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牛相公游南庄醉后寓言戏赠乐天兼见示 文
河南王少尹宅燕张常侍白舍人,兼呈卢郎中李 文
流莺 文翻注译赏
流莺漂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
巧啭岂能无本意?
良辰未必有佳期。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流莺漂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
流莺儿啊,到处飘荡,上下翻飞;
越过小路,临近河边,无法自持。
巧啭岂能无本意?
良辰未必有佳期。
美妙地鸣啭,怎么能没有本意?
碰到了良辰,也未必就有佳期。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鸣啭在风朝霞夜阴晴之日,鸣啭在千门万户开闭之时。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我曾经苦于伤春而不忍再听,京城哪里有可以栖息的花枝?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下)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1371 . 2、 陈永正 .李商隐诗选译 .成都 :巴蜀书社 ,1991 :212-213 .
流莺(yīng)漂(piāo)荡复参(cēn)差(cī),度陌临流不自持。
流莺:指漂荡流转、无所栖居的黄莺。
参差:参差,本是形容鸟儿飞翔时翅膀张敛振落的样子,这里用如动词,犹张翅飞翔。
不自持:不能自主,无法控制自己。
巧啭(zhuàn)岂能无本意?
良辰未必有佳期。
啭:鸟宛转地鸣叫。
佳期:美好的时光。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风朝”二句:《汉书·郊祀志》:“作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户。
”《汉书·东方朔传》:“起建章宫,左凤阙,右神明,号千门万户。
”此联写京华莺声,无论风露阴晴、门户开闭,皆漂荡啼啭不已。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不忍:一作“不思”。
凤城:此借指京城长安。
花枝:指流莺栖息之所。
此句言凤城虽有花枝,而流莺难以借寓,故有伤春之苦吟,而令人不忍卒听。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下)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1371 . 2、 陈永正 .李商隐诗选译 .成都 :巴蜀书社 ,1991 :212-213 .
流莺(yīng)漂(piāo)荡复参(cēn)差(cī),度陌临流不自持。
流莺儿啊,到处飘荡,上下翻飞;
越过小路,临近河边,无法自持。
流莺:指漂荡流转、无所栖居的黄莺。
参差:参差,本是形容鸟儿飞翔时翅膀张敛振落的样子,这里用如动词,犹张翅飞翔。
不自持:不能自主,无法控制自己。
巧啭(zhuàn)岂能无本意?
良辰未必有佳期。
美妙地鸣啭,怎么能没有本意?
碰到了良辰,也未必就有佳期。
啭:鸟宛转地鸣叫。
佳期:美好的时光。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鸣啭在风朝霞夜阴晴之日,鸣啭在千门万户开闭之时。
“风朝”二句:《汉书·郊祀志》:“作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户。
”《汉书·东方朔传》:“起建章宫,左凤阙,右神明,号千门万户。
”此联写京华莺声,无论风露阴晴、门户开闭,皆漂荡啼啭不已。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我曾经苦于伤春而不忍再听,京城哪里有可以栖息的花枝?
不忍:一作“不思”。
凤城:此借指京城长安。
花枝:指流莺栖息之所。
此句言凤城虽有花枝,而流莺难以借寓,故有伤春之苦吟,而令人不忍卒听。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下)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1371 . 2、 陈永正 .李商隐诗选译 .成都 :巴蜀书社 ,1991 :212-213 .
流莺漂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
巧啭岂能无本意?
良辰未必有佳期。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张《会笺》系此诗为大中三年(849)春长安之作。
此诗乃苦闷之词,写自己仕途穷困,漂泊无定所,怀才不遇知音,心意无人理解。
全诗咏物抒情,借流莺自喻,寄托身世之感。
清陆昆曾《李义山诗解》云:"此作者自伤漂荡,无所归依,特托流莺以发叹耳。
渡陌临流,喻己之东川、岭表,身不由己也。
"此诗风格轻倩流美,情思深婉。
张《会笺》曰:"含思宛转,独绝今古。
" 这是李商隐托物寓怀、抒写身世之感的诗篇。
写作年份不易确定。
从诗中写到“漂荡”、“巧啭”和“凤城”来看,可能是“远从桂海,来返玉京”以后所作。
宣宗大中三年(849)春,作者在长安暂充京兆府掾属,“天官补吏府中趋,玉骨瘦来无一把”(《偶成转韵》),应是他当时生活和心情的写照。
流莺,指漂荡流转、无所栖居的黄莺。
诗的开头两句,正面重笔写“流”字。
参差,本是形容鸟儿飞翔时翅膀张敛振落的样子,这里用如动词,犹张翅飞翔。
漂荡复参差,是说漂荡流转之后又紧接着再飞翔漂泊。
“度陌”、“临流”,则是在不停地漂荡流转中所经所憩,应上句“复”字。
流莺这样不停地漂泊、飞翔,究竟是为什么呢?
又究竟要漂荡到何时何地呢?
诗人对此不作正面交代,只淡淡接上“不自持”三字。
这是全联点眼,暗示出流莺根本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仿佛是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控制着。
用流莺的漂荡比喻诗人自己的辗转幕府的生活,是比较平常的比兴寓托,独有这“不自持”三字,融和着诗人的独特感受。
诗人在桂林北返途中就发出过怅然的叹息: “昔去真无奈,今还岂自知”(《陆发荆南始至商洛》)。
“去真无奈”、“还岂自知”,正象是“不自持”的注脚。
它把读者的思绪引向“漂荡复参差”的悲剧身世后面的社会原因,从而深化了诗的意境。
漂荡流转,毕竟是流莺的外在行动特点,接下来三、四两句,便进一步通过对流莺另一特点—— 巧啭的描写,来展示它的内心苦闷。
“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流莺那圆转流美的歌吟中分明隐藏着一种殷切的愿望—— 希望在美好的三春良辰中有美好的相会。
然而,它那“巧啭”中所含的“本意”却根本不被理解,因而虽然适逢春日芳辰也不能盼来“佳期”,实现自己的愿望。
如果说,流莺的漂泊是诗人飘零身世的象征,那么流莺的巧啭便是诗人美妙歌吟的生动比喻。
它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强调巧啭中寓有不为人所理解的“本意”,这“本意”可以是诗人的理想抱负,也可以是诗人所抱的某种政治遇合的期望。
这一联和《蝉》的颔联颇相似。
但“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所强调的是虽凄楚欲绝而不被同情,是所处环境的冷酷;
而“巧啭”一联所强调的却是巧啭本意的不被理解,是世无知音的感叹。
“岂能”、“未必”,一纵一收,一张一弛,将诗人不为人所理解的满腹委屈和良辰不遇的深刻伤感曲曲传出,在流美圆转中有回肠荡气之致。
可以说这两句诗本身就是深与婉的统一。
颈联承上“巧啭”,仍写莺啼。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这是“本意”不被理解、“佳期”不遇的流莺永无休无止的啼鸣:无论是刮风的早晨还是降露的夜晚,是晴明的天气还是阴霾的日子,无论是京城中万户千门开启或关闭的时分,流莺总是时时处处在啼啭歌吟。
它仿佛执着地要将“本意”告诉人们,而且在等待着渺茫无尽的佳期。
这一联是两个略去主、谓语的状语对句构成的,每句中“风朝”与“露夜”、“阴”与“晴”、“万户”与“千门”、“开”与“闭”又各自成对,读来别有一种既整饬又优美,既明畅又含蓄的风调。
尾联联系到诗人自身,点明“伤春”正意。
“凤城”借指长安,“花枝”指流莺栖息之所。
两句是说,自己曾为伤春之情所苦,实在不忍再听流莺永无休止的伤春的哀鸣,然而在这广大的长安城内,又哪里能找到可以栖居的花枝呢?
初唐诗人李义府《咏乌》云: “上林多少树,不借一枝栖。
”末句从此化出。
伤春,就是伤佳期之不遇;
佳期越渺茫,伤春的情绪就越浓重。
三春芳辰就要在伤春的哀啼中消逝了,流莺不但无计留春,而且连暂时栖息的一枝也无从寻找。
这已经是杜鹃啼血般的凄怨欲绝的情境了。
诗人借“不忍听”流莺的哀啼强烈地抒发了自己的“伤春”之情—— 抱负成空、年华虚度的精神苦闷。
末句明写流莺,实寓自身,读来既像是诗人对无枝可栖的流莺处境的关心,又像是诗人从流莺哀啼声中听出的寓意,更像是诗人自己的心声,语意措辞之精妙,可谓臻于化境。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1210-1212 .
夜意 文
含风夕 文
炎昏倦烦久,逮此含风夕。
夏服稍轻清,秋堂已岑寂。
载欣凉宇旷,复念佳辰掷。
络纬惊岁功,顾我何成绩。
青荧微月钩,幽晖洞阴魄。
水镜涵玉轮,若见渊泉璧。
参差帘牖重,次第笼虚白。
树影满空床,萤光缀深壁。
怅望牵牛星,复为经年隔。
露网褭风珠,轻河泛遥碧。
讵无深秋夜,感此乍流易。
亦有迟暮年,壮年良自惜。
循环切中肠,感念追往昔。
接瞬无停阴,何言问陈积。
馨香推蕙兰,坚贞谕松柏。
生物固有涯,安能比金石。
况兹百龄内,扰扰......更多
界围岩水帘 文翻
界围汇湘曲,青壁环澄流。
悬泉粲成帘,罗注无时休。
韵磬叩凝碧,锵锵彻岩幽。
丹霞冠其巅,想像凌虚游。
灵境不可状,鬼工谅难求。
忽如朝玉皇,天冕垂前旒。
楚臣昔南逐,有意仍丹丘。
今我始北旋,新诏释缧囚。
采真诚眷恋,许国无淹留。
再来寄幽梦,遗贮催行舟。
界围汇湘曲,青壁环澄流。
界围岩和湘江的江畔相汇,青青的山壁,环绕着清澈的江水。
悬泉粲成帘,罗注无时休。
悬挂着的泉水,形成一面鲜明的水帘,排列下流,没有停止的时候。
韵磬叩凝碧,锵锵彻岩幽。
水帘好比一面音调和谐的玉磬,敲声锵锵,响彻岩谷。
丹霞冠其巅,想像凌虚游。
红霞笼罩在岩顶上,使我忽然想象升上天空游览的景况。
灵境不可状,鬼工谅难求。
奇妙的境界,简直不可形容,即使是神鬼的工力,谅必也难造成。
忽如朝玉皇,天冕垂前旒。
忽然好像朝见玉皇,只见他的皇冠前面,垂着一排玉串。
楚臣昔南逐,有意仍丹丘。
昔时屈原被逐南来,他有意依恋神仙之地,不思回国。
今我始北旋,新诏释缧囚。
如今我幸获新诏释放,开始北归。
采真诚眷恋,许国无淹留。
在这里任情遨游,固然值得留恋,但我以身许国,必须迅速回朝效力,不容停留。
再来寄幽梦,遗贮催行舟。
再来游玩,只有寄托在梦境了,行前站立良久,乘舟离去。
参考资料: 1、 杨竹邨.《柳宗元诗选注》.桂林市:漓江出版社,1993.06:143-144
叉鱼招张功曹(署) 文
叉鱼春岸阔,此兴在中宵。
大炬然如昼,长船缚似桥。
深窥沙可数,静搒水无摇。
刃下那能脱,波间或自跳。
中鳞怜锦碎,当目讶珠销。
迷火逃翻近,惊人去暂遥。
竞多心转细,得隽语时嚣。
潭罄知存寡,舷平觉获饶。
交头疑凑饵,骈首类同条。
濡沫情虽密,登门事已辽。
盈车欺故事,饲犬验今朝。
血浪凝犹沸,腥风远更飘。
盖江烟幂幂,拂棹影寥寥。
獭去愁无食,龙移惧见烧。
如棠名既误,钓渭日徒消。
文客惊先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