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户
眉户的同义词反义词
méi hù戏曲剧种。流行于陕西、山西、甘肃、宁夏等地。原作“”,1964年改今称。各地又有“曲子戏”、“迷胡戏”等称谓。前身是农村自娱的小曲坐唱。联曲体音乐。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文艺工作者曾用眉户形式编演《十二把镰刀》、《夫妻识字》等。
祁剧
祁剧的同义词反义词
qí jù戏曲剧种。流行于湖南祁阳、衡阳、邵阳等地。曾名“祁阳戏”。是兼唱高腔、昆腔、弹腔的多声腔剧种。清中叶已盛行。剧目有《牛皋毁旨》、《昭君出塞》、《送粮》等近九百种。
福字履
福字履的同义词反义词
fú zì lǚ1.又称夫子履。戏曲舞台上所用的一种鞋子。厚底,缎面,面上绣层云。
禾倈
禾倈的同义词反义词
hé lái1.宋元戏曲中村童角色的俗称。
禾旦
禾旦的同义词反义词
hé dàn1.宋元戏曲中年轻村妇角色的俗称。也称伴姑﹑伴姑儿。
科介
科介的同义词反义词
kē jiè戏曲术语。古典戏曲剧本中对动作、表情、音响效果的舞台指示。元杂剧中多作“科”、“科泛”,如坐作“坐科”,笑作“笑科”;南戏、传奇多作“介”,如坐作“坐介”,笑作“笑介”。近代戏曲仍有沿用的。
科段
科段的同义词反义词
kē duàn1.指文章的段落或部分。 2.戏曲角色的做派﹑做工。 3.犹手段。
科诨
科诨的同义词反义词
kē hùn戏曲术语。“插科打诨”的省称。“科”指滑稽动作,“诨”指滑稽语言,科诨即剧中的喜剧性穿插。
程式动作
程式动作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éng shì dòng zuò1.戏剧术语。指经过艺术夸张﹑提炼加工而定型的规范化﹑格式化的表演动作。如中国传统戏曲中人物出场时整冠理髯﹐哀痛时扬袖﹐以及大将出征前"起霸"﹐策马奔驰时"趟马"等。
穷生
穷生的同义词反义词
qióng shēng1.谓尽其生年;终生。 2.平生。 3.贫民;穷人。 4.传统戏曲脚色行当﹐小生的一种。大都扮演不第的寒酸文人。如京剧《棒打薄情郎》中的莫稽﹑昆剧《评雪辨踪》中的吕蒙正等。表演上特别着重做功﹐以表现人物酸腐潦倒之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