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说

关系说的同义词反义词
guān xì/jì shuō/shuì/yuè西方美学理论之一。法国狄德罗提出。认为美是事物中千差万别的关系。分为两类:实在的和感知的,前者即为“外在于我的美”(不依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也即“实在的美”;后者即为“关系到我的美”(客观关系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产生),也即“相对(见到)的美”。

刘勰(约465-约532)

刘勰(约465-约532)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ú xié南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字彦和,原籍东莞莒县(今属山东),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精通文学和佛理。曾任步兵校尉、东宫通事舍人,受昭明太子萧统赏识。萧统死后出家为僧,法名慧地。所著《文心雕龙》,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杰作。

同情说

同情说的同义词反义词
tóng/tòng qíng shuō/shuì/yuè西方美学理论之一。由英国休谟、博克等提出。认为审美是一种由己及彼的同情心所产生的分享旁人乃至旁物的情感或活动。因同情人才关心他人所关心的事物,才被感动他人的事物所感动,才能把感情由一个人心中移注于另一个人心中。

工业区位论

工业区位论的同义词反义词
gōng yè qū/ōu wèi lùn/lún关于工业企业空间位置选择的理论。由德国经济学家韦伯提出。其特点是:(1)是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的理论基础;(2)工业区位论的建立,使工业布局的研究从个别企业布局转向研究工业地域综合设计;(3)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其他科学理论和研究成果;(4)不断采用新的科学方法和手段,用电子计算机处理资料,用遥感手段获取信息。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n lǐ zhì liáo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对人格障碍、心理疾患的治疗。广义的包括对患者所处环境的改善,周围人(包括医生)语言、行为的影响(如安慰、鼓励、暗示、示范等),特殊的环境布置等一切有助于疾患治愈的方法;狭义的指由心理医师专门实施的治疗。心理治疗的技术和方法有暗示、催眠术、精神分析、行为矫正、生物反馈、气功、瑜珈、体育运动、音乐、绘画、造型等。

教学法

教学法的同义词反义词
jiào/jiāo xué fǎ1.指教学理论。包括普通教学法和分科教学法。

曹丕(187-226)

曹丕(187-226)的同义词反义词
cáo pī (187-226)即“魏文帝”。三国时魏国的建立者、文学家。字子桓,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操次子。曹操死后袭为魏王。推行九品中正制,确立和巩固士族门阀在政治上的特权。公元220年代汉称帝,都洛阳(今属河南),国号魏。爱好文学,诗歌创作和文学理论都有成就。

朱学

朱学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ū xué1.指宋代思想家朱熹的学说及其学派。朱熹发展了北宋二程(程颢﹑程颐)的哲学理论,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主张以天理克服人欲,提倡封建道德伦理。明清两代被尊为儒学正宗。

柏林大学

柏林大学的同义词反义词
bó lín dà xué德国的大学。1809年创建于柏林。设有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法律、历史、经济、外国语、语文学和德语研究、亚洲研究、心理学、犯罪学、教育、体育、神学、美学和艺术、科学理论和组织、数学、物理、电子学、化学、生物、地理、园艺、植物栽培、营养和食品工艺学、医学、畜牧和兽医等系。

泛神论

泛神论的同义词反义词
fàn shén lùn/lún一种哲学理论,主张神不存在于自然之外,自然便是神的体现。在有些哲学家那里,曾用泛神论的形式表达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后来变成企图调和科学和宗教的唯心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存在于神之中。
12345 共5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