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朝代: 宋 作者: 欧阳修 体裁: 词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畔有堕钗横。注释注释:此词写夏日傍晚,阵雨已过、月亮升起后楼外楼内的景象,几乎句句写景,而情尽寓其中。柳在何处 ,词人不曾“交待”,然而无论远近,雷则来自柳的那一边 ,雷为柳隔 ,音量减小,故曰“轻雷”,隐隐隆隆之致,反异于当头霹雳。雷在柳外,而雨到池中,池水雨水难分彼此。雨......更多 临江仙 朝代: 唐 作者: 毛文锡 体裁: 词 暮蝉声尽落斜阳,银蟾影挂潇湘。黄陵庙侧水茫然。楚江红树,烟雨隔高唐。岸泊鱼灯风飐碎,白萍远散浓香。灵娥鼓瑟韵清商。朱弦凄切,云散碧天长。注释注释:银蟾:月亮。楚江:流经楚地的长江。飐:风吹物使其颤动。清商:古代民乐简称。朱弦:瑟弦的美称。 倦夜(吴曾《漫录》云:顾陶《类编》题作倦 朝代: 唐 作者: 杜甫 体裁: 五律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注释吴齐贤《论杜》曰:“唐人作诗,于题目不轻下一字,而杜诗尤严。”此诗题目,就颇令人感觉跷蹊。按说,疲倦只有在紧张的劳作之后才会产生,夜间人们休息安眠,怎么会“倦”?这是一个怎样的夜?诗人为什么会倦?让我们顺着这条线索,看一看诗中的描写吧。起句云:“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凉气阵阵袭入卧室,月光把庭院......更多 六幺令 朝代: 宋 作者: 晏几道 绿阴春尽飞絮绕香阁晚来翠眉宫样巧把远山学一寸狂心未说已向横波觉画帘遮匝新翻曲妙暗许闲人带偷[扌舀]前度书多隐语意浅愁难答昨夜诗有回纹韵险还慵押都待笙歌散了记取留时霎不消红蜡闲云归后月在庭花旧阑角注释注释:此词极为细腻婉曲地写一位歌女和情人的约会,通过这样一个角度,展现女主人公的内心活动,寄寓了词人对于这位歌女向往真正的爱情而不可得的深切同情。起首两句,点出季节时令和住所,又以柳絮飞舞环绕的比喻把歌......更多 写情 朝代: 唐 作者: 李益 体裁: 七绝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注释注释:这首七绝以《写情》为题,细玩全诗,很象是写恋人失约后的痛苦心情。此诗所写的时间是在女友失约后的当天晚上。诗人躺在花纹精细、珍贵华美的竹席上,耿耿不寐,思绪万千。原来期待已久的一次佳期约会告吹了。对方变心了,而且变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突然,使人连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佳期”而言“千里”,可见是远地相期,盼望已久,机会难得。“休”......更多 十二月十五夜 朝代: 清 作者: 袁枚 体裁: 五绝 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注释①、沉沉:指从远处传来的断断续续的声音。更(gēng)鼓:旧时一夜分成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晚上派专人巡夜,打鼓报道时刻,叫做“打更”,打更用的鼓叫“更鼓”。②、绝:这里是消失的意思。③、后两句是说:把灯吹灭后,因为窗外有月亮,又有雪光映射,所以窗子里面反而显得更加明亮了。这首诗写农历十二月十五日夜间的所见所闻。观察很细致,体会很深微。全诗用夜深......更多 壶中天/念奴娇 夜渡古黄河,与沈尧道、曾 朝代: 宋 作者: 张炎 体裁: 词 扬舲万里,笑当年底事,中分南北。须信平生无梦到,却向而今游历。老柳官河,斜阳古道,风定波犹直。野人惊问,泛槎何处狂客。迎面落叶萧萧,水流沙共远,都无行迹。衰草凄迷秋更绿,惟有闲鸥独立。浪挟天浮,山邀云去,银浦横空碧。扣舷歌断,海蟾飞上孤白。注释注释:原题:夜渡古黄河,与沈尧道、曾子敬同赋这首词是以描写古黄河为主的 。此词一改张炎“婉约”的形象 ,在“夜渡古黄河”这样的题材中,自然带有黄河古道的粗犷......更多 大江东去 癸巳暮冬小雪,家集作 朝代: 元 作者: 王庭筠 体裁: 词 山堂晚色,满疏篱寒雀,烟横高树。小雪轻盈如解舞,故故穿帘入户。扫地烧香,团栾一笑,不道因风絮。冰*生砚,问谁先得佳句。有梦不到长安,此心安稳,只有归耕去。试问雪溪无恙否,十里淇园佳处。修竹林边,寒梅树底,准拟全家住。柴门新月,小桥谁扫归路。秋光一片,问苍苍桂影,其中何物。一叶扁舟波万顷,四顾粘天无壁。叩枻[1]长歌,嫦娥欲下,万里挥冰雪。京尘千丈,可能容此人杰?回首赤壁矶边,骑鲸人去,几度山花发。......更多 太常引 朝代: 元 作者: 张弘范 体裁: 词 晚凉庭院*黄昏。鼓角静谯门。酒兴恋诗魂。清绕断、梅梢月痕。胸中豪气,壶中春光,醉眼小乾坤。今古不须论。且更尽、花前几尊。两株如玉瘦相邻。尽红复、抱芳春。看到不同群。比问白寻黄更亲。出尘态度,倚风标格,消得一词新。谁解按歌唇。教唱与、青崖故人。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注释注释①作于淳熙元年(1174)中秋,......更多 孤雁 朝代: 唐 作者: 崔涂 体裁: 五律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注释注释:矰:短箭;缴:系箭的丝绳。简析:这首诗题名《孤雁》,全篇皆实赋孤雁,“诗眼”就是一个“孤”字。一个“孤”字将全诗的神韵、意境凝聚在一起,浑然天成。为了突出孤雁,首先要写出“离群”这个背景。所以诗人一开头便说:“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作者本是江南人,一生中常在巴、蜀、湘、鄂、秦、陇一带作客,......更多 12345 共176条