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旦
梨园
老郎神
拼音:lǎo lánɡ shén 首字母大写:LLS五笔:ftx yvb pyj 老郎神的同义词反义词
1.旧时戏曲艺人所奉祀的祖师。其神像大都白面无须﹐头戴王帽﹐身穿黄袍。所奉祀者传说不一:据明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为清源妙道真君;清代则多谓为唐明皇﹐亦有谓为后唐庄宗﹑南唐后主或翼宿星君者。
伶伦
拼音:línɡ lún 首字母大写:LL五笔:wwyc wwx 伶伦的同义词反义词
1.传说为黄帝时的乐官。古以为乐律的创始者。《吕氏春秋.古乐》:"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汉书.古今人表》作"泠沦氏"﹐又《律历志上》作"泠纶"。
2.乐人或戏曲演员的代称。
马健翎(1907-1965)
拼音:mǎ jiàn línɡ (1907-1965)首字母大写:MJL(1907-1965)五笔:cg wvg wycn (1907-1965) 马健翎(1907-1965)的同义词反义词
戏曲作家。陕西米脂人。1934年北京大学肄业。1938年参加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任团长。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西北戏曲研究院、陕西省戏曲剧院院长。一生编创秦腔、眉户、京剧剧本《好男儿》、《中国魂》、《十二把镰刀》、《血泪仇》等六十多种。有《马健翎现代戏曲选集》。
慢曲
祁剧
拼音:qí jù 首字母大写:QJ五笔:pyb ndj 祁剧的同义词反义词
戏曲剧种。流行于湖南祁阳、衡阳、邵阳等地。曾名“祁阳戏”。是兼唱高腔、昆腔、弹腔的多声腔剧种。清中叶已盛行。剧目有《牛皋毁旨》、《昭君出塞》、《送粮》等近九百种。
末脚
起霸
拼音:qǐ bà 首字母大写:QB五笔:fhn faf 起霸的同义词反义词
戏曲表演程式。由亮相、云手、正冠、紧甲等一套程式动作连贯组成。表现古代武将整盔束甲准备上阵的情景。相传因明传奇《千金记·起霸》而得名。
蒲剧
拼音:pú jù 首字母大写:PJ五笔:ais ndj 蒲剧的同义词反义词
戏曲剧种。流行于山西南部和陕西、河南等省的部分地区。曾名“蒲州梆子”、“乱弹”,20世纪50年代改今称。起源一说脱胎于锣鼓杂戏,一说源于“弦索调”。与中路梆子(晋剧)、北路梆子、上党梆子合称“山西四大梆子”。又曾与同州梆子合称“山陕梆子”。唱腔有慢板、二性等。剧目有《薛刚反朝》、《麟骨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