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提桓因

释提桓因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ì tí/dī/dǐ huán yīn1.梵语。佛教经典所称诸天的天主或能天帝。即佛经所说忉利天之主。全称释迦提桓因陀罗,略称"释帝"或"帝释"。

闪多

闪多的同义词反义词
shǎn duō1.梵语。鬼。

阿修罗

阿修罗的同义词反义词
ā xiū luó1.梵语Asura的译音。或译为"阿素若"﹑"阿须伦"﹑"阿须罗"。意译不端正(容貌丑恶)或无酒﹐或非天(与天相似)。古印度神话中的一种鬼神。佛教采用其名﹐名为无酒神﹐亦名为无善神。

阿旁

阿旁的同义词反义词
ā páng1.亦作"阿傍"。 2.梵语。地狱中鬼卒名。

阿棃姨

阿棃姨的同义词反义词
ā lí yí1.梵语。即尼姑。

阿毗昙

阿毗昙的同义词反义词
ā pí tán1.佛教论律经三藏梵语音译的合称。亦偏指论藏。

阿毗达磨

阿毗达磨的同义词反义词
ā pí dá mó1.梵语Abhidharma的音译﹐或译为"阿毗昙"。(1)指解说和论证佛经义理的一种体裁﹐成就佛教智慧的手段。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七:"阿毗昙,或言阿毗达磨,或云阿鼻达磨,皆梵言转也。此译云胜法,或言无比法,以诠慧故也。"(2)指佛教三藏中的"论藏"。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优波厘持律明究,众所知识,集毗奈耶藏。我迦叶波集阿毗达磨藏。"

阿耨达池

阿耨达池的同义词反义词
ā nòu dá chí1.梵语Anavatapta的译音。意译为"无热恼"。池名。唐代称为无热恼池。此池在五印度北﹐大雪山北香山南﹐二山之中。唐玄奘《序》作"阿那婆答多池"。

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的同义词反义词
ā lài yē shí1.亦作"阿黎耶识"。 2.梵语?layavijn~?na的译音。意译为"藏识"。为佛教大乘唯识宗的内在心识的第八识﹐是世界和众生"自我"的本源﹐它含藏着一切事物的种子﹐也是轮回的主体和解脱的依据。

阿那含

阿那含的同义词反义词
ā nā hán1.梵语an?gamin的音译。意译为不还。佛教声闻乘(小乘)的四果之三﹐为断尽欲界烦恼﹑不再还到欲界来受生的圣者名。
2627282930 共29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