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章之二 涉江

朝代: 先秦 作者: 屈原 体裁: 楚辞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被明月兮佩宝璐。

世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

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

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

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

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

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

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

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

入溆浦余儃......更多

侍仲舅同诸表游山

朝代:作者: 楼钥

来游大梅山,涉山知几重。

平行千仞冈,俯瞰他山峰。

一步一步高,势欲凌虚空。

左顾九地底,楼台鸣鼓钟。

蓬莱反在下,直恐船引风。

又疑海水竭,洞见冯夷宫。

行行愈就顺,故步寻苔封。

十年旧主人,相对如梦中。

清谈虚阁上,坐到夕阳舂。

年来颇畏影,掣身慕冥鸿。

入山非不深,犹有行人踪。

安得更深居,尚友荷衣翁。

未问梅子熟,宁能噉青松。

庶几过吾心,余生得从容。

元都坛歌寄元逸人

朝代:作者: 杜甫

故人昔隐东蒙峰,已佩含景苍精龙。

故人今居子午谷,独在阴崖结茅屋。

屋前太古玄都坛,青石漠漠常风寒。

子规夜啼山竹裂,王母昼下云旗翻。

知君此计成长往,芝草琅玕日应长。

铁锁高垂不可攀,致身福地何萧爽。

注释鹤注道书有玄都,所谓禹封五符,秘以金英之函,检以玄都之印是也。

诗盖作于天宝十一载。

蔡梦弼曰:玄都坛,汉武帝所筑,在长安南山子午谷中。

《十洲记》:玄都在北海,去岸三十六万里,上有太玄都,仙伯真公所治。

师氏注......更多

入山

朝代:作者: 王谌

入却山来事事宜,眼边何处不关诗。

风飘花片上书册,水浸山峰入砚池。

酒欲饮时斟易尽,棋当胜处著嫌迟。

个中自有无穷趣,莫遣儿曹取次知。

南山(一作贺朝清诗)

朝代:作者: 贺朝

湖北雨初晴,湖南山尽见。

岩岩石帆影,如得海风便。

仙穴茅山峰,彩云时一见。

邀君共探此,异箓残几卷。

出处全唐诗:卷117_7

发后渚

朝代: 南北朝 作者: 鲍照 体裁: 五古

江上气早寒,仲秋始霜雪。

从军乏衣粮,方冬与家别。

萧条背乡心,凄怆清渚发。

凉埃晦平皋,飞潮隐修樾。

孤光独徘徊,空烟视升灭。

途随前峰远,意逐后云结。

华志分驰年,韶颜惨惊节。

推琴三起叹,声为君断绝。

注释第 360 页[①]始:初。

第 360 页[②]方:将。

第 360 页[③]背:离开。

这二句是说怀着离乡背井的凄惨悲怆心情从后渚出发。

第 360 页[④]凉埃:尘埃。

皋(gāo高):水边的高地。

飞潮:飞卷......更多

咏怀古迹五首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七律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蜀主窥吴幸三峡,......更多

大小晦山

朝代:作者: 高元之

大晦出小晦,过尽山峰翠。

寒云抱幽石,枯卉老壖濑。

沿流路逼侧,当道屋破碎。

却立重回首,瀑布泻云背。

好事近

朝代:作者: 陆游 体裁:

秋晓上莲峰,高蹑倚天青壁。

谁与放翁为伴,有天坛轻策。

铿然忽变赤龙飞,雷雨四山黑。

谈笑做成丰岁,笑禅龛楖栗。

注释注释:想象或梦游华山的诗,陆游写了不少,大多是借来表达作者收复河山的爱国思想。

这首词,虽然也是写的神游华山,但主题却在于表现作者为人民造福的人生态度。

上片,作者奇特地想象自己持着天台藤杖(词中的天坛,即天台山,以产藤杖著名。

见叶梦《避暑录话 》,该书也写作天坛。

策即是杖 )。

趁着清爽的秋晨......更多

子肃示九日山谷间怀兄弟三诗因怀子进子仪次

朝代:作者: 赵蕃

我为怀玉人,不踏怀玉路。

非因访仙懒,自畏触嶮去。

闻君兄弟往,勇决不少顾。

念将摄衣从,欲行却回虑。

人云山峰高,白日蔽烟雾。

况方迫穷冬,我褐犹未具。

虽欣陟幽遐,政恐成疾痼。

以兹不暇游,心与飞云溯。

君还得新作,快读喜莫喻。

上言道傍见,次及岩下趣。

恨无龙眠手,按此摅毫素。

昔君家兴公,曾为海山赋。

至今斯文名,殆将压彪固。

凄凉禅月踪,牢落高人住。

得君为著眼,草木应亦豫。

好事俨上人,方集山中故。

注释原题:子肃示......更多

12345 共17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