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体
建安体的同义词反义词
jiàn ān tǐ/tī/bèn1.指汉魏之际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等所作的诗文。其中不少作品(主要是诗歌),继承《诗经》及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乱和人民流离失所的痛苦生活,词情慷慨,风格刚健,受到后世的推崇。
建安文学
建安文学的同义词反义词
jiàn ān wén xué指汉末建安至魏初的文学。代表作家有曹操、曹丕、曹植和建安七子等。这时期的文学,以诗歌的成就最高。不少作品继承汉乐府民歌的优良传统,反映社会动乱的现实和人民遭受离乱的痛苦,表达渴望国家统一的要求。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的同义词反义词
dé guó --yī gè/gě dōng tiān de tóng huà长诗。德国海涅作于1844年。记叙作者1843年从巴黎返回汉堡,途经亚琛、科隆、哈根等城市的旅行见闻和感受。以冬天象征死气沉沉的德国,通过童话般的梦境和想像,对普鲁士统治下的德国社会现实作了无情的讽刺和抨击。
心高于天
心高于天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n gāo yú tiān形容心地高傲或所想超过现实。
忿世嫉俗
忿世嫉俗的同义词反义词
fèn shì jí sú有正义感的人对黑暗的现实社会和不合理的习俗表示愤恨、憎恶。同“愤世嫉俗”。
愤时疾俗
愤时疾俗的同义词反义词
fèn shí jí sú有正义感的人对黑暗的现实社会和不合理的习俗表示愤恨、憎恶。同“愤世嫉俗”。
扬鞭集
扬鞭集的同义词反义词
yáng biān jí诗集。刘半农作。1926年出版。收诗一百十九首。分上中两卷。上卷大多反映旧中国的社会现实,揭露豪富对劳苦大众的压迫和剥削;中卷主要表现国外的社会生活,揭露西方世界的腐朽、黑暗和战后欧洲经济的凋敝。有名篇《相隔一层纸》、《铁匠》等。
拾遗记
拾遗记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shè yí/wèi jì又名《王子年拾遗记》。志怪小说集。十六国前秦王嘉作。十卷。前九卷杂录上古至汉魏之神话传闻,卷十记昆仑、蓬莱、方丈等八座仙山。多取自民间传说,虽汗漫无际,但也有社会现实的折光。全书人物众多、叙事委曲。
数学
新乐府
新乐府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n lè/yuè fǔ乐府诗类名。指不沿用旧乐府标题而另立新题,且不同于旧乐府可以配乐歌唱的一类乐府诗。始创于初唐,至李白、杜甫有较大发展,杜甫的《兵车行》、《丽人行》等均属此类。中唐白居易、元稹倡导新乐府运动,确定了新乐府的名称。白居易所作《新乐府》五十首,多反映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其形式采用乐府歌行体,以七言为主,交错运用五言、三言等句式,节奏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