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丁

五丁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dīng/zhēng1.神话传说中的五个力士。《艺文类聚》卷七引汉扬雄《蜀王本纪》:"天为蜀王生五丁力士,能献山,秦王(秦惠王)献美女与蜀王,蜀王遣五丁迎女。见一大蛇入山穴中,五丁并引蛇,山崩,秦五女皆上山,化为石。"一说"秦惠王欲伐蜀而不知道,作五石牛,以金置尾下,言能屎金,蜀王负力。令五丁引之成道。"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 2.泛指力士。

五大夫城

五大夫城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dà/dài/tài fū/fú chéng1.古地名。在今河北易县境内。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易水》:"易水出西山宽中谷,东径五大夫城南。昔北平侯王谭不从王莽之政,子兴生五子,并避时乱,隐居此山,故其旧居,世以为五大夫城。"又名五公城。

五湖

五湖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hú1.古代吴越地区湖泊。其说不一:(1)吴县南部的湖泽。《周礼.夏官.职方氏》:"东南曰扬州……其泽薮曰具区,其川三江,其浸五湖。"郑玄注:"具区﹑五湖在吴南。浸,可以为陂灌溉者。"具区,即太湖。(2)即太湖。《国语.越语下》:"果兴师而伐吴,战于五湖。"韦昭注:"五湖,今太湖。"《文选.郭璞》:"注五湖以漫漭,灌三江而漰沛。"李善注引张勃《吴录》:"五湖者,太湖之别名也。"(3)太湖及附......更多

他骆拔

他骆拔的同义词反义词
tā luò bá1.北魏时胡人的姓。

仪曹

仪曹的同义词反义词
yí cáo1.官名。掌礼乐制度。始置于三国魏,晋沿之。南朝时为祠部属官。北魏为仪曹尚书,北齐仪曹属殿中尚书。隋置礼部,兼代前代祠部﹑仪曹之职。炀帝时改礼部员外郎为仪曹郎,唐初又改仪曹郎为礼部员外郎。参阅《宋书.百官志上》﹑《通典.职官五》。 2.唐以后礼部郎官的别称。 3.用以泛称地方上掌管礼仪的属官。

代北

代北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i běi/bèi1.古地区名。泛指汉﹑晋代郡和唐以后代州北部或以北地区。当今山西北部及河北西北部一带。 2.唐方镇名。 3.指北魏。西晋末年,拓跋猗卢受封为代王。后其曾孙拓跋珪改国号为魏,迁都代郡平城,是为北魏。故后世或以"代北"称之。

伊楼

伊楼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 lóu1.复姓。即伊娄。北魏有伊楼拔。见《资治通鉴.宋营阳王景平元年》胡三省注。

佛图户

佛图户的同义词反义词
fó/fú/bì/bó tú hù1.北魏时受佛寺奴役的民户。又名"寺户"。

倚衡

倚衡的同义词反义词
yǐ héng1.靠在车前横木上。 2.《史记.袁盎晁错列传》:"盎曰:'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裴骃集解引如淳曰:"骑,倚也。衡,楼殿边栏楯也。"司马贞索隐引韦昭曰:"衡,车衡也。骑音倚,谓跨之。"按,"骑衡"后作"倚衡",有两解,一解据如淳说,谓倚靠在楼殿边栏干上。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三》引袁盎曰:"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立不倚衡。"北齐颜之推《观我生赋》:"繄......更多

八姓

八姓的同义词反义词
bā xìng1.祝融之后的八姓﹐即己﹑董﹑彭﹑秃﹑妘﹑曹﹑斟﹑芈。 2.晋八姓﹐即栾﹑郄﹑胥﹑原﹑狐﹑续﹑庆﹑伯。 3.北魏八姓﹐即穆﹑陆﹑贺﹑刘﹑楼﹑干﹑嵇﹑尉。 4.五代八姓﹐即梁(朱氏)﹑唐(庄宗李氏;明帝出身沙陀民,姓氏不明;废帝王氏)﹑晋(石氏)﹑汉(刘氏)﹑周(太祖郭氏﹐世宗柴氏)的八姓。
12345 共26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