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贞(1526-1590)
王世贞(1526-1590)的同义词反义词
wáng shì zhēn (1526-1590)明代文学家。字元美,号凤洲,别署弇州山人,太仓(今属江苏)人。嘉靖年间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后七子”之一。所作诗文论《艺苑卮言》,主张复古,文必秦汉,诗必盛唐。诗以揭露严嵩父子罪恶的《袁江流钤山冈当庐江小吏行》等为有名。著有传奇《鸣凤记》。有《弇州山人四部稿》。
王安石(1021-1086)
王安石(1021-1086)的同义词反义词
wáng ān shí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王安石既是一位大政治家,又是一位大文学家。列宁曾称他为“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庆历年间进士。初任知鄞县、知常州。宋神宗时拜相,推行变法,后遭保守派反对辞相位,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荆国公,卒后谥号文,世称王荆公、王文公。他工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亦工诗,成就更在散文之上。其词风格独特,洗净五代铅华,开启......更多
留养
留养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ú yǎng1.指对亲老丁单的死犯﹑流放犯,有留下养亲的宽缓条例,称留养。例始于北魏太和年间,清时仍沿用。
登泰山记
登泰山记的同义词反义词
dēng tài shān jì散文篇名。清代姚鼐作。记述作者在清代乾隆年间冒雪登泰山观赏日出的经过,描写了泰山的雄奇形势,并通过亲身考察纠正了史料上关于泰山记载的错误。文字简洁生动,写景尤为出色,是桐城派古文的名篇。
白剧
白剧的同义词反义词
bái jù白族戏曲剧种。流行于云南白族聚居区。曾名“吹吹腔”,源于明代弋阳腔,清乾隆年间已流行。20世纪50年代吸收白族大本曲曲调,改今称。兼用白语、汉语,唱腔分平腔、高腔、流水等。剧目有《望夫云》等。
白居易(772-846)
白居易(772-846)的同义词反义词
bái jú yì (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贞元年间进士。历任左拾遗,江州司马,杭州、苏州刺史,官至刑部尚书。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与元稹齐名,并称“元白”。作有重要诗论《与元九书》及体现其诗论主张的政治讽谕诗《秦中吟》、《新乐府》等。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为世人传诵。有《白氏长庆集》。
白氏长庆集
白氏长庆集的同义词反义词
bái shì cháng qìng jí别集名。唐代白居易著。因编集于穆宗长庆年间,故名。原为七十五卷,现存七十一卷。宋、明均有刻本。1979年中华书局出版顾学颉《白居易集》点校本。
白采(1894.2.22~1926.7.27)
白采(1894.2.22~1926.7.27)的同义词反义词
bái cǎi原名童汉章,字国华,名童昭海。江西高安人,出身于商业地主家庭。1911年从筠北小学毕业后继续刻苦自修。1915至1918年间,三次离开家乡漫游名山大川,过着漂泊诗人的生活。1918年重阳节因惦念父亲回到家乡。曾组织同学会,创办图书馆,并在高安县女子学校任教。1921年创作第一篇白话小说《乞食》。1922年春节后离家去上海,为隐其行踪,改名白采(后又称白吐风),考入美术专门学校。192......更多
百年孤独
百年孤独的同义词反义词
bǎi nián gū dú长篇小说。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作于1967年。小说叙述马孔多小镇自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上半叶的百年间所经历的三个社会阶段:氏族社会、封建社会和殖民地社会。并通过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充满神秘色彩的坎坷经历反映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丁美洲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
石玉昆
石玉昆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dàn yù kūn清代子弟书演员。道光、咸丰年间人。满族。演唱西城调子弟书,自弹三弦自唱。嗓音嘹亮,所唱曲调被称为“石韵”。小说《三侠五义》是在他说唱的《龙图公案》基础上改编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