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笳十八拍
拼音:hú jiā shí bā pāi 首字母大写:HJSBP五笔:deg tek fg wt rrg 胡笳十八拍的同义词反义词
乐府《琴曲》歌辞名。相传东汉蔡琰所作,但一般视为后人托名之作。共分十八章,一章为一拍,故名。写蔡琰在汉末大乱中被掠入南匈奴并生有二子,后又被赎归汉。内容与《悲愤诗》相近,但形式为骚体。
横行将
拼音:hénɡ xínɡ jiānɡ 首字母大写:HXJ五笔:sam tgs uqf 横行将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柰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后以"横行将"指轻敌的将领。
胡虏
寄书雁
拼音:jì shū yàn 首字母大写:JSY五笔:pds nnh dww 寄书雁的同义词反义词
1.汉武帝天汉元年,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扣。后匈奴与汉和亲,汉使复至匈奴。武等"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单于不能隐匿,遂放还苏武等人。后因以雁称书信或送信的人,以"寄书雁"﹑"寄书鸿"﹑"鸿雁"称送信的人。
结骨
拼音:jié ɡǔ 首字母大写:JG五笔:xf me 结骨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部族名。原居唐努乌梁海叶尼塞河上游一带,古称坚昆。汉初属匈奴郅支单于。魏晋以后称结骨。唐时又称黠戞斯。参阅《新唐书.回鹘传下.黠戛斯》。
九宾
马援(前14-后49)
拼音:mǎ yuán ( qián 14- hòu 49)首字母大写:MY(Q14-H49)五笔:cg reg ( ue 14- rg 49) 马援(前14-后49)的同义词反义词
东汉大将。字文渊,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光武帝时任陇西太守,率军击败羌人。后被封为伏波将军。曾以“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自誓,出征匈奴、乌桓。后以六十二岁高龄出征武陵“五溪蛮”,病死军中。
民族大迁徙
拼音:mín zú dà qiān xǐ 首字母大写:MZDQX五笔:n ytt dd tfp thhy 民族大迁徙的同义词反义词
公元4世纪到5世纪,在欧洲以日耳曼人为主的外族(罗马人称之为“蛮族”)大举强行移居罗马帝国境内,各自建立国家的过程。公元376年,日耳曼人的一支西哥特人因受匈奴人攻击,在罗马皇帝同意下进入罗马帝国境内,为民族大迁徙开始。后苏维汇人、汪达尔人、东哥特人、法兰克人、盎格鲁人、撒克逊人等纷纷迁入或攻入罗马帝国,并建立国家。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568年伦巴德人占领意大利北部建立王国,民族大迁徙结束。
驱羊旧节
拼音:qū yánɡ jiù jié 首字母大写:QYJJ五笔:cga uyt hj ab 驱羊旧节的同义词反义词
1.汉臣苏武出使匈奴被禁﹐餐毡啮雪,持节牧羊,坚贞不屈。见《汉书.苏武传》。后以"驱羊旧节"比喻坚贞的气节。
山戎
拼音:shān rónɡ 首字母大写:SR五笔:mmm ade 山戎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代北方民族名,又称北戎,匈奴的一支。活动地区在今河北省北部。见《春秋.庄公三十年》﹑《汉书.匈奴传上》。后亦为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