百稔,编集......更多

12345 共54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