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帖
(名数)唐善导大师之著述,即观经玄义分一卷,观经序分义一卷,观经定善义一卷,观经散善义一卷(已上谓为四帖之疏),净土法事赞二卷,观念法门一卷,往生礼赞一卷,般舟赞一卷也。
又曰五部九卷(四帖之疏共属于观经一部之疏)。
九心轮
(名数)九心次第转而成轮之意。
为小乘上座部所立,即谓心随境转,有九种之别也。
成唯识论枢要卷下本,谓“上座部师,立九心轮:一有分,二能引发,三见,四等寻求,五等贯彻,六安立,七势用,八返缘,九有分也。
然实但有八心,以周匝而言,总说有九。
故成九心轮。
且如初受生时,未能分别,心但任运缘境而转,名为有分心。
若有境至,心欲缘时,便生警觉,名为能引发。
其心既于此境上转,见照瞩彼(见心);
既见彼已,便等寻求,察......更多
九方便
(名数)九种之方便也。
原出于大日经第七增益守护清净行品,即胎藏次第修法中所诵九种之颂及其印契真言也。
由此九种印明之方便力而成真实,或所修之法前后方便,故称为九方便一作礼方便,二出罪方便,三归依方便,四施身方便,五发菩提心方便,六随喜方便,七劝请方便,八奉请法身方便,九回向方便是也。
作礼方便者,先归命于十方之三宝,恭敬礼拜之意。
其颂有八句曰:“归命十方正等觉,三世一切具三身,归命一切大乘法,归命不退......更多
九无碍道
(名数)新译曰九无间道。
旧译曰九无碍道。
【参见: 九无间道】
九曜曼陀罗
(图像)图画九曜及其所属之神像者。
大日经疏四曰:“如是执曜,即是漫荼罗中一种善知识门,彼诸本尊即能顺世间事业,而作加持方便,以阿阇梨善择吉祥时故,与彼真言本誓,法尔相关,为作加持,得离诸障也。
”梵天火罗九曜图其神像,卷尾,载梵天火罗图一帐,是正为九曜曼陀罗。
九横经
(经名)佛说九横经,一卷,后汉安世高译。
九病
(名数)人寿八万岁之上代,既有九病:一寒病、二热病、三饿病、四渴病、五大便病、六小便病、七欲病、八饕餮病、九老病,见长阿含经六,三藏法数三十四。
九祖相承
(杂语)天台宗三种相承之一。
龙树、惠文、南岳、天台、章安、智威、惠威、玄朗、湛然之九祖、顺次承继天台教也。
盖天台宗虽为智顗所创,而顗承慧思,思承慧文,文由龙树大智度论三智一心中得之文,并三论四谛品之偈,而了悟三观相即之旨,故以龙树为同宗之高祖。
又智顗以下,次第相承,及于湛然,大敷衍祖书,启中兴之运,故尊之为九祖。
九禅
(名数)地持十地二论所说,不通于外道二乘,独菩萨所修之大禅也。
一切之善根功德悉摄在此九禅之中:一、自性禅,或止或观或止观均等也。
二、一切禅,世间出世间禅也。
三、难禅,生下化众生上求菩提现行之禅也。
四、一切门禅,与觉观俱之禅,乃与舍受俱之禅也。
五、善人禅,无味著念之禅也。
六、一切行禅,生一切菩萨善行之禅也。
七、除恼禅,消除一切众生苦恼之禅也。
八、此世他世乐禅。
菩萨现不思议神通,利益此世他世众生之禅也......更多
九种不还
(名数)于前五种不还中,中般生般上流般之三种般,各分三种,为九种不还。
是于色界入灭圣者之区别也。
中般三种:一、速般,谓于中有断余惑而般涅槃也。
二、非速般,谓于中有经暂时而般涅槃也。
三、经久般,谓于中有经久时而般涅槃也。
生般三种:一、生般,谓生于色界速断余惑而般涅般也。
二、有行般,谓生于色界加行勤修,经几许之时,而般涅槃也。
三、无行般,谓生于色界,懈怠不成加行,经久时而渐般涅槃也。
上流般三种:一、全......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