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教止观
(书名)一卷,华严宗之初祖杜顺著。
约五教而明止观。
五教章冠经上一曰:“杜顺禅师乃文殊师利菩萨之化身。
(中略)弘以华严训以一乘,遂造法界观一卷五教止观一卷,是华严根本之章,圆宗最初之观。
彼五教止观者即约五教各别止观,故五教之名正始彼观。
”
五方便
(名数)五五之方便,即二十五方便,略曰五方便。
天台所说修四教观法前方便之加行也。
【又】天台大师就念佛门明五重之方便:一、称名念佛三昧门,二、观相灭罪三昧门,三、摄境唯心三昧门,四、心境俱离三昧门,五、性起圆通三昧门。
见五方便念佛门等。
五无间
(名数)八大地狱之第八阿鼻地狱,谓之五无间。
有五种之无间故也。
一、趣果无间,感此狱之罪业,为顺现业或顺生业,在造业与受果之间,决无隔他生者。
二、受苦无间,受苦无间隔者。
三、时无间,时无间断也。
四、命无间,寿命常相续无间断也。
五、形无间,地狱之广有八万由旬,身形亦有八万由旬,无些少空处也(大部补注八及十二以或引成论为标列此五无间之义。
然检成实论唯有初一义,无后四义。
后四义大乘义章七于无间业举四义中[......更多
五种护摩木
(名数)息灾者甘木,降伏者苦木,增益者果木,敬爱者花木,钩召者剌木。
查询
五种法加句
(术语)于上五法加于其真言上下之语,各随于其法而定,诸轨之说不同。
如图五说中,就秘藏记之说而释之,则息灾法安唵字于真言之初者,归命之义也。
行者归于本尊,彼此不二之义,一切灾难,依于贪嗔痴之烦恼,烦恼之根,无始之间隔(无始无明)也。
若生佛不二,自他一息,达于如理,则诸灾即时止息,故以唵字为息灾相应之字。
后之娑婆诃者,寂静之义,寂静者息灾之义。
以诸事无为,而无灾难时,一切寂静故也。
增益法安吽字于真言之......更多
五种法界
(名数)又华严家就所入之法界立五门:一有为法界,是前之事法界也。
二无为法界,是前之理法界也。
三亦有为亦无为法界,是前之事理无碍法界也。
四非有为非无为法界,是亦事理无碍法界也。
以事即理,则非有为,理即事,则非无为故也。
五无障碍法界,是前之事事无碍法界也。
已上五法界就有为无为之二分别四句,更加该收四句之一门为五门。
见探玄记十八,大疏钞六十。
五秘密仪轨
(经名)金刚顶瑜伽金刚萨埵五秘密修行念诵仪轨之略名。
五股金刚
(物名)【参见: 五股】
五色光
(杂名)观无量寿经曰:“尔时世尊即微笑,有五色光从佛口出。
”
五色幡
(物名)止观辅行曰:“五色幡者总举五色,绣画间色亦应无在,字应作幡。
幡者旌旗之总名也,经中多作此幡,幡帑字耳。
今佛法供具,相状似彼,故云幡耳。
凡造幡法,切不得安佛菩萨像。
幡是供具,供于所供,如何复以形像为之?
”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