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调二黄
汉调二黄的同义词反义词
hàn tiáo/diào èr huáng1.也称陕二黄﹑山二黄。戏曲剧种。流行于陕南和陇东。是二黄腔调从湖北沿汉水进入陕西而形成的。清道光年间颇为盛行。因地区不同分为汉江派和雒镇派。汉江派音乐比较柔和,以唱功戏,做功戏见长;雒镇派腔调铿锵有力,以武打戏见长。
洛党
洛党的同义词反义词
luò dǎng1.宋哲宗元佑年间,反对王安石新法的朝臣三党之一,以程颐为首,主要成员有朱光庭﹑贾易等。因程颐是洛阳人,故称。
海源阁
海源阁的同义词反义词
hǎi yuán gé清代藏书楼。道光年间曾任江南河道总督的杨以增建于山东聊城。杨平生嗜书,多购求江南藏书家散失之书。后藏书屡有散佚,一部分现藏北京图书馆。有《海源阁丛书》和《海源阁书目》。
清忠谱
清忠谱的同义词反义词
qīng zhōng pǔ传奇剧本。明末清初李玉作。明天启年间阉党魏忠贤派人到苏州逮捕东林党人周顺昌,市民颜佩韦等聚众万人到府衙请愿,要求释周。后颜等五人被杀害,周也被暗害于狱中。
湖北渔鼓
湖北渔鼓的同义词反义词
hú běi/bèi yú gǔ1.曲艺的一种。清代乾隆年间,道情流入湖北省后发展而成。流行于湖北。原为一人坐唱,仅用渔鼓﹑简板按节拍。曾与皮影戏合流,改由集体演唱或两人对唱,句尾增加帮腔。解放后与皮影戏脱离,并吸收湖北小曲的曲牌,增加四胡﹑扬琴等伴奏乐器。
滇剧
滇剧的同义词反义词
diān jù戏曲剧种。流行于云南汉族居住区。是兼唱丝弦腔、襄阳腔、胡琴腔以及杂调小曲的多声腔剧种。丝弦腔源于秦腔,襄阳腔源于汉剧,胡琴腔即二黄。三种声腔于清代中叶传入云南后,吸收当地民间曲调和语音,约于道光年间形成滇剧。剧目有《闯宫》、《牛皋指旨》、《借亲配》等。
漕试
漕试的同义词反义词
cáo shì1.宋贡举考试方式之一。景佑年间,命各路转运司类试现任官员亲戚。此后形成制度,由转运司类聚本路现任官所牒送随侍子弟和五服内亲戚,以及寓居本路士人﹑有官文武举人﹑宗女夫等,举行考试,试法同州﹑府解试。漕试合格,即赴省试。宋赵升《朝野类要.举业》有"漕试"条。
澄清堂帖
澄清堂帖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éng qīng táng tiè汇刻丛帖。卷数不明。仅传宋拓残本及明翻刻宋残本卷一、卷四、卷十一(宋刻)及卷二、卷五(明刻)。今人考定为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刻。所存以王羲之书迹为多,亦有苏轼书迹。摹刻精良。
激赏库
激赏库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 shǎng kù1.宋代官署名。置于绍兴年间,专供边防将士军需物资之用,后兼管供应朝廷和官吏所需用的物资。本隶御营司,建炎四年御营司废,改隶枢密院。
狱中杂记
狱中杂记的同义词反义词
yù zhōng zá jì散文篇名。清代方苞作。作者在清康熙年间,曾因戴名世《南山集》文字狱一案被牵连下狱。文中根据亲身见闻,详述了刑部监狱的阴森恶劣,百姓的横遭逮捕、冤死狱中,以及狱吏的敲诈勒索、受贿枉法、草菅人命等事实。是桐城派古文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