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之回

拼音:shànɡ zhī huí 首字母大写:SZH五笔:h pp lk 上之回的同义词反义词
1.乐府汉《铙歌》歌曲名。因首句'上之回'三字而得名。回,指回中宫,曾被匈奴烧毁,武帝元封四年,复通回中道,并数出游幸。歌辞当为赞美此事而作。参阅《乐府诗集》卷十六及唐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卷上。

十角

拼音:shí jiǎo 首字母大写:SJ五笔:fg qe 十角的同义词反义词
1.汉代南匈奴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日逐王﹑左右温禺鞮王﹑左右渐将王等十种贵爵的总称。亦指属于"十角"的王公贵臣。 2.代称两头牛。"十角"为十二蹄角之省,古计牛四蹄两角为一头,合计有零数即取成数。

西胡

拼音:xī hú 首字母大写:XH五笔:sghg deg 西胡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代对葱岭内外西域各族的泛称。匈奴居中﹐称胡或北胡;乌桓﹑鲜卑在匈奴东﹐称东胡;西域各族在匈奴西﹐称西胡。

焉支

拼音:yān zhī 首字母大写:YZ五笔:ghg fc 焉支的同义词反义词
1.山名。一称燕支山﹑胭脂山。在甘肃省永昌县西,山丹县东南。山势险要,历代驻兵防守。汉将霍去病曾越此山大破匈奴。 2.一种红色的颜料,多用以涂脸颊或嘴唇。也写作"胭脂"。

奄蔡

拼音:yǎn cài 首字母大写:YC五笔:djn awf 奄蔡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族名。一作阖苏。东汉时称阿兰聊﹐三国时称阿兰。约分布于今咸海至里海一带。从事游牧。东汉时属康居;部分西迁至今伏尔加河和顿河下游之间。公元四世纪后半叶﹐因遭匈奴攻击﹐又有一部分继续西迁。

忠泉

拼音:zhōnɡ quán 首字母大写:ZQ五笔:khn ri 忠泉的同义词反义词
1.《后汉书.耿恭传》:"匈奴复来攻恭,恭募先登数千人直驰之,胡骑散走,匈奴遂于城下拥絶涧水。恭于城中穿井十五丈不得水,吏士渴乏,笮马粪汁而饮之。恭仰叹曰:'闻昔贰师将军拔佩刀刺山,飞泉涌出;今汉德神明,岂有穷哉。'乃整衣服向井再拜,为吏士祷。有顷,水泉奔出,众皆称万岁。"后因以"忠泉"颂扬将帅的尽忠守节。

昭武

拼音:zhāo wǔ 首字母大写:ZW五笔:jvk gah 昭武的同义词反义词
1.谓致力于武备。 2.显扬武威。 3.古舞名。 4.隋唐时的政权名。在今中亚阿姆﹑锡尔两河流域,有康﹑安﹑曹﹑石﹑米﹑何﹑火寻﹑戎地﹑史,均为康居之后。其先康王旧居祁连山北昭武城,被匈奴所破,西逾葱岭至两河流域,子孙繁衍,分王九国,并以昭武为姓,示不忘本,总称昭武九姓。参阅《隋书.西域传.康国》。

昭君

拼音:zhāo jūn 首字母大写:ZJ五笔:jvk vtk 昭君的同义词反义词
1.汉南郡秭归(今属湖北省)人,名嫱,字昭君晋避司马昭讳,改称为明君,后人又称明妃。元帝宫人。竟宁元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求美人为阏氏,以结和亲,她自请嫁匈奴。入匈奴后,被称为宁胡阏氏。生一男。呼韩邪死,其前阏氏子代立,成帝又命她从胡俗,复为后单于的阏氏。生二女。卒葬于匈奴。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有昭君墓,世称青冢。她的故事成为后来诗词﹑戏曲﹑小说﹑说唱等的流行题材。参阅《汉书.元帝纪》及《匈奴传......更多

昭君怨

拼音:zhāo jūn yuàn 首字母大写:ZJY五笔:jvk vtk qbn 昭君怨的同义词反义词
1.琴曲名。相传为汉王昭君嫁于匈奴后所作。 2.词牌名。又名《一痕沙》﹑《宴西园》。宋张元干有《昭君怨》词。

悲愤诗

拼音:bēi fèn shī 首字母大写:BFS五笔:hdh nfa yff 悲愤诗的同义词反义词
诗篇名。东汉蔡琰作。有五言和骚体两篇。五言一篇全长一百零八句,叙述作者于董卓之乱中被掠于乱兵,流入南匈奴并生有两子,后又被赎还乡的惨痛经历,是汉末大乱中人民流离失所、饱受苦难的生动写照。骚体一篇,后人多疑伪托之作。
12345 共23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