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科学
潜科学的同义词反义词
qián kē xué相对“显科学”而言,指潜在形态中的、孕育中的科学。具有不确定性、反常性、创造性和艰难性等特征。科学发展的过程,就是潜科学和显科学相互依存、相互交替、相互统一的过程。潜科学是成熟的显科学的前身与起点。
灵感
灵感的同义词反义词
líng gǎn①灵通感应:你既为神,岂无灵感|山顶娘娘最灵感,应之如响。②文艺、科学创造过程中突然爆发出来的创造能力。其产生虽带有偶然性,但它的获得却离不开创造者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知识积累。
照明
照明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ào míng利用光源照亮工作和生活场所或个别物体的措施。利用太阳和天空作为光源的称为“天然照明”;利用人工光源的称为“人工照明”。其目的是为了创造良好的可见度和舒适愉快的环境。
物象
物象的同义词反义词
wù xiàng1.外界事物。 2.物体的形象;事物的现象。 3.文艺作品所创造的典型形象。 4.景物,风景。 5.物候现象。
王充(27-约97)
王充(27-约97)的同义词反义词
wáng chōng (27-yuē/yāo 97)东汉哲学家。字仲任,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曾任治中等小官,后辞官专事著述。一生尽力于反对宗教神秘主义和目的论,捍卫和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认为不存在超于万物之外的有意志的创造者,没有脱离形体而独立存在的灵魂,以此抨击当时流行的“天人感应”说和其他鬼神迷信。著作有《论衡》。
白玉霜(1907-1942)
白玉霜(1907-1942)的同义词反义词
bái yù shuāng (1907-1942)评剧演员。原名李桂珍,河北滦县人。女。幼习京韵大鼓,十四岁学评剧,演花旦。表演细腻真切,并创造一种低回婉转的唱法,世称“白派”。擅演《马寡妇开店》、《花为媒》等剧。
目的论(的dì)
目的论(的dì)的同义词反义词
mù de lùn(dedì)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为某种目的所决定的学说。有外在论目的论和内在论目的论。中国西汉董仲舒提出人间的一切都是“天”有目的地安排的。神学家认为上帝或神有目的地创造和安排了世界万物。目的论在自然科学发展中,曾把只适用于人类活动的目的范畴推广运用于自然界,将目的看作是自然界的一个普遍原则。
程隶
程隶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éng lì1.相传秦程邈创造隶书﹐后世称之为"程隶"。
群众观点
群众观点的同义词反义词
qún zhòng guān/guàn diǎn1.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具体表现为承认人民群众,首先是劳动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无产阶级政党和每个革命者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必须置身于群众之中,和群众打成一片,随时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关心人民的痛痒,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肇绍
肇绍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ào shào1.创造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