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魏丞相为钱参政寿

朝代:作者: 楼钥

天台杰立沧海东,古今名士长相从。

神游八极司马子,掷金作赋孙兴公。

松窗先生千载士,文价道骨相与同。

芙蓉为裳兰为佩,一笑坐断千山峰。

向来羽扇挥群雄,貔貅给使如奴僮。

淮南草木识姓字,烽燧一扫边庭空。

勋名巍峨谢不有,天子神圣非臣功。

黄扉安坐断国论,精神自折千里冲。

东山之志意不改,归来碧落称仙翁。

调元老手自燮理,鬖鬖绿发双方瞳。

苍生颙望谢公起,中兴事业须宗工。

新冬五日记谷旦,霜余和气回春风。

门墙老生系郡绂,......更多

再登河阳城怀古

朝代:作者: 朱延 体裁: 五律

客游倦旅思,憩驾陟崇墉。

元凯标奇迹,安仁擅美踪。

远近浊河流,出没青山峰。

伫想空不极,怀古怅无从。

出处全唐诗:卷778-17

减字木兰花

朝代:作者: 淮上女 体裁:

淮山隐隐。

千里云峰千里恨。

淮水悠悠。

万顷烟波万顷愁。

山长水远。

遮住行人东望眼。

恨旧愁新。

有泪无言对晚春。

注释注释①悠悠:遥远。

评解公元1220年左右,金兵继续南侵,赵宋将首都南迁到开封。

在金兵屡次进犯及狼狈退却之际,多少人民遭受杀害掳掠,淮上女就是其中的之一。

词写淮上女被掠途中,对故乡山水的依恋。

那云雾缭绕的山峰和烟波浩渺的淮水,似乎都充满了愁恨。

在漫长的旅途中,她不断回头望故乡,泪眼模糊地对着暮......更多

和彦时兄韵

朝代:作者: 王之道

立马山前问酒家,山峰森列两溪斜。

扶疏新竹听流水,夭乔古松看霁霞。

远目自能供觅句,枯肠终不奈搜茶。

一杯汤饼工窗晚,危坐清吟对月华。

和就日馆

朝代:作者: 苏颂

戎疆迢递戴星行,驿骑奔驰朿火迎。

人向万山峰外过,月从双石岭间生。

马蹄看即三千里,客舍今逾四十程。

每念皇华承命重,愧无才誉副群情。

和虞军使易简字知能所寄唐律二首

朝代:作者: 杨万里

四海九州虞雍公,擎天一柱雪山峰。

厥孙俊逸诗无敌,下笔縰横剑有锋。

旧日门生今白发,故人书札照苍松。

掉头读得纱巾落,如对青云阮仲容。

和郭主簿 其二

朝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

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

陵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傑。

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诀。

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

注释[注释](1)这一首诗作于秋季。

诗中通过对秋景的描绘和对古代幽人的企慕,既表现了诗人对山林隐逸生活的热爱,也衬托出诗人芳洁贞秀的品格与节操。

(2)和泽:雨水和顺。

周:遍。

三春:春季三个月。

素秋:秋季。

素:白。

古人以五色配五方,西......更多

和钱员外早冬玩禁中新菊

朝代:作者: 白居易 体裁: 五古

禁署寒气迟,孟冬菊初坼。

新黄间繁绿,烂若金照碧。

仙郎小隐日,心似陶彭泽。

秋怜潭上看,日惯篱边摘。

今来此地赏,野意潜自适。

金马门内花,玉山峰下客。

寒芳引清句,吟玩烟景夕。

赐酒色偏宜,握兰香不敌。

凄凄百卉死,岁晚冰霜积。

唯有此花开,殷勤助君惜。

[钱尝居蓝田山下,故云。

]出处全唐诗

夜上受降城闻笛

朝代:作者: 李益 体裁: 七绝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释注释:受降城: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来。

但此诗的受降城所在地说法不一。

回乐:县名,故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

回乐峰:回乐县附近的山峰。

简析:这首七绝是历来传诵的名篇。

霜月、芦笛、乡思,构成一幅思乡图,意境感人。

出处唐诗三百首全唐诗:卷27_89全唐诗:卷283_97

奉和赵王途中五韵诗

朝代: 南北朝 作者: 庾信

飘飘映车幕。

出没望连旗。

度云还翊阵。

回风即送师。

峡路沙如月。

山峰石似眉。

村桃拂红粉。

岸柳被青丝。

锦城遥可望。

回鞍念此时。

12345 共17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