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薹
芸薹 释名:寒菜、胡菜、薹菜、薹芥、油菜。气味:(茎、叶)辛、温、无毒。 主治: 1、赤火丹毒。用芸薹叶捣烂敷涂。 2、天火热疮(初起如痱,渐如水泡,似火烧疮,赤色)。用芸薹叶捣滠汁。调大黄、硭硝、生铁衣等分,涂沧上。 3、风热肿毒。用芸薹苗叶根、蔓菁根各三两,研为末。以鸡蛋清调和贴上,即可消肿。无蔓莆,用商陆代,甚有效。 4、瘭疽(生在手足户背等处,累累如赤豆,剥之则汁出)。用芸......更多
芰实
芰实 释名:水栗、沙角(即通称的菱角)。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解暑,解伤寒积热,止消渴,解酒毒。
芡实
芡实 释名:鸡头、雁喙、雁头、鸿头、鸡雍、卯、子、水流黄。气味:甘、平、涩、无毒。 主治:1、小便频数及遗精。用秋石、白茯苓、芡实、莲子各二两,共研为末。加蒸枣做成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盐汤送下。此方名“四精丸”。 2、白浊。用芡实粉、白茯苓粉。化黄蜡和蜜作丸子。如梧子大。每服百丸,盐汤送下。此方甸“分清丸”。附方:芡茎,亦名鸡头菜、菜能止烦渴,除虚热。生食熟食均可。芡根,切片煮......更多
苜蓿
苜蓿 释名:木粟、光风草气味:苦、平、涩、无毒。主治:脾胃间邪热气、小肠各种热毒。用根捣汁煎饮,可治沙石淋痛。
荜茏
荜茏 释名:荜拨。气味:辛、大温、无毒。 主治:1、冷痰恶心。用荜茏一两研细,每服半钱,饭前服,米汤送下。 2、暴泄身冷(自汗,想呕吐,小便清,脉微弱)。用荜茏、内桂各二钱半,高良姜、干姜各三钱半,共研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姜汤送下。 3、胃冷口酸(流清口水,心连脐痛)。用荜茏半两、厚朴(姜汁浸、炙)一两,共研业要,加热鲫鱼肉,捣和成丸,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米汤送下。 ......更多
茈胡(柴胡)
茈胡(柴胡) 释名:亦名地薰、芸蒿、山菜、茹草。气味:(根)苦、平、无毒。 主治:1、伤寒余热(伤寒之后,体瘦肌热)。用柴胡四两、甘草一两,每用二钱,煎服。 2、小儿骨热(十五岁以下小儿遍身如火,盗汗、咳嗽、烦渴,日渐黄瘦)。用柴胡四两、丹砂三钱,共研为末,拌猪胆汁和饭蒸熟,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一丸,桃仁、乌梅汤送下。一天服三次。 3、虚劳发热。用柴胡、人参等分,每服三钱,加姜枣同水煎服。......更多
茴香
茴香 释名:茴香、八角珠。气味:(子)辛、平、无毒。 主治:1、大小便闭,鼓胀气促。用八角茴香七个、大麻半两,共研为末,加生葱白三至七根,同研煎汤,调五苓散末服下。一天服一次。 2、小便频数。把茴香(不定量)掏净,加少量盐,炒研为末,炙糯米糕蘸食。 3、肾虚腰痛。用茴香炒过,研细,切开猪肾,掺末入内,裹湿纸中煨熟,空心服,盐酒送下。 4、疝气。用茴香炒过,分作二包,交替熨患处。 5、胁下刺......更多
茱萸
辛、温、有小毒。 释名:气味:辛、温、有小毒。主治: 1、中风(口角偏斜,不能语言)。用茱萸一升、姜豉三升、清酒五程式,合煎开数次,冷后每服半升。一天服三次。微汗即愈。 2、全身发痒。用茱萸一升,加酒五升,煮成一升半,乘温擦洗,痒即停止。 3、冬月感寒。用吴茱萸五钱煎汤服,以出汗为度。 4、呕吐、胸满、头痛。用茱萸一升、枣二十枚、生姜一两、人参一两,加水五升煎成三升,每服七合,一天服二......更多
荞麦
荞麦 释名:翘、乌麦、花荞气味:甘、平、寒、无毒。 主治: 1、咳嗽上气。用荞麦粉四两、茶末二钱、生蜜二两,加水一碗,搅于极匀,饮服。引气下降,即愈。 2、水肿气喘。用生大戟一钱、荞麦面二钱,加水作饼炙熟为末,空心服,茶送下。以大小便通畅为度。 3、赤白带下。用荞麦炒焦为末,加鸡蛋白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盐汤送下。一天服三次。 4、禁口痢疾。每服荞麦面二钱,沙糖水调下。 5......更多
茯苓
茯苓 释名:茯灵、茯兔、松腴、不死面,抱根者名茯神。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1、心神不定,恍惚健忘。用茯苓二两(去皮)、沉香半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饭后服,人参汤送下。 2、虚滑遗精。用白茯苓二两、缩砂仁一两,共研为末,加盐二钱,将瘦羊肉切薄片蘸药炙熟吃,酒送下。 3、浊遗带下(男子元阳虚损,精气不固,小便下浊,余沥常流,梦寐我惊,频频遗泄。妇人白带)。用白茯......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