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朝代:作者: 毛文锡 体裁:

暮蝉声尽落斜阳,银蟾影挂潇湘。

黄陵庙侧水茫然。

楚江红树,烟雨隔高唐。

岸泊鱼灯风飐碎,白萍远散浓香。

灵娥鼓瑟韵清商。

朱弦凄切,云散碧天长。

注释注释:银蟾:月亮。

楚江:流经楚地的长江。

飐:风吹物使其颤动。

清商:古代民乐简称。

朱弦:瑟弦的美称。

九辩

朝代: 先秦 作者: 宋玉 体裁: 楚辞

悲哉!

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憭栗兮,若在远行。

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泬寥兮,天高而气清;

寂寥兮,收潦而水清。

憯悽增欷兮,薄寒之中人;

怆怳懭悢兮,去故而就新;

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

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

惆怅兮,而私自怜。

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寂漠而无声。

雁廱廱而南游兮,鹍鸡啁哳而悲鸣。

独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

时亹亹而过中兮,蹇淹留而无成。

悲忧穷戚兮独处廓,......更多

倦夜(吴曾《漫录》云:顾陶《类编》题作倦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五律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注释吴齐贤《论杜》曰:“唐人作诗,于题目不轻下一字,而杜诗尤严。

”此诗题目,就颇令人感觉跷蹊。

按说,疲倦只有在紧张的劳作之后才会产生,夜间人们休息安眠,怎么会“倦”?

这是一个怎样的夜?

诗人为什么会倦?

让我们顺着这条线索,看一看诗中的描写吧。

起句云:“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凉气阵阵袭入卧室,月光把庭院......更多

六幺令

朝代:作者: 晏几道

绿阴春尽飞絮绕香阁晚来翠眉宫样巧把远山学一寸狂心未说已向横波觉画帘遮匝新翻曲妙暗许闲人带偷[扌舀]前度书多隐语意浅愁难答昨夜诗有回纹韵险还慵押都待笙歌散了记取留时霎不消红蜡闲云归后月在庭花旧阑角注释注释:此词极为细腻婉曲地写一位歌女和情人的约会,通过这样一个角度,展现女主人公的内心活动,寄寓了词人对于这位歌女向往真正的爱情而不可得的深切同情。

起首两句,点出季节时令和住所,又以柳絮飞舞环绕的比喻把歌......更多

六幺令

朝代:作者: 李纲 体裁:

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

歌沉玉树,古寺空有疏钟发。

六代兴亡如梦,苒苒惊时月。

兵戈凌灭。

豪华销尽,几见银蟾自圆缺。

潮落潮生波渺,江树森如发。

谁念迁客归来,老大伤名节。

纵使岁寒途远,此志应难夺。

高楼谁设。

倚阑凝望,独立渔翁满江雪。

注释注释:原序:次韵和贺方回金陵怀古,鄱阳席上作这首词大约作于南渡初期的被贬途中,词中借金陵怀古之题,抒抗金报国之志,直接表明自己的政治主张和不妥协态度。

上片极写六朝古都——金......更多

关山月

朝代: 南北朝 作者: 徐陵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星旗映疏勒,云阵上祁连。

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

注释注释:第 412 页[①]关山:指征人所在的边塞之地。

三五月:即每月十五的月亮。

客子:即从军在外的征人。

秦川:泛指今陕西、甘肃、秦岭以北的平原地带。

这两句是说,征人身在边塞,每逢月圆之夜,便想念家乡秦川一带地方。

第 412 页[②]思妇:指征人的妻子。

这两句是征人的想象之辞。

第 412 页[③]星旗......更多

写情

朝代:作者: 李益 体裁: 七绝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注释注释:这首七绝以《写情》为题,细玩全诗,很象是写恋人失约后的痛苦心情。

此诗所写的时间是在女友失约后的当天晚上。

诗人躺在花纹精细、珍贵华美的竹席上,耿耿不寐,思绪万千。

原来期待已久的一次佳期约会告吹了。

对方变心了,而且变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突然,使人连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

“佳期”而言“千里”,可见是远地相期,盼望已久,机会难得。

“休”......更多

十二月十五夜

朝代:作者: 袁枚 体裁: 五绝

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注释①、沉沉:指从远处传来的断断续续的声音。

更(gēng)鼓:旧时一夜分成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晚上派专人巡夜,打鼓报道时刻,叫做“打更”,打更用的鼓叫“更鼓”。

②、绝:这里是消失的意思。

③、后两句是说:把灯吹灭后,因为窗外有月亮,又有雪光映射,所以窗子里面反而显得更加明亮了。

这首诗写农历十二月十五日夜间的所见所闻。

观察很细致,体会很深微。

全诗用夜深......更多

双调·新水令

朝代:作者: 倪瓒 体裁: 散曲

草茫茫秦汉陵阙,世代兴亡,却便以月影圆缺。

山人家堆案图书,当窗松桂,满地薇蕨,侯门深何须刺谒,白云自可悦怡。

到如今世事难说,天地间不见一个英雄,不见一个豪杰!

?注释注释:[写作背景]本篇是作者一首述志寄怀之作。

作者生活在元末。

这时社会动乱,危机四起。

元朝日趋崩溃,农民起义到处涌起。

作者家居无锡,这时张士城正在这里拥兵称王,社会极不安定。

倪瓒是一位高士,一生抱清贞绝俗的态度,工书好学,笃于自信,以书......更多

古朗月行

朝代:作者: 李白 体裁: 乐府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注释这是一首乐府诗。

“朗月行”,是乐府古题,属《杂曲歌辞》。

鲍照有《朗月行》,写佳人对月弦歌。

李白采用这个题目,故称《古朗月行》,但没有因袭旧的内容。

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巧妙......更多

12345 共17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