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雁峯

拼音:huí yàn fēnɡ 首字母大写:HYF五笔:lk dww mtdh 回雁峯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又名雁回峰。在湖南衡阳市南,为衡山七十二峰之一。相传雁至衡阳而止,遇春而回,或说其峰势如雁回转,故称。

红心草

拼音:hónɡ xīn cǎo 首字母大写:HXC五笔:xa ny ajj 红心草的同义词反义词
1.草名。一说为红心灰藋之俗称。相传唐代王炎,梦侍吴王。久之,闻宫中出辇,鸣箫击鼓,言葬西施。吴王悲悼不止,立诏词客作挽歌。炎应教作《西施挽歌》,有"满地红心草,三层碧玉阶"之句。唐沈亚之《异梦录》﹑唐谷神子《博异志》均载此事。后以"红心草"为美人遗恨之典故。

鹫山

拼音:jiù shān 首字母大写:JS五笔:yidg mmm 鹫山的同义词反义词
1.灵鹫山的省称。在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东北。梵名耆阇崛山。山中多鹫,或言山顶似鹫,故名。相传释迦牟尼曾在此居住和说法多年。因代称佛地。

摩耶

拼音:mó yē 首字母大写:MY五笔:ossr bbh 摩耶的同义词反义词
1.释迦牟尼之母。名摩诃摩耶(Mah?m?y?)﹐相传为天臂城释迦族善觉长者之女﹐迦毘罗卫国净饭王之王后。生悉达多太子(即后来的释迦牟尼)﹐逾七日而殁。

弄潮

拼音:nònɡ cháo 首字母大写:NC五笔:gaj ifj 弄潮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国古代水上运动之一。相传源于春秋时代,唐宋时浙江最盛。每年八月盛潮时,成群的弄潮者于江河出海口,手执彩旗,迎潮而泅,踏浪争雄,在波峰浪谷中表演各种泅技,颇为壮观。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拼音:pú sà mán ( pínɡ lín mò mò yān rú zhī )首字母大写:PSM(PLMMYRZ)五笔:auk abu yoj ( guf ss iaj iaj old vk xkw )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的同义词反义词
词篇名。相传为唐代李白作。上片渲染山林清寒伤心之景,下片由景入情,写闺中思妇伫立盼望游子归来的哀伤。全篇意境苍凉,笔法浑厚,结尾含蓄不尽,是给人以深刻启迪的最早文人词之一。

琴台

拼音:qín tái 首字母大写:QT五笔:ggw ck 琴台的同义词反义词
1.作为弹琴场所的一种高而平的建筑物。 2.安放琴的座垫。 3.台名。在四川成都浣花溪畔,相传为汉司马相如弹琴之所。 4.台名。相传为春秋时单父宰宓子贱弹琴之所。在山东省单县东南之旧城北。 5.台名。在河南省鲁山县城北,唐元德秀所建。 6.台名。在江苏省苏州灵岩山上。

鹔鹴裘

拼音:sù shuānɡ qiú 首字母大写:SSQ五笔:vhjg fshg giye 鹔鹴裘的同义词反义词
1.相传为汉司马相如所著的裘衣。有鹔鹴鸟的皮制成。一说,用鹔鹴飞鼠之皮制成。 2.曲调名。

泰山刻石

拼音:tài shān kè shí 首字母大写:TSKS五笔:dwiu mmm ynt dgtg 泰山刻石的同义词反义词
亦称《封泰山碑》。公元前219年镌立。四面有字,其中一面为前209年所刻东行诏书及从臣姓名。原字相传为李斯手笔,工整圆健,为秦始皇统一文字后的字体,即小篆。今石刻已毁佚。有宋拓本传世。

题柱

拼音:tí zhù 首字母大写:TZ五笔:jgh syg 题柱的同义词反义词
1.见"题桥柱"。 2.相传东汉灵帝时,长陵田凤为尚书郎,仪貌端正。入奏事,"灵帝目送之,因题殿柱曰:'堂堂乎张,京兆田郎。'"见汉赵岐《三辅决录》卷二。后遂以"题柱"为称美郎官得到皇帝赏识之典。 3.谓题写楹联。
678910 共149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