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尉平

廷尉平的同义词反义词
tíng wèi/yù píng1.亦作"廷平"。亦作"廷尉评"。亦作"廷评"。 2.官名,汉时为廷尉属官。宣帝地节三年,初置廷尉平四人:称左右平,秩六百石。东汉光武帝省右平,唯有左平一人,掌平决诏狱事。魏晋以后不分左右,直谓之廷尉评。北魏﹑北齐及隋各设廷尉评一人。隋文帝开皇三年罢。至炀帝及唐太宗时复置评事,属大理寺,但一般仍以"廷评"称之。

折箭

折箭的同义词反义词
zhē/zhé/shé jiàn1.相传北魏吐谷浑族阿豺和元祖先朵奔蔑儿干妻阿阑豁阿都曾以一箭易断,多箭难折为喻,教育诸子同心协力。事见《魏书.吐谷浑传》﹑《元朝秘史》卷一。 2.表示忠实履行誓约。

招提

招提的同义词反义词
zhāo tí/dī/dǐ1.梵语caturde?a。音译为"拓斗提奢",省作"拓提",后误为"招提"。其义为"四方"。四方之僧称招提僧,四方僧之住处称为招提僧坊。北魏太武帝造伽蓝,创招提之名,后遂为寺院的别称。 2.招引提携。

敦煌

敦煌的同义词反义词
dūn/duì huáng1.古代郡名。治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北魏改为敦煌镇,后复改郡。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改置西沙州,贞观七年(公元633年)又改沙州,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仍改敦煌郡,干元元年(公元758年)又改沙州。 2.县名。在甘肃省。西汉置。十六国前凉建都于此,北周改名鸣沙县,隋大业初复名,唐末废。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复置,移治今址......更多

洛阳市

洛阳市的同义词反义词
luò yáng shì在河南省西部,陇海、焦枝两铁路在此交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七大古都之一。东周、东汉、三国魏、西晋、北魏、隋(炀帝)、唐(武后)、后梁、后唐等均建都于此,有“九朝古都”之称。1948年设市。人口132.3万(1995年)。为河南西部重要城市,有洛阳拖拉机厂和矿山机械厂。特产洛阳牡丹。名胜古迹有汉、魏洛阳故城和隋、唐洛阳城遗址: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等。

羹臛

羹臛的同义词反义词
gēng huò1.菜羹和肉羹。语出《楚辞·招魂》"露鸡臛蠵"汉王逸注:"有菜曰羹,无菜曰臛。"泛指蔬菜或肉类做成的羹汤。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荏蓼》:"研为羹臛,美于麻子远矣。"宋陆游《岁暮》诗:"羹臛芳鲜新弋雁,衣襦轻暖自缫丝。"一说,羹臛之别,在调味品和烹调■法不同,与有菜无菜无关。见唐颜师古《匡谬正俗》卷八。

蟾蜍

蟾蜍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án chú1.亦作"蟾蠩"。亦作"蟾诸"。 2.两栖动物。俗称癞蛤蟆。形似蛙而大﹐背面多呈黑绿色﹐有大小疙瘩。耳后腺和皮肤腺分泌白色黏液﹐可入药。 3.《后汉书.天文志上》"言其时星辰之变"南朝梁刘昭注:"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以奔月……姮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蠩。"后用为月亮的代称。 4.形似蟾蜍的器物。(1)候风地动仪上的部件。《后汉书.张衡传》:"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更多

赤壁

赤壁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ì bì1.山名。指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与刘备联军大破曹操军队处。在今湖北武昌西赤矶山,与汉阳南纱帽山隔江相对。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三》:"江水左径百人山(今纱帽山)南,右径赤壁山北,昔周瑜与黄盖诈魏武大军处所也。"宋黄庭坚《次韵文潜》:"武昌赤壁吊周郎,寒溪西山?漫浪。"一说,谓湖北蒲圻西之赤壁山。 2.即赤鼻矶。

魏碑

魏碑的同义词反义词
wèi bēi北朝魏国(包括北魏、东魏、西魏)碑志造像等刻石文字。多为正书,风格多样,古朴、奇倔、流丽皆有,开隋唐楷法先河。

二拔

二拔的同义词反义词
èr bá1.指北魏拓拔氏与贺拔氏。亦借指北魏皇族。
12345 共26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