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朱
银朱 释名:亦名猩红、紫粉霜。用石亭脂和水银同罐炼成。贴在罐口的是丹砂,贴在罐内的是银珠。气味:气味辛、温、有毒。主治:1、小儿内钓(惊风,多啼)。用银朱半钱,乳香、煨蒜各一钱,共研细,捏成丸子,如粟米大。半岁儿五丸,薄荷汤送下。 2、痰气结胸。用银朱半两、明矾一两,同研细。置瓦盏中,下加微火熔化。刮取,搓成丸子,每服一钱,茶和姜汁送下。此方名“鹤顶丹”。 3、水肿,但大便尚通畅。用银朱半两、......更多
鹰
鹰 释名:角鹰。气味:(屎白)微寒、有小毒。 主治: 1、奶癖(小儿膈下的硬块)用黄鹰炒一钱、密陀僧一两、硫磺一分、丁香二十一个,共研为末。每服二、三分,三岁以上小儿服半钱,用乳汁或白面汤调下。待排出青黑物后,好换服补药。以醋石榴皮(炙黑)半两、一分、木香一分、麝香半钱,共研为末。每服一钱,薄酒调下。连进二服。 2、面。用鹰屎白二分、胡粉一分,调蜜敷涂。 3、食鲠。用鹰屎烧成灰,水送......更多
营实墙蘼
营实墙蘼 释名:蔷薇、山棘、牛棘、牛勒、刺花。气味:(营实一即蔷薇子)酸、温、无毒。(根)苦、涩、冷、无毒。 主治:1、消渴尿多。用蔷薇根一把,水煎,每日服用。 2、小儿尿床。用蔷薇根五钱,煎酒夜饮。 3、口咽痛痒(发声不出)。用蔷薇根皮、射干各一两,甘草(炙)半两,每取二钱,水煎服。 4、口舌糜烂。用蔷薇根,打去土,煮成浓汁,温含口中,冷即吐去。 5、痈肿疖毒。用蔷薇皮交替炙热熨患处。 ......更多
榆
榆 释名:零榆。白者名粉。气味:白皮:甘、平、滑利、无毒。 主治:1、喘不止。用榆白皮阴干,焙为末,每天清晨和晚上用末二钱、水五合,煎成胶状服下。 2、虚劳白浊。用榆白皮二升,加水二斗,煮成五升,分五次服下。 3、小便气淋(按:指小便时觉气胀面排尿困难)。用榆枝,石燕子煎水,每日饮服。 4、五淋涩痛。用榆白皮阴干、焙研,每取五我,加水五合,煎如胶,一天服二次 5、口渴多尿。用榆皮二斤,去黑......更多
鱼子
鱼子 释名:气味: 主治:一切多年障翳、弩肉、赤肿疼痛。用鱼子(活水中产下者)半两(以硫磺温水洗净),石决明、草决明、青葙子、谷精草、枸杞子、黄连(炙)、甘草、枳实(麸炒)、牡蛎粉,蛇蜕(烧灰)、白芷、龙骨、黄蘖各一两,白附子(炮)、白蒺藜(炒),黄芩(炒)、羌活各半两,虎睛一个(切作七片,文武火炙干,每一料用一片)。以上各药,共研为末,每服三钱,黎明时茶送下,午夜时再服一次。赤白翳膜七日后即减退......更多
禹余粮
禹余粮 释名:亦名白余粮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 1、大肠咳嗽(每咳便排出粪来)。用赤石脂、禹余粮各一斤,打碎,加水六升,煮成一升。去掉渣滓,分两次服。此方名“赤石脂禹余粮汤”。 2、肠泄不止。用禹余粮四两(火煅、醋淬),加乌头一两,冷水浸一夜,去皮脐。两药共焙为末。稍滴醋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饭前服五丸,温开水送下。 3、赤白带。用禹余粮(火煅、醋淬),加干姜等分。如仅有赤带......更多
玉蜀黍
玉蜀黍 释名:玉高粱。气味:(米)甘、平、无毒。 主治: (玉蜀黍米)调中开味,(根、叶)治沙淋。 附方:玉蜀黍,理在亦通称“玉米”,其花柱及柱头称为玉米须近年临床上用来治疗糖尿病、高血压、肝炎、胆道结石、鼻炎及哮喘等症。
玉簪
玉簪 释名:白仙。气味:(根)甘、辛、寒、有毒。主治:捣汁服,解一切毒,下骨鲠,涂痈肿。附方:玉簪气味同根,可治蛇虫咬伤(捣汁和酒服,以渣敷伤处)。
郁金
郁金 释名:马。气味:(根)辛、苦、寒、无毒。 主治:1、颠狂症。用郁金七两、明矾三两,共研为末,加稀同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开水送下。 2、痘毒攻心(痘疮忽由白色变成紫黑我,不出脓,日夜哭叫)。用郁金一枚、甘草二钱半,加水半碗煮干,去甘草,将郁金切片焙干,研为末,加脑子(炒)半钱。每服一钱,以生猪血五七滴和新汲水调下。二服后毒气从手足心发出,如痈状,病乃全愈。 3、心气痛。和郁金、......更多
月季花
月季花 释名:月月红、胜春、瘦客、斗雪红。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活血、消肿、敷毒。附方:月季花,也是治妇女月经不调的常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